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压制动控制装置及湿式制动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049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压制动控制装置及湿式制动器,包括同轴分布的第一制动毂和第二制动毂,还包括沿第一制动毂的轴线方向依次分布的驱动组件、压盘、第一制动片、承压件、第二制动片和垫盘,所述压盘与垫盘之前设有弹性复位组件,所述承压件与垫盘之间设有支撑弹簧;还包括驱动轴,所述第一制动毂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第二制动毂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行星减速机构,所述行星减速机构包括行星齿圈,所述行星齿圈联接差速器零轴,所述第二制动毂与行星齿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完善电驱动桥的湿式制动器的制动控制特性,将动力制动和差速制动的制动力矩和先后时间加以控制,改善了制动特性,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压制动控制装置及湿式制动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驱动桥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压制动控制装置及湿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车辆内部采用制动片(所述制动片包括动摩擦片和静摩擦片)和制动毂配合制动的机构均需要单独的驱动组件进行单独制动,相关机构的制动控制装置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性。例如离合器、差速器或者湿式制动器等均可采用制动片制动,现有车辆中相关联机构采用单独制动控制或者同时制动控制会存在较多问题:(1)单独控制时,采用多个制动控制装置,装置安装排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2)同时控制时,差速器等机构的功能受限,车辆的制动性能较低。
[0003]在履带车辆中,电驱动桥上湿式制动器的制动控制特性较为单一,车辆制动时差速器和电机轴同时制动,制动车轮的差速系统使得车辆的转向系统受到影响,制动电机的同时制动差速器,易造成车辆失控,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能较低。
[0004]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465777B,公开日2016年01月20日,名为“履带车辆用双差速器机电复合传动装置”,包括2台驱动电机、2套3挡行星变速机构、左汇流行星排、右汇流行星排、2根连接左汇流排与右汇流排的零轴及4对连接齿轮,2套减速行星排、2套主制动器以及2套侧减速机构组成。本专利技术只采用两驱动电机形式,布置两个汇流行星排,通过两根类似于双功率流驱动形式的零轴连接两差速器。
[0005]现有专利存在的缺点是:现有技术中电驱动桥的动力制动和差速制动同时控制,制动电机的同时制动差速器,车辆的制动性能较低,制动时差速被制动易造成车辆失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之前不存在关联性,降低了制动控制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压制动控制装置,采用分段控制的方式控制不同机构,改善其制动性能、减少零部件占用空间。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驱动桥的动力制动和差速制动同时控制,制动电机的同时制动差速器,制动时差速被制动易造成车辆失控的问题,提供一种湿式制动器,分别先后控制车辆的动力制动和差速制动,改善车辆制动特性,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压制动控制装置,包括同轴分布的第一制动毂和第二制动毂,还包括沿第一制动毂的轴线方向依次分布的驱动组件、压盘、第一制动片、承压件、第二制动片和垫盘,所述压盘与垫盘之前设有弹性复位组件,所述承压件与垫盘之间设有支撑弹簧,所述第一制动片套设在第一制动毂上用于制动第一制动毂,所述第二制动片套设在第二制动片上用于制动第二制动毂。本方案通过一个双压制动控制装置控制两个机构的制动。现有技术中
第一制动毂或第二制动毂设置在输出轴上或套设在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制动毂或第二制动毂可设置在离合器、湿式制动器或与差速器联接。本方案将两个机构的制动控制机构集成在一个装置上,采用先后控制的方式分段制动两个机构,例如,第一制动毂固定在驱动轴上,第二制动毂套设在驱动轴上,第二制动毂通过转动件与差速器或离合器连接,则本方案中的双压制动控制装置可进行分段制动控制,先制动第一制动毂,再制动第二制动毂,解决了现有车辆中相关联机构采用单独制动控制或者同时制动控制造成机构间不存在关联性的问题,省略了另一个制动控制装置,简化了零部件的空间排布,减少了零部件的占用空间。
[0009]作为优选,所述承压件套设在第一制动毂和第二制动毂的外侧。所述承压件的内圆与第一制动毂的外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承压件的内圆与第二制动毂的外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承压件沿驱动轴的轴线方向移动,与第一制动毂和第二制动毂互不影响。
[0010]一种湿式制动器,包括上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压制动控制装置,还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制动毂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第二制动毂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行星减速机构,所述行星减速机构包括行星齿圈,所述行星齿圈联接差速器零轴,所述第二制动毂与行星齿圈连接。本方案用于完善电驱动桥的湿式制动器的制动控制特性,将动力制动和差速制动的制动力矩和先后时间加以控制,改善了制动特性,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本方案将制动电机轴的湿式制动器制动片的承压件用若干支撑弹簧作背压,行星齿圈通过传动机构联接差速器零轴联接外循环差速系统,本方案中驱动组件采用制动油缸,制动油缸进油驱动压盘压紧第一制动片,第一制动片(所述第一制动片包括与壳体连接的第一静摩擦片、与第一制动毂连接的第一动摩擦片)通过摩擦力制动第一制动毂,所述第一制动毂制动电机轴,电机轴制动太阳轮,太阳轮通过行星轮系传动至行星架输出端制动车轮,此时制动油缸、压盘和第一制动片向承压件施加的推力小于承压件的背压弹簧力,支撑弹簧不发生形变,此时双压制动机构仅对电机轴起制动作用,不对车轮的差速系统起作用,故车辆的转向系统不受制动影响,车辆仍可操作转向,可防止车辆的失控。制动油缸进一步驱动压盘压紧第一制动片时,制动油缸、压盘和第一制动片向承压件施加的推力大于承压件的背压弹簧力,驱动承压件压紧第二制动片(所述第二制动片包括与壳体连接的第二静摩擦片、与第二制动毂连接的第二动摩擦片),所述第二制动片制动第二制动毂,所述第二制动毂制动行星齿轮的分流差速功能。此时行星轮系受到两个约束,车辆的车轮被完全制动,防止车轮因差速器的原因导致车轮出现左右滑动或转动的风险,因此制动差速器使得车轮完全制动。
[0011]作为优选,所述双压制动控制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承压件外壁上设有花键,所述花键与壳体内侧壁配合,所述承压件沿驱动轴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垫盘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侧壁上设有与承压件上花键配合的移动槽,承压件仅可沿驱动轴轴线方向移动,但承压件不发生转动。
[0012]作为优选,所述行星减速机构还包括行星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行星架上的行星轮系、与所述行星轮系配合的太阳轮,所述太阳轮设置在驱动轴的输出端。所述太阳轮通过行星轮系传动至行星轮架输出端输出。
[0013]作为优选,所述行星齿圈包括与行星轮系配合的内齿轮、与内齿轮连接的差速齿轮,所述差速齿轮外侧壁上设有用于联接差速器零轴的外轮齿,所述差速齿轮与第二制动毂连接。所述差速齿轮与内齿轮之间不发生转动,所述差速齿轮与第二制动毂之间不发生转动。
[0014]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和支撑弹簧同轴设置,所述弹性复位组件穿过承压件。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导向销、一端与导向销连接的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轴线与支撑弹簧的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弹性复位组件根据驱动轴的中心轴线呈圆周分布,所述支撑弹簧根据承压件的中心轴线呈圆周分布,本方案中,所述支撑弹簧套设在弹性复位组件上。
[0015]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轴包括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电机轴同轴设置的输出轴,所述太阳轮位于输出轴的输出端,所述电机轴与输出轴之间通过第一制动毂联接。所述第一制动毂和第二制动毂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制动毂的内壁与驱动轴的外侧壁之间存在间隙。使得第二制动毂与驱动轴之间互不影响。所述电机轴、输出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压制动控制装置,包括同轴分布的第一制动毂和第二制动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第一制动毂的轴线方向依次分布的驱动组件、压盘、第一制动片、承压件、第二制动片和垫盘,所述压盘与垫盘之前设有弹性复位组件,所述承压件与垫盘之间设有支撑弹簧,所述第一制动片套设在第一制动毂上用于制动第一制动毂,所述第二制动片套设在第二制动片上用于制动第二制动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压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压件套设在第一制动毂和第二制动毂的外侧。3.一种湿式制动器,包括权利要求1

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压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制动毂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第二制动毂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行星减速机构,所述行星减速机构包括行星齿圈,所述行星齿圈联接差速器零轴,所述第二制动毂与行星齿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式制动器,其特征是,所述双压制动控制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承压件外壁上设有花键,所述花键与壳体内侧壁配合,所述承压板沿驱动轴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垫盘与壳体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式制动器,其特征是,所述行星减速机构还包括行星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行星架上的行星轮系、与所述行星轮系配合的太阳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太张光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耐巡客车变速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