一种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2318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间转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机构,包括包括:X轴运动模组、Y轴运动模组、Z轴运动模组、转向组件,X轴运动模组具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X轴导向轴,Y轴运动模组包括Y轴导向轴、Y轴固定座、Y轴电机、第二直线轴承安装座,钢丝绳绕Y轴电机与第二直线轴承安装座连接,第二直线轴承安装座沿Y轴导向轴发生相对滑动,Z轴运动模组包括Z轴导向轴、Z轴电机、第三直线轴承安装座,第三直线轴承安装座与Z轴导向轴滑动连接;第三直线轴承安装座通过钢丝绳绕过Z轴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组机构,通过在Y轴方向、Z轴方向上采用钢丝绳与电机连接,降低了Z轴运动模组以及Y轴运动模组的重量。运动模组的重量。运动模组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空间转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机械三轴转运模组传动方式一般采用电机

同步带的方式进行传动,如专利文献[CN114227341A]中所提供一种同步带传动的小型三轴雕刻机,该专利文献中的三轴转运模组中负责各轴同步带传动的电机分别安装在各轴上,因此负责Z轴移动的电机以及同步带、同步带齿轮全都安装在Z轴上,Z轴安装固定在Y轴上。传统的三轴转运模组的传动方式,容易造成三轴负载,导致三轴发生变形,影响移动精度。
[0003]故在一些细分行业使用传统三轴转运模组存在诸多不便,如在病理组织浸染机中,需要在浸染机腔内设置三轴运转模组,以实现病理切片的移动、滴染等程序,该类仪器设备中的使用频繁,而且在医院环境下不易频繁拆机检修,因此,三轴的稳定性对于仪器设备的使用较为关键,如何克服现有三轴机构移动电机、同步带自重导致三轴结构不稳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机构,通过在Y轴方向、Z轴方向上采用钢丝绳与电机连接代替同步带与电机连接的传动方式,降低了Z轴运动模组以及Y轴运动模组的重量,进而降低了导向轴发生变形的概率,提高了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机构的转运精准度。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机构,包括:X轴运动模组、Y轴运动模组、Z轴运动模组、转向组件,所述X轴运动模组具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X轴导向轴,所述Y轴运动模组包括Y轴导向轴、Y轴固定座、Y轴电机、第二直线轴承安装座,所述Y轴导向轴与Y轴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Y轴固定座与所述X轴导向轴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安装座与所述Y轴导向轴滑动连接,钢丝绳绕所述Y轴电机与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安装座连接,所述钢丝绳可根据所述Y轴电机发生相对转动,以达到带动第二直线轴承安装座沿所述Y轴导向轴发生相对滑动,所述Y轴电机与所述Y轴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Z轴运动模组包括Z轴导向轴、Z轴安装座、Z轴电机、第三直线轴承安装座,所述Z轴电机与所述Y轴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Z轴安装座与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安装座连接,所述Z轴导向轴与所述Z轴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直线轴承安装座与所述Z轴导向轴滑动连接;所述转向组件包括第一转向部、第二转向部,所述第一转向部安装于所述Y轴运动模组上,所述第二转向部安装于所述Z轴运动模组上,所述第三直线轴承安装座通过钢丝绳绕过所述Z轴电机连接,所述钢丝绳绕Z轴电机、所述第一转向部、所述第二转向部与所述第三直线轴承安装座形成闭环,所述钢丝绳可根据所述Z轴电机发生相对转动,以达到带动第三直线轴承安装座沿所述Z轴导向轴发生相对滑动。
[0006]进一步的,所述X轴运动模组包括第一直线轴承安装座、X轴电机、X轴传动组件、第
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安装座可沿所述X轴导向轴滑动,所述X轴电机安装于所述X轴导向轴的一端,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安装座与所述X轴电机通过所述X轴传动组件连接,所述Y轴固定座与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所述X轴导向轴两端,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X轴电机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X轴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同步带、同步带压块,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所述X轴电机连接,所述X轴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转动,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与第二安装座连接,所述同步带压块与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绕所述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与所述同步带压块连接在一起形成闭环。
[0008]进一步的,所述Y轴运动模组还包括Y轴安装板、第一绕线轮、带槽轴承,所述Y轴安装板安装于所述Y轴导向轴与所述Y轴固定座连接的相反端,所述第一绕线轮与所述Y轴电机连接并随所述Y轴电机发生转动,所述带槽轴承与所述Y轴安装板连接,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安装座固定连接后绕过带槽轴承、所述第一绕线轮后与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安装座另一端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Z轴运动模组还包括Z轴安装板、固定栓,所述固定栓位于第二绕线轮附近,并与所述Y轴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Z轴安装板于所述Z轴导向轴和所述Z轴安装座连接的相反端,所述第二绕线轮与所述Z轴电机连接,所述Z轴电机可带动所述第二绕线轮发生转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向部包括第一线轮、第二线轮、第三线轮,所述第一线轮安装于所述Y轴安装板上,所述第二线轮、所述第三线轮沿Y轴方向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安装座上,所述第一线轮、所述第二线轮、所述第三线轮的轴线分别与所述Z轴导向轴平行,所述第二转向部包括第四线轮、第五线轮、第六线轮、第七线轮、第八线轮、第九线轮,所述第四线轮、所述第五线轮、所述第六线轮、所述第七线轮、所述第八线轮、所述第九线轮的轴线分别与所述Y轴导向轴平行,所述第四线轮、所述第五线轮、所述第八线轮沿Z轴方向由高至低分别安装于Z轴安装座上,所述第六线轮、所述第七线轮沿Z轴方向由高至低分别安装于第三直线轴承安装座上,所述第九线轮安装于所述Z轴安装板;
[0011]所述Z轴运动模组的钢丝绳具有两条,分别为上钢丝绳、下钢丝绳,所述上钢丝绳的绕接顺序为:所述上钢丝绳绕过所述第二绕线轮后,依次绕过所述第一线轮、所述第二线轮、所述第四线轮、所述第九线轮、所述第六线轮,随后依次绕过所述第九线轮、所述第四线轮、所述第三线轮后,上钢丝绳与固定栓固定连接形成闭环;所述下钢丝绳的绕接顺序为:
[0012]所述下钢丝绳绕过所述第二绕线轮后,依次绕过所述第一线轮、所述第二线轮、所述第五线轮、所述第八线轮、所述第七线轮,随后依次绕过所述第八线轮、所述第五线轮、所述第三线轮后,下钢丝绳与固定栓固定连接形成闭环。
[0013]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模组机构还包括挂钩单元,所述挂钩单元与所述第三直线轴承安装座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挂钩单元包括提篮安装板,所述提篮安装板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三直线轴承安装座设有螺栓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栓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Y轴方向、Z轴方向上采用钢丝绳与电机连接代替同步带与电机连接的传动方式,降低了Z轴运动模组以及Y轴运动模组的重量,从而减少了
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机构中X轴导向轴、Y轴导向轴和Z轴导向轴所承担的重量,降低了导向轴发生变形的概率,从而提高了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机构的转运精准度。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机构中X轴运动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X轴运动模组,所述X轴运动模组具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X轴导向轴;Y轴运动模组,所述Y轴运动模组包括Y轴导向轴、Y轴固定座、Y轴电机、第二直线轴承安装座,所述Y轴导向轴与Y轴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Y轴固定座与所述X轴导向轴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安装座与所述Y轴导向轴滑动连接,钢丝绳绕所述Y轴电机与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安装座连接,所述钢丝绳可根据所述Y轴电机发生相对转动,以达到带动第二直线轴承安装座沿所述Y轴导向轴发生相对滑动,所述Y轴电机与所述Y轴固定座固定连接;Z轴运动模组,所述Z轴运动模组包括Z轴导向轴、Z轴安装座、Z轴电机、第三直线轴承安装座,所述Z轴电机与所述Y轴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Z轴安装座与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安装座连接,所述Z轴导向轴与所述Z轴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直线轴承安装座与所述Z轴导向轴滑动连接;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包括第一转向部、第二转向部,所述第一转向部安装于所述Y轴运动模组上,所述第二转向部安装于所述Z轴运动模组上,所述第三直线轴承安装座通过钢丝绳绕过所述Z轴电机连接,所述钢丝绳绕Z轴电机、所述第一转向部、所述第二转向部与所述第三直线轴承安装座形成闭环,所述钢丝绳可根据所述Z轴电机发生相对转动,以达到带动第三直线轴承安装座沿所述Z轴导向轴发生相对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运动模组包括第一直线轴承安装座、X轴电机、X轴传动组件、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安装座可沿所述X轴导向轴滑动,所述X轴电机安装于所述X轴导向轴的一端,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安装座与所述X轴电机通过所述X轴传动组件连接,所述Y轴固定座与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所述X轴导向轴两端,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X轴电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同步带、同步带压块,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所述X轴电机连接,所述X轴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转动,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与第二安装座连接,所述同步带压块与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绕所述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与所述同步带压块连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运动模组还包括Y轴安装板、第一绕线轮、带槽轴承,所述Y轴安装板安装于所述Y轴导向轴与所述Y轴固定座连接的相反端,所述第一绕线轮与所述Y轴电机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锐王学良秦聪建郭建胜郑欢莹李妍妍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骏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