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预制板式道床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0884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预制板式道床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S101、基底的浇筑施工;S102、预制轨道板的架设:通过调节调整组件,安装调整组件安装完成后,对所述预制轨道板进行封边处理得到整体的封边模板,然后在所述预制轨道板上安装防上浮组件;S103、预制轨道板的测量:如需调整则通过防上浮组件进行调节;S104、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S105、预制轨道板的二次测量:对浇筑完成后的预制轨道板板面进行二次测量,如需调整则通过在预制轨道板两侧安装水平布置的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高了施工精度,满足了浇筑前后对预制轨道板位置的要求,提高了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预制板式道床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施工
,尤其是一种地铁预制板式道床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其快捷、舒适、载客量大等优点,在各大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装配式预制板轨道具有低成本、高耐久性、少维护等优点,目前在我国各大城市的地铁、有轨电车中大量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作为一种性价比高、自流平、高耐久的材料,在地铁装配式预制板轨道中被广泛用作充填层材料,对轨道结构平顺性、安全性、耐久性等产生重要影响。
[0003]在装配式轨道板施工中,自密实混凝土需要进行二次倒运,在浇筑轨道板与基础之间的自密实混凝土层时需填满,无空气,且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成,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指标要求高,特殊加工设计的施工工装辅助设施要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且便于在地下线区段安装固定,防止灌注过程中轨道板发生移位,施工难度大,提高自密实混凝土层施工精度,保证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质量也是主要目标之一。在实际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大多采用浇筑前对预制轨道板进行找正的操作,找正后在进行浇筑成型,但由于混凝土在凝固时有可能会造成预制轨道板发生位移,在高程上大多采用防上浮装置进行精度控制,浇筑过程中可以有效保证高程上的尺寸,但是在水平方向上在浇筑后未进行调整,或者采用浇筑之前的防上浮装置进行调整,但是浇筑前的调整装置大多是高程和中心同时调整,浇筑后该调整装置会承担一定的支撑作用,如果采用浇筑前的调整装置进行调整会影响高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铁预制板式道床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法,能够提高施工精度,满足浇筑前后对预制轨道板位置的要求,提高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地铁预制板式道床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法,基底和道床依次浇筑成型,它包含以下步骤:S101、基底的浇筑施工:对轨道底部进行清理并进行浇筑直至符合设计要求形成基底,然后对基底上的预制轨道板位置进行测量放样,预制轨道板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将预制轨道板吊装至所述基底上;S102、预制轨道板的架设:在所述预制轨道板的四周安装调整组件,通过调节调整组件直至所述制轨道板的高程和中心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调整组件安装完成后,对所述预制轨道板进行封边处理得到整体的封边模板,使预制轨道板与所述基底之间无缝隙,然后在所述预制轨道板上安装防上浮组件;S103、预制轨道板的测量:对浇筑前的预制轨道板板面进行测量,得到待测量的轨
道板上预设点位的坐标与设计坐标的差值,如需调整则通过防上浮组件进行调节直至所述制轨道板的高程和中心符合设计要求;S104、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自密实混凝土通过预制轨道板上的注浆孔进行浇筑,将中转料斗置于所述注浆孔上,同时在所述注浆孔两侧的限位孔中安装辅助料管,将拌制完的自密实混凝土运至中转料斗中,待中转料斗充满后打开中转料斗的闸刀阀,开始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当辅助料管找那个的混凝土浇筑至高出所述预制轨道板板面20~30cm时,关闭闸刀阀,浇筑完成,待自密实混凝土初凝时,将辅助料管取出,并铲去高出板面的混凝土形成限位桩;其中,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进行控制,具体要求如下:(1)、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三个基本参数之一,胶材用量一定时,砂率是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最主要的因素。由于泵送自密实混凝土对于混凝土本身原材料有一定损耗,导致砂浆包裹率下降。适当将砂率提高至50%,泵送混凝土砂浆包裹率以及和易性得到提升。
[0006](2)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对于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很大影响,细度模数越小,拌合物的和易性越差,强度降低。为满足自密实混凝土和易性及强度双重要求,选择水洗海砂,细度模数适中,确保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强度以及经济性。
[0007]粗骨料的粒形、尺寸和级配对于泵送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尤其是对拌合物的间隙通过性影响很大。骨料针片状含量越少,级配越好,空隙率就越小,泵送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离析性就越好。选用粒径5~16mm连续级配碎石,表观密度2685g/cm
³
,相对孔隙率40.2%,压碎指标15.8%,含泥量0.7%,碎石表面洁净无污染,针片状含量少。能够保证泵送自密实混凝土有足够的粘聚性和流动性,以及足够的弹性模量。
[0008](3)粉煤灰能有效改善水泥和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使混凝土结构比较致密,内比表面积较小,对水的吸附能力减小,同时使水泥水化的需水量降低。粉煤灰掺量为15%~25%左右时,自密实混凝土综合性能指标优异,可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增加混凝土的粘性,制备的自密实混凝土更加符合地铁工程要求。
[0009](4)自密实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可能出现泌水、离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加入粘度改性剂,使骨料在混凝土中稳定的悬浮在浆体中,避免骨料与浆体分离,粘度改性剂用量宜为30kg/m
³
,混凝土性能较为优异。
[0010](5)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受狭小空间的影响,自密实混凝土难以实现充分搅拌甚至是无动力搅拌,自密实混凝土在运输、吊装过程中极易离析分层,需对混凝土的流变性能进行调控以满足运输与灌注施工的需要,单方混凝土加入30g流变助剂后,其振动离析率即降低至较低水平。
[0011](6)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用水量不宜大于175kg/m
³
,单位体积浆体总量不宜大于0.40m
³

[0012](7)加入超缓凝型减水剂控制在2.6%~2.8%的自密实混凝土减水率高、流化性好,坍落度经时损失小,不离析、不泌水,到达施工现场时其扩展度仍保持在660mm以上,自密实混凝土扩展度损失均不超过30mm,混凝土性能稳定。
[0013]S105、预制轨道板的二次测量:对浇筑完成后的预制轨道板板面进行二次测量,测量点选择步骤S103中的测量点,得到待测量的轨道板上预设点位的坐标与设计坐标的差
值,如需调整则通过在预制轨道板两侧安装水平布置的调节装置进行浇筑完成后的预制轨道板中心调节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0014]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应对道床进行养护,养护时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养护,带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为准,一般情况下,白天以1~2h一次,晚上4h一次,自然养护不少于14d。
[0015]所述调整组件包括高程调节螺栓、第一支撑座、水平调节螺栓以及第二支撑座,其中,所述高程调节螺栓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并通过水平调节螺栓进行调节水平调整,所述第二支撑座安装在所述基底上,所述第一支撑座安装在所述预制轨道板上并通过所述高程调节螺栓进行高程调整。
[0016]步骤S102中,所述封边处理是指在所述预制轨道板的四周安装边模板,并通过端模板对所述边模板进行连接形成整体的封边模板。
[0017]所述防上浮组件由防上浮压板以及安装在所述防上浮压板两端的固定组件组成,防上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预制板式道床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底和道床依次浇筑成型,它包含以下步骤:S101、基底的浇筑施工:对轨道底部进行清理并进行浇筑直至符合设计要求形成基底(1),然后对基底(1)上的预制轨道板位置进行测量放样,预制轨道板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将预制轨道板(2)吊装至所述基底(1)上;S102、预制轨道板的架设:在所述预制轨道板(2)的四周安装调整组件(3),通过调节调整组件(3)直至所述轨道板(2)的高程和中心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调整组件(3)安装完成后,对所述预制轨道板(2)进行封边处理得到整体的封边模板,使预制轨道板(2)与所述基底(1)之间无缝隙,然后在所述预制轨道板(2)上安装防上浮组件(6);S103、预制轨道板的测量:对浇筑前的预制轨道板(2)板面进行测量,得到待测量的轨道板上预设点位的坐标与设计坐标的差值,如需调整则通过防上浮组件(6)进行调节直至所述制轨道板(2)的高程和中心符合设计要求;S104、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自密实混凝土通过预制轨道板(2)上的注浆孔(8)进行浇筑,将中转料斗(8)置于所述注浆孔(8)上,同时在所述注浆孔(8)两侧的限位孔(9)中安装辅助料管(10),将拌制完的自密实混凝土运至中转料斗(12)中,待中转料斗(12)充满后打开中转料斗(12)的闸刀阀(11),开始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当辅助料管(10)混凝土浇筑至高出所述预制轨道板(2)板面20~30cm时,关闭闸刀阀(11),浇筑完成,待自密实混凝土初凝时,将辅助料管(10)取出,并铲去高出板面的混凝土形成限位桩;S105、预制轨道板的二次测量:对浇筑完成后的预制轨道板(2)板面进行二次测量,测量点选择步骤S103中的测量点,得到待测量的轨道板上预设点位的坐标与设计坐标的差值,如需调整则通过在预制轨道板(2)两侧安装水平布置的调节装置(13)进行浇筑完成后的预制轨道板(2)中心调节直至符合设计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预制板式道床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3)包括高程调节螺栓(301)、第一支撑座(302)、水平调节螺栓(303)以及第二支撑座(304),其中,所述高程调节螺栓(301)的底部设置有滑块(305),所述滑块(305)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座(304)上并通过水平调节螺栓(303)进行调节水平调整,所述第二支撑座(304)安装在所述基底(1)上,所述第一支撑座(302)安装在所述预制轨道板(2)上并通过所述高程调节螺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张国华刘志权柴剑平秦树伟史雪松陈旭谷佶赵云峰张晨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