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开机匣结合面加工自动找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0997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38
一种对开机匣结合面加工自动找正方法,选择卧式,将机床工作台转到零度或固定角度,使工作台T型槽与主轴平行或垂直;对开机匣零件分解后,将其中一半需加工的纵向结合面面向主轴进行装夹,结合面中心尽量与工作台某个部位靠近或重叠,批量零件尽量通过工装控制装夹位置,减少位置差异,如控制在20mm内,这有利减少后续测量的安全距离,提升测量效率,通过粗测量和自动补偿,建立基础的坐标系,持续采用精测量程序,精测量程序安全距离测定在10mm以内,测量速度控制在200mm/秒以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使对开机匣结合面加工的找正方法由手动变为自动,每次找正时间缩短15分钟左右,消除了手动找正的质量风险。手动找正的质量风险。手动找正的质量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开机匣结合面加工自动找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开机匣结合面加工自动找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开机匣结合面涉及端面铣加工、孔加工等内容,加工精度高,对找正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方法都是通过打表的拉直表面,再打表测量结合面两侧位置、结合面端面位置,手动计算机匣对称中心、端面位置,找正时间长、自动化程度低,不易满足后续精度控制需求,为了满足自动化加工和精度控制需求,需要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化找正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在线测量实现自动找正和坐标系创建方法,可解决对开机匣类机匣零件结合面自动加工的找正问题,提升找正效率和精度。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开机匣结合面加工自动找正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卧式,将机床工作台转到零度或固定角度,使工作台T型槽与主轴平行或垂直;
[0005]对开机匣零件分解后,将其中一半需加工的纵向结合面面向主轴进行装夹,结合面中心尽量与工作台某个部位靠近或重叠,如过工作台中心的T型槽中心,方便后续建立坐标系,同时将零件纵向结合面加工一侧少量伸出工作台,批量零件尽量通过工装控制装夹位置,减少位置差异,如控制在20mm内,这有利减少后续测量的安全距离,提升测量效率。
[0006]所述的根据零件放置位置,简单测量后,可建立初步的加工坐标系,以这个坐标为基础,编制粗、精测量两套测量程序,粗测量充分考虑位置和角向差异,将测量的安全距离设定大于零件可能的差异距离,在向安全距离快速进给时,设定碰撞检索指令,一旦发生接触立即停止并报警,粗测量的结果不要求精确,可提升在安全距离位置到测量点的进给速度,提升测量效率,通过粗测量和自动补偿,建立基础的坐标系,零件的角向与主轴基本垂直,在此基础上,持续采用精测量程序,精测量程序安全距离测定在10mm,以内,测量速度控制在200mm/秒以内,保证测量的精度,通过精测量,重新对坐标系进行补偿,建立起零件加工所需的精确坐标系,若果批产采用专用夹具装夹,可不采用粗测量程序。
[0007]所述的测量顺序:首先利用在线测量测头触碰纵向安装边上C、D两处表面中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上的两点,得到2测量点的位置值,结合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应用三角函数公式,计算出使零件结合面与主轴垂直,工作台需要旋转的角度,并自动将工作台旋转结合面与主轴垂直位置,并自动设定为工作台角向零度,重新测量结合面位置,设定为零件加工坐标系的Z轴坐标零点。测量结合面左右两侧1、2两处位置坐标,通过计算公式,得出结合面中心坐标,建立起零件加工坐标系的X轴零点。
[0008]对零件的定位精度要求较底,有利提升装夹速度。
[0009]加工的找正方式采用在线测量替代传统的手动方式,不仅快速自动完成零件的找正,并建立各直线轴和旋转轴精准的加工坐标,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测量方法消除传统找正和坐标系带来的质量风险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对开机匣结合面加工自动找正方法,使对开机匣结合面加工的找正方法由手动变为自动,每次找正时间缩短15分钟左右,消除了手动找正的质量风险。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图1为工件示意图;
[0014]图2为装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开机匣结合面加工自动找正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卧式,将机床工作台转到零度或固定角度,使工作台T型槽与主轴平行或垂直;
[0016]对开机匣零件分解后,将其中一半需加工的纵向结合面面向主轴进行装夹,结合面中心尽量与工作台某个部位靠近或重叠,如过工作台中心的T型槽中心,方便后续建立坐标系,同时将零件纵向结合面加工一侧少量伸出工作台,批量零件尽量通过工装控制装夹位置,减少位置差异,如控制在20mm内,这有利减少后续测量的安全距离,提升测量效率。
[0017]所述的根据零件放置位置,简单测量后,可建立初步的加工坐标系,以这个坐标为基础,编制粗、精测量两套测量程序,粗测量充分考虑位置和角向差异,将测量的安全距离设定大于零件可能的差异距离,在向安全距离快速进给时,设定碰撞检索指令,一旦发生接触立即停止并报警,粗测量的结果不要求精确,可提升在安全距离位置到测量点的进给速度,提升测量效率,通过粗测量和自动补偿,建立基础的坐标系,零件的角向与主轴基本垂直,在此基础上,持续采用精测量程序,精测量程序安全距离测定在10mm,以内,测量速度控制在200mm/秒以内,保证测量的精度,通过精测量,重新对坐标系进行补偿,建立起零件加工所需的精确坐标系,若果批产采用专用夹具装夹,可不采用粗测量程序。
[0018]所述的测量顺序:首先利用在线测量测头触碰纵向安装边上C、D两处表面中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上的两点,得到2测量点的位置值,结合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应用三角函数公式,计算出使零件结合面与主轴垂直,工作台需要旋转的角度,并自动将工作台旋转结合面与主轴垂直位置,并自动设定为工作台角向零度,重新测量结合面位置,设定为零件加工坐标系的Z轴坐标零点。测量结合面左右两侧1、2两处位置坐标,通过计算公式,得出结合面中心坐标,建立起零件加工坐标系的X轴零点。
[0019]对零件的定位精度要求较底,有利提升装夹速度。
[0020]加工的找正方式采用在线测量替代传统的手动方式,不仅快速自动完成零件的找正,并建立各直线轴和旋转轴精准的加工坐标,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测量方法消除传统找正和坐标系带来的质量风险问题。
[0021]本专利技术未尽事宜为公知技术。
[002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开机匣结合面加工自动找正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卧式,将机床工作台转到零度或固定角度,使工作台T型槽与主轴平行或垂直;对开机匣零件分解后,将其中一半需加工的纵向结合面面向主轴进行装夹,结合面中心尽量与工作台某个部位靠近或重叠,过工作台中心的T型槽中心,方便后续建立坐标系,同时将零件纵向结合面加工一侧伸出工作台,批量零件尽量通过工装控制装夹位置,减少位置差异,控制在20mm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机匣结合面加工自动找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零件放置位置,简单测量后,可建立初步的加工坐标系,以这个坐标为基础,编制粗、精测量两套测量程序,粗测量充分考虑位置和角向差异,将测量的安全距离设定大于零件可能的差异距离,在向安全距离快速进给时,设定碰撞检索指令,发生接触立即停止并报警,粗测量的结果能提升在安全距离位置到测量点的进给速度,提升测量效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代忠邓连兴袁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