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门的闩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187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车门的闩锁装置。闩锁装置包括:爪形杆,其由卡爪杆限制,以当车门在关闭状态下操作时锁定撞击件,并且当车门在打开状态下操作时从卡爪杆释放以解锁撞击件;以及弹性构件,其配置为当爪形杆在弹性构件的第一端可移动地插入到爪形杆的狭槽中的状态下转动时,调节提供给爪形杆的弹力。调节提供给爪形杆的弹力。调节提供给爪形杆的弹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门的闩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门的闩锁装置。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下构造的用于车门的闩锁装置,其中双向扭转弹簧应用于爪形杆以在车门打开时增加对闩锁和撞击件的阻力,并在车门关闭时减小阻力,以此改善车门关闭性能,增加在车门初始打开阶段作用的弹力,并由此减小开门声音。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外侧把手安装在车门外侧以打开或关闭车门,内侧把手安装在车门内侧,车门闩锁组件安装在门板内侧以联接到固定于车身的撞击件,从而执行锁定或解锁操作。
[0003]因此,当使用者操作诸如遥控器或钥匙的打开按钮以打开车门时,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车门闩锁组件的螺线管以开门方向操作从而解锁车门闩锁。随后,当使用者沿着开门方向拉动车门外侧把手时,车门被打开。
[0004]这里,车门闩锁组件通常包括卡爪杆和爪形杆,卡爪杆在车门锁定状态下沿着开门方向转动,爪形杆在车门关闭时被卡爪杆限制以锁定撞击件,并且在车门打开时从卡爪杆释放以解锁撞击件。
[0005]此外,在爪形杆上形成有第一卡止突起和第二卡止突起,使得限制撞击件的爪形杆与卡爪杆配合形成两阶段限制状态。
[0006]因此,如果撞击件进入爪形杆中的凹槽,爪形杆将沿着一个方向转动。此时,爪形杆的第一卡止突起被卡爪杆卡住,成为第一阶段限制状态。
[0007]随后,当爪形杆被撞击件推动而完全转动时,爪形杆的第二卡止突起被卡爪杆卡住,成为第二阶段限制状态。
[0008]相反,如果释放力传递到卡爪杆以使爪形杆从卡爪杆处于第二阶段限制状态的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则卡爪杆与爪形杆分离。
[0009]最终,如果接收操作力的卡爪杆与爪形杆分离,则当向车门施加打开力时,爪形杆沿着分离方向转动,从而将撞击件置于其可以与爪形杆分离的状态。
[0010]由此,车门闩锁组件中与车门的打开和关闭有关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种力,例如,密封条排斥力、爪形杆转动力以及使用者打开力,由于密封条是具有弹性而具有封阻车辆内侧和外侧的功能的橡胶材料,因此在车门打开时密封条排斥力施加在开门方向上以增加打开速度,爪形杆转动力通过弹簧始终施加在打开方向上以干扰关闭操作并增加打开速度。
[0011]此外,车门关闭完全依赖于使用者的力,而车门打开则受到使用者打开力、密封条排斥力以及爪形杆转动力的影响。因此,当车门打开时,爪形杆和撞击件瞬间被更大的力分开。
[0012]换而言之,在车门闩锁组件中,除了使用者的力之外,所有操作机构的力都施加在车门打开方向上,因此关闭车门较困难。此外,当打开车门时,开门声音可能会增大。
[0013]上述内容仅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背景,并不意味着本专利技术落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门的闩锁装置,其中,当双向扭转弹簧应用于爪形杆以在车门打开时增加对闩锁和撞击件的阻力并在车门关闭时减小阻力时,扭转弹簧的第一端能够在爪形杆的狭槽内左右移动,并且能够沿着设置在闩锁中的移动引导件弹性地移动以调节扭转弹簧的弹力,以此增加在车门初始打开阶段作用于与爪形杆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弹力,从而减小开门声音。
[001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门的闩锁装置,闩锁装置包括:爪形杆,其由卡爪杆限制,以当车门在关闭状态下操作时锁定撞击件,并且当车门在打开状态下操作时从卡爪杆释放以解锁撞击件;以及弹性构件,其配置为当爪形杆在弹性构件的第一端可移动地插入到爪形杆的狭槽中的状态下转动时,调节提供给爪形杆的弹力。
[0016]当车门从关闭状态切换到打开状态时,弹性构件可以在与爪形杆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提供额外的弹力。
[0017]在弹性构件的第二端固定到闩锁主体以与爪形杆间隔开的状态下,弹性构件可以通过爪形杆的转动来调节弹力的强度。
[0018]弹性构件可以配置为这样操作:当爪形杆转动以锁定撞击件时,弹性构件的插入到狭槽中的第一端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爪形杆转动以解锁撞击件时,弹性构件的第一端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0019]闩锁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移动引导件,其设置在闩锁主体上,以引导插入到移动引导件中的弹性构件的移动路径。移动引导件可以包括:第一移动路径,其配置为当爪形杆转动以锁定或解锁撞击件时将弹性构件引导至最大压缩位置;以及第二移动路径,其从第一移动路径延伸以限定出循环路径,并且当爪形杆转动时将弹性构件的第一端从第一位置引导至第二位置。
[0020]弹性构件可以配置为当随着撞击件锁定而弹性构件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移动路径的第一区域时,沿着爪形杆转动的方向对爪形杆提供弹性恢复力。弹性构件可以配置为当随着撞击件从第二阶段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而弹性构件的第一端移动到第二移动路径的从第一区域弯曲的第二区域时,对爪形杆提供额外的弹力。弹性构件可以配置为当随着撞击件切换到解锁状态而弹性构件的第一端移动到第二移动路径的从第二区域延伸的第三区域以到达最大压缩位置时,沿着爪形杆朝向初始位置转动的方向对爪形杆提供弹性恢复力。
[0021]当撞击件锁定时,第一移动路径可以沿着车门关闭的方向引导弹性构件移动到最大压缩位置,当撞击件解锁时,第一移动路径可以沿着车门打开的方向引导弹性构件从第三区域末端的点移动到最大压缩位置。
[0022]当撞击件锁定时,弹性构件可以在最大压缩位置沿着爪形杆的转动方向提供弹力,以使车门处于第一阶段锁定状态,随着弹性构件离开第一阶段锁定状态的最大压缩位置,弹性构件可以沿着车门关闭的方向持续地提供弹力,以使车门处于第二阶段锁定状态。
[0023]当撞击件解锁时,弹性构件可以沿着爪形杆的转动方向提供弹力,以使车门从第二阶段锁定状态切换到第一阶段锁定状态,并且随着弹性构件离开第一阶段锁定状态的最大压缩位置,弹性构件可以沿着车门打开的方向持续地提供弹力。
[0024]弹性构件可以在进入第一区域时沿着车门关闭的方向提供弹力,当弹性构件移动到第三区域末端时可以沿着车门打开的方向提供弹力。
[0025]闩锁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止挡件,当撞击件解锁时,随着弹性构件的第一端移动到第二位置并穿过第二区域,止挡件被向下移动的弹性构件的中央部分选择性地压缩。
[0026]止挡件可以包括具有弹性的材料,以当通过弹性构件的中央部分按压时被压缩或释放。
[002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当双向扭转弹簧应用于爪形杆以在车门打开时增加对闩锁和撞击件的阻力并在车门关闭时减小阻力时,扭转弹簧的第一端能够在爪形杆的狭槽内左右移动,并且能够沿着设置在闩锁中的移动引导件弹性地移动以调节扭转弹簧的弹力,以此增加在车门初始打开阶段作用于与爪形杆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弹力,从而减小开门声音。
[0028]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设置有扭转弹簧和由诸如橡胶的材料制成以支撑扭转弹簧的止挡件,并且止挡件在车门初始打开阶段随着扭转弹簧的位置改变而被压缩,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门的闩锁装置,所述闩锁装置包括:爪形杆,其由卡爪杆限制,以当车门在关闭状态下操作时锁定撞击件,并且当车门在打开状态下操作时从卡爪杆释放以解锁撞击件;以及弹性构件,其配置为当爪形杆在弹性构件的第一端能够移动地插入到爪形杆的狭槽中的状态下转动时,调节提供给爪形杆的弹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门的闩锁装置,其中,当车门从关闭状态切换到打开状态时,弹性构件在与爪形杆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提供额外的弹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门的闩锁装置,其中,在弹性构件的第二端固定到闩锁主体以与爪形杆间隔开的状态下,弹性构件通过爪形杆的转动来调节弹力的强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门的闩锁装置,其中,弹性构件配置为这样操作:当爪形杆转动以锁定撞击件时,弹性构件的插入到狭槽中的第一端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爪形杆转动以解锁撞击件时,弹性构件的第一端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门的闩锁装置,进一步包括:移动引导件,其设置在闩锁主体上,以引导插入到移动引导件中的弹性构件的移动路径,其中,移动引导件包括:第一移动路径,其配置为当爪形杆转动以锁定或解锁撞击件时将弹性构件引导至最大压缩位置;以及第二移动路径,其从第一移动路径延伸以限定出循环路径,并且当爪形杆转动时将弹性构件的第一端从第一位置引导至第二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门的闩锁装置,其中,弹性构件配置为:当随着撞击件锁定而弹性构件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移动路径的第一区域时,沿着爪形杆转动的方向对爪形杆提供弹性恢复力;弹性构件配置为:当随着撞击件从第二阶段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而弹性构件的第一端移动到第二移动路径的从第一区域弯曲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曺国铉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