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1770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配接器,包括:一个绝缘基架(10),它被夹放在便携式电话机扬声器(1)与电子电路板(5)之间;及一对电极板(15)及(15A),它们左、右地布置及从基架(10)的大致中心处径向向外延伸到基架(10)的外围部分;及焊接在每个电极板(15)及(15A)的两端部上的第一及第二螺旋弹簧(17)及(18),它们被这样构成,即第一螺旋弹簧(17)与扬声器(1)的下侧面外围边缘上的扬声器电极(4)形成压接触及第二螺旋弹簧(18)与电路板(5)的大致同心的板电极(6)形成压接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用于建立一种小型通信工具如便携式电话机、PDA等的声音输出部分的电极与电路板等的电极的导电连接。
技术介绍
便携式电话机包括各种部件如送话器等。扬声器1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如图25及26所示,该扬声器1被表示为按钮形或类似形状,在其平的下表面上沿外围边缘上具有一对电极4。每个扬声器电极4应电连接到电子电路板5上的电路板电极6上。应当指出,具有不少的情况,其中电子电路板5上的基板电极6基本上是同心地形成,以消除方向性及改善组合装性能(见图27)。在此情况下,扬声器1不能被连接到电子电路板5的电路板电极6上。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一个传统构型中,使用间距变换的引线来建立扬声器1的扬声器电极4与电子电路板5的电路板电极6的连接。传统的便携式电话机的扬声器1以上述方式连接到电子电路板5的电路板电极6上。由于使用引线导致焊接的使用,因此不能达到平滑、简单及快速的连接工作,及其连接结果缺乏可靠性及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原因而作出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它可实现平滑、简单及快速的连接工作,以建立一个电部件的外围边缘上的电极与电连接件的电极的导通,并可改善导电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要点如下。首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用于在一个电部件外围边缘上的电极与电连接件的电极之间建立电传导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包括一个绝缘基架,它被夹在电部件与电连接件之间;及设置在基架中并彼此导电连接的第一及第二弹簧触头,其特征在于第一弹簧触头与电部件的电极形成接触及第二弹簧触头与电连接件的电极形成接触。其次,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由以上第一方面定义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还包括一个电极板,它从基架的外围部分延伸到大致中心处,其中与电部件的电极相接触的第一螺旋弹簧被设置在电极板正面并几乎在该电极板的一个端部上,而与电连接件的电极接触的第二螺旋弹簧被设置在电极板下侧面并几乎在该电极板的另一端部上。再者,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于,由以上第一方面定义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还包括一个电极板,它从基架的外围部分延伸到大致中心处,其中与电部件的电极相接触的第一弹簧触头被设置在电极板正面并几乎在该电极板的一个端部上,而与电连接件的电极接触的第二弹簧触头被设置在电极板下侧面并几乎在该电极板的另一端部上,而且这些第一及第二弹簧触头中至少一个被作成片簧。这里,本专利技术中电部件的例子至少包括电声学部件,尤其是,各种类型的扬声器,送话器如电容式送话器,受话器等。电连接件的例子至少包括电子电路板,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绝缘基架可作成圆形,矩形,方形或多边形,根据电部件及电连接件的形状而定。第一及第二弹簧触头可通过电极板间接导电或直接导电,只要它们彼此连接(以允许电流流过)。作为第一及第二弹簧触头,可适当地使用片簧,螺旋弹簧等。螺旋弹簧可作成直径完全相同的或作成直径部分变化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当电部件被电连接到电连接件上时,电部件及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相叠放,以使得位于基架外部分上的第一弹簧触头与电部件的外围部分形成导电接触,及将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再叠放到电连接件上,这时位于基架内侧的第二弹簧触头与电连接件的电极形成导电接触,由此偏移的第一及第二弹簧触头及它们之间的导电部分产生了导电路径,以使得电部件可电连接到电连接件上。这样,由于不需要使用引线等来连接,可以省去焊接工作。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它表示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放置并压到与扬声器相接触及该扬声器将要装入一个壳体的定位肋中的状态。图5是一个示意图,它表示电路板从下方放置到图4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上的状态。图6是一个示意图,它表示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电连接到一个电路板上的状态。图7是表示被图6中的椭圆包围的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图8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基架的正视图。图9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基架的后视图。图10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极板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侧视图。图12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另一电极板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侧视图。图14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图15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后视图。图16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及第二螺旋弹簧的正视图。图17是图16的侧视图。图18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第三实施例的正视图。图19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后视图。图20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具有一个螺旋弹簧及一个片簧的电极板的正视图。图22是图21的侧视图。图23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具有一个螺旋弹簧及一个片簧的另一电极板的正视图。图24是图23的侧视图。图25是一个扬声器的侧视图。图26是图25的底视图。图27是表示一个电子电路板的板电极的平面图。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13中所示,该实施例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包括一个绝缘的基架10,它被夹持在作为便携式电话机的一个电部件的微型扬声器1与作为电连接件的一个电子电路板5之间;一对电极板15及15A,布置在左侧及右侧,从大致中心处径向向外延伸到基架10的外围边缘;及第一及第二螺旋弹簧17及18,它们被焊接在每个电极板15及15A上及其结构是这样的,即第一螺旋弹簧17与扬声器1的扬声器电极4形成电接触,及第二螺旋弹簧18与电路板5的板电极6形成电接触,以便转换间距。如图4至7所示,扬声器1由具有大致突出部分或形成譬如按钮形状的实心件构成,及例如被安装在便携式电话机的壳体2的圆柱形扬声器固定肋3内。一对扬声器电极4被设置在该扬声器1平的下侧面上的外围边缘上。这些扬声器电极4应电连接到电子电路板5上的板电极6上。如图4至7所示,电子电路板5例如是一个印刷电路板或类似板,及板电极6大致同心地(换言之“环形地”)布置,以便消除方向性及改善组装性能。基架10具有薄盘形状(例如0.7mm),如图8及9中所示,它由树脂、例如强度极佳的LCP(液晶聚合物)等,或其它类型的工程塑料形成,以便放置在扬声器1的下表面上。该基架10具有多个用于交换声音并环形布置的透孔11,及一对边靠边地形成在外周边上的半椭圆形的缺口12,以便使第一螺旋弹簧17露到前侧。用于电极板对15及15A的定位装置13局部地形成在基架10的下侧,它从基架10的大致中心处延伸到一对缺口12及其周围。多个定位销14以预定间隔竖直地形成在定位装置13上。如图10及11中所示,电极板15由大致Z形的、其表面通过镀金处理的磷青铜或类似材料的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在一个电部件外围边缘部上的电极与电连接件的电极之间建立电传导的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包括:一个绝缘基架,它被夹放在电部件与电连接件之间;及设置在基架中并彼此导电连接的第一及第二弹簧触头,其特征在于:第一弹簧触头与电部件的电极形成接触及第二弹簧触头与电连接件的电极形成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勇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