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隔振减震双控梁柱节点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085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30
一种采用隔振减震双控梁柱节点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涉及建筑工程减震隔振技术领域,包括预制柱、预制梁、预制楼板、暗牛腿、厚层橡胶支座、摩擦摆、黏弹性竖向限位装置、U形弯曲耗能菱形孔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应用隔振、动力吸振和消能减震机制,结合可更换等技术实现建筑结构不同设防水平下的多级抗震韧性目标。在多遇烈度至罕遇烈度下可以使结构具备即时恢复使用功能至快速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极罕遇地震作用下优先保证建筑整体性从而避免倒塌保护生命安全,但是依然将损伤局限在可更换的耗能构件,结构构件处于较易修复或可修复的状态。态。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隔振减震双控梁柱节点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减震隔振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隔振减震双控梁柱节点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结构在整个寿命周期内会受到周边环境振动和地震作用的影响,其中周边环境振动伴随建筑结构整个生命周期,而地震作为一种偶然作用将以很小的概率会出现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内。但是,二者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会造成严重影响。例如,轨道交通(地铁、高架桥等)引起的环境振动已经成为影响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导致地结构振动严重降低了周边居住建筑的舒适度。同时,地震虽然发生概率低,但是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严重后果,不仅影响建筑结构正常使用功能,还会降低结构的安全性。根据可恢复功能防震理念或抗震韧性设计理念,目前提出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摇摆、自复位、耗能和可更换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韧性水准。但是,该类框架结构仅针对地震造成的响应进行控制,却忽略了环境振动响应的控制。另一方面,建筑结构环境振动主要是通过竖向隔振技术方案解决,但是,实际的工程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隔振减震双控梁柱节点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预制柱、预制梁、预制楼板、暗牛腿,其特征为,还包括:厚层橡胶支座:厚层橡胶支座设于预制梁与暗牛腿之间并构成第一隔振结构,第一隔振结构用以将预制柱传来的低频到高频内的环境振动隔离;摩擦摆:摩擦摆设于厚层橡胶支座与暗牛腿之间,并用以在多遇烈度地震作用下启动耗能,实现小震下结构变形的即时恢复;黏弹性竖向限位装置:黏弹性竖向限位装置从侧面连接暗牛腿和预制梁,并用以配合摩擦摆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启动二阶增强耗能,二阶增强耗能时,黏弹性竖向限位装置与预制楼板组成TMD阻尼结构,并将损伤集中于黏弹性竖向限位装置;U形弯曲耗能菱形孔钢板:U形弯曲耗能菱形孔钢板通过侧面和底部连接暗牛腿和预制梁,并用以在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启动三阶增强耗能,在三阶增强耗能中,将损伤集中在黏弹性竖向限位装置和U形弯曲耗能菱形孔钢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隔振减震双控梁柱节点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为:所述的预制梁的两端底部分别开设有L形的搭接槽,所述的暗牛腿的顶端设有预埋钢板,所述的预埋钢板与摩擦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摩擦摆的顶端与搭接槽的水平段下表面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隔振减震双控梁柱节点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为:所述的水平段设有贯通预制楼板上表面的通槽,所述的厚层橡胶支座设于通槽内,且厚层橡胶支座的底端与摩擦摆的顶端卡接,厚层橡胶支座的顶端与预制楼板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隔振减震双控梁柱节点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为:黏弹性竖向限位装置包括上板及下板,所述的上板上开设有圆形孔,并通过穿过圆形孔的第一螺栓与预制梁端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板上开设有第一椭圆孔,第一椭圆孔内穿设有限位销钉,所述的限位销钉与暗牛腿的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椭圆孔的长度限定黏弹性竖向限位装置参与协同摩擦摆进行二阶增强耗能的时机,所述的上板与下板之间设有竖向锁定卡条,所述的下板有2个,2个下板的上部夹持于上板下部的两侧,所述的竖向锁定卡条沿水平设置于上板下部的两侧、一端与上板焊接固定、另一端与预设在下板内表面且沿水平设置的滑槽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大洋张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