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淑芝专利>正文

按压式放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054 阅读:8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按压式放气阀属医疗器械,是血压计等的打气、放气装置。其特征为气针帽、气针、活塞和小孔为一体,改旋钮式为按压式放气,在按压指和内部压簧两个平衡力的作用下,形成随意控制的排气方式,使得测压准确,节省抢救病人的时间,提高使用效力,方便操作、实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压气放气阀属医疗器械,是血压计等的打气、放气装置。目前本领域的放气阀是采用旋钮式。操作时需用两个指头控制旋钮,排气速度依赖于旋钮的顺时和逆时针方向旋动的控制。因此很不容易撑握排气速度。然而排气速度直接影响着血压指数的观察。因此,易造成测压不准,延误抢救病人的时间。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按压式放气阀来有效地控制排气速度,使得测压准确,节省抢救病人的时间,提高使用效力,方便操作。专利技术结构(见图)本技术的目的是如此实现的在套管中,活塞与中空的气针呈一体,并紧固于气针帽上。气针上的小孔(压下锉纹部位时)使排气孔和气道相通。气垫垫于档针环与活塞之间以防档针漏气。在使用时,气囊接口部进气入气道,在气压和压簧的作用下使活塞与档针环紧贴于气垫上,而不漏气。当按压锉纹部时,气针、活塞下移使排气孔、小孔与气道相通,而使气道中的气体经过这个相通的“新气道”排出。从而完成一次操作。由于小孔是纵向排列的,所以下压气针的深度不同,排出的气量也不同。这样很便于手控放气。由于采用上述方法和结构,使放气过程很容易地用手控制,改过去的双手操作为单手操作,或者改多指操作为单指操作。附图为按压式放气阀的示意图,其中1、气针帽8、气垫2、压簧9、活塞3、气针10、螺旋接口4、排气孔11、气咀5、套管12、气道6、小孔13、气囊接口7、挡针环14、横管15、锉纹最佳实施例整个按压式气阀均可用镀铬铁制成。顶部开有锉纹(15)的扁圆型气针帽(1),中空的气针(3),活塞(9)、小孔(6)气垫(8)共同结合成一体的“T”型结构,而套管(5)和横管(14)通过螺旋接口(10)结合成一个(包括气道(12)、档针环(7)、气咀(11)、气囊接口(13)在内的倒“T”型结构。档针环(7)为一横形固定在套管(5)内的环型扁圆体。其孔径与气针尺寸相当,以能上下活动为限;活塞(9)的外缘和套管的内壁尺寸,也以活塞能上下活动为限。这样就可靠压簧(2)和气垫(8)的作用不使气道(12)的气随便排出。而是由按压气针帽(1)的用力大小来控制排气速度,实现测量血压的准确、有效、方便、操作、节省抢救时间。权利要求1.按压式放气阀的构成是在套管中,其特征在于活塞与中空的气针呈一体,并紧固于气针帽上,气针上的小孔可使排气孔和气道相通,气垫垫于档针环与活塞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气阀,其特征在于气针帽(1)顶部刻有锉纹(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气阀,其特征在于气针(3)中部开有数个小孔(6),底部沿续为活塞(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气阀,其特征在于小孔(6)为很小的数个针孔,其内部相互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气阀,其特征在于活塞(9)为扁平状,被置于套管(5)中,档针环(7)之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气阀,其特征在于气垫(8)被置于活塞(9)与档针环之间,以防漏气。专利摘要按压式放气阀属医疗器械,是血压计等的打气、放气装置。其特征为气针帽、气针、活塞和小孔为一体,改旋钮式为按压式放气,在按压指和内部压簧两个平衡力的作用下,形成随意控制的排气方式,使得测压准确,节省抢救病人的时间,提高使用效力,方便操作、实用。文档编号A61B5/0235GK2172091SQ9321390公开日1994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高淑芝, 周先锋, 周靖芳, 庞晋宁 申请人:高淑芝, 周先锋, 周靖芳, 庞晋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按压式放气阀的构成是在套管中,其特征在于活塞与中空的气针呈一体,并紧固于气针帽上,气针上的小孔可使排气孔和气道相通,气垫垫于档针环与活塞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淑芝周先锋周靖芳庞晋宁
申请(专利权)人:高淑芝周先锋周靖芳庞晋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