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基因型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1835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HI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基因型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特别涉及一种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基因型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CD4
+
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作为一种降低HIV感染者死亡、减少HIV传播的有效手段,正在全球范围广泛推行。然而由于HIV具有高度的遗传变异性和极快的病毒复制速率,导致HIV容易出现耐药突变并在药物选择压力下成为优势毒株,进而导致HIV感染者对抗病毒治疗药物耐药。
[0003]目前HIV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多采用一代测序检测耐药突变位点。该方法通过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进行测序,由Sanger等人于1977年专利技术,又称Sanger测序法(Sanger sequencing,SS)。Sanger测序一直是流行病学调查或临床中HIV耐药检测的通用方法,但此方法的检测通量较低,且只能检测准种中比例在20%以上的突变株,很难检测劣势株,因此近些年来,国际上一直在寻求新的、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的替代检测方法。
[0004]二代测序,也称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e,NGS),最早于2005年专利技术。Roche公司研发的454测序平台,基于光纤微流体技术和包裹待测DNA片段的乳化液滴技术,是第一个商业化的平台,标志着二代测序技术时代的到来。该平台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长读取的优势,读长可以达到700bp,但其错误率高达4%,难以精确检测病毒准种间的细微差别。2006年,Solexa公司研发了GA测序仪,利用边合成边测序的原理,实现了核酸的大规模平行测序。基于GA平台,Illumina研发了一系列测序平台,极大地提高了二代测序的效率,并进一步降低了错误率。其中MiSeq平台可进行双端测序,可获得长达600bp的读长,且运行成本较低,便于小型微生物,包括病毒和细菌基因组的测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二代测序平台之一。
[0005]尽管NGS应用前景很好,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可靠的使用NGS检测HIV特定区域基因型的方法,并未如预测的那样实现检测的快速常规化,以往基于扩增子建库的NGS方法测出的文库浓度低,测序深度低,且基因型的分析需依靠编程等生物信息学专业的知识,导致成本的大幅上升和应用的严重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适用于二代测序,尤其是使用MiSeq高通量测序仪进行二代测序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基因型的检测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基因型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8]提取样品RNA,并以提取的所述RNA为模板,逆转录成cDNA;
[0009]以所述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分别获得HIV

1病毒的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的DNA片段、整合酶区的DNA片段;
[0010]构建基因文库;
[0011]对构建的所述基因文库,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测序,获取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的DNA序列组成,然后以HIV

1参考株HXB2为参考序列,从而获得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的基因型。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基因型的检测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成本低、效率高,非常适合二代测序、尤其是使用MiSeq高通量测序仪进行二代测序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二代测序的深度和覆盖范围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同一样本不同测序方法序列相似性的比较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二代测序方法精确性和可重复性验证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基于一代测序与二代测序的配对样本突变位点检出情况示意图;其中图4A示出了一代测序检出突变位点者的二代测序结果(105例),图4B示出了一代测序未检出突变位点者的二代测序结果(227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基因型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非诊断/治疗目的的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基因型的筛查。本专利技术通过对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基因型的筛查,可以为非诊断/治疗目的的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的低频耐药突变位点的筛查提供重要的参考。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基因型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提取样品RNA,并以提取的所述RNA为模板,逆转录成cDNA;
[0021]以所述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分别获得HIV

1病毒的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的DNA片段、整合酶区的DNA片段;
[0022]构建基因文库;
[0023]对构建的所述基因文库,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测序,获取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的DNA序列组成,然后以HIV

1参考株HXB2为参考序列,从而获得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的基因型。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轮PCR反应和第二轮PCR反应;其中,所述第一轮PCR反应以提取的所述RNA为模板,逆转录成cDNA,并且对逆转录成的cDNA进行初步扩增,以获取HIV

1病毒的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的DNA片段、整合酶区的DNA片段;所述第二轮PCR反应将所述第一轮PCR反应获得的HIV

1病毒的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的DNA片段、整合酶区的
DNA片段进一步扩增。
[0025]其中,所述第一轮PCR反应所采用的引物如下:
[0026]当用于扩增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的DNA片段时:
[0027]正向引物1:5
′‑
TGAARGAITGYACTGARAGRCAGGCTAAT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基因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提取样品RNA,并以提取的所述RNA为模板,逆转录成cDNA;以所述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分别获得HIV

1病毒的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的DNA片段、整合酶区的DNA片段;构建基因文库;对构建的所述基因文库,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测序,获取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的DNA序列组成,然后以HIV

1参考株HXB2为参考序列,从而获得HIV

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整合酶区的基因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轮PCR反应和第二轮PCR反应;所述第一轮PCR反应以提取的所述RNA为模板,逆转录成cDNA,并且对逆转录成的cDNA进行初步扩增,以获取HIV

1病毒的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的DNA片段、整合酶区的DNA片段;所述第二轮PCR反应将所述第一轮PCR反应获得的HIV

1病毒的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的DNA片段、整合酶区的DNA片段进一步扩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PCR反应所采用的引物如下:当用于扩增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的DNA片段时:正向引物1:5
′‑
TGAARGAITGYACTGARAGRCAGGCTAAT
‑3′
,即序列表中的序列1;正向引物2:5
′‑
ACTGARAGRCAGGCTAATTTTTTAG
‑3′
,即序列表中的序列2;反向引物:5
′‑
ATCCCTGCATAAATCTGACTTGC
‑3′
,即序列表中的序列3;当用于扩增整合酶区的DNA片段时:正向引物1:5
′‑
GGRATYATTCARGCACAACCAG
‑3′
,即序列表中的序列4;正向引物2:5
′‑
GCATTAGGRATYATTCARGCAC
‑3′
,即序列表中的序列5;反向引物:5
′‑
TGGGATRTGTACTTCYGARCTTA
‑3′
,即序列表中的序列6;所述第二轮PCR反应所采用的引物如下:当用于扩增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的DNA片段时:正向引物:5
′‑
CTTTARCTTCCCTCARATCACTCT
‑3′
,即序列表中的序列7;反向引物:5
′‑
CTTCTGTATGTCATTGACAGTCC
‑3′
,即序列表中的序列8;当用于扩增整合酶区的DNA片段时:正向引物: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玲洁邢辉冯毅李苗苗马鹏飞杨晓震郜培杰史亚伦阮玉华邵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普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