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蛙共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044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农业技术领域的一种稻蛙共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该稻蛙共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包括如下步骤:择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壤底质自然结构不含沙土,保水性能好,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若干亩;将稻田分割成若干相同大小的种植田,相邻的种植田之间挖设沟渠,便于灌溉;在种植田的四周挖设蛙沟,蛙沟与沟渠相通,并在蛙沟以及沟渠内铺设生石灰,对蛙沟以及沟渠进行消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种植田的四周挖设蛙沟以及蛙岸,用于养殖青蛙,利用青蛙对水稻除虫,利用害虫养殖青蛙,并且利用青蛙的排泄物作为水稻的天然肥料,促进水稻的生长,种植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除虫,保障了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了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了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蛙共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为一种稻蛙共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农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0003]稻蛙共作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农业复合生产模式,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通过青蛙在稻田里养殖,实现以稻养蛙、以蛙护稻、以蛙促稻,两者互惠互利,该模式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优势。水稻生产从单一的种植结构转为种养结合的复合结构,建立了稻渔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保持和改善稻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进物质在系统内的循环和再利用,实现少施化肥农药,提高稻米品质,稻渔双收,是一项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农业生产技术。
[0004]水稻的种植技术,起源于中国,步骤如下:整地

育苗

插秧

除草

除虫

施肥

灌排水

收获

干燥

精选。现有的水稻种植技术中人们为了追求较高的稻谷产量,会在种植过程中投入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大米需求也逐渐提高,稻蛙共作栽培模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入量,可以提高大米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了农田的提质增效。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蛙共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水稻种植技术中人们为了追求较高的稻谷产量,会在种植过程中投入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蛙共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该技术可以提高大米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了农田的提质增效。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择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壤底质自然结构不含沙土,保水性能好,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若干亩;
[0008]S2:将稻田分割成若干相同大小的种植田,相邻的种植田之间挖设沟渠,便于灌溉,沟渠的面积与种植田的面积比为1:45

50;
[0009]S3:在种植田的四周挖设蛙沟,蛙沟与沟渠相通,并在蛙沟以及沟渠内铺设生石灰,对蛙沟以及沟渠进行消毒,蛙沟的面积与沟渠的面积比为1:1

2;
[0010]S4:在蛙沟的四周开设蛙岸,并在蛙岸的四周铺设防护网
[0011]S5:通过育苗移栽进行种植;
[0012]S6:在分蘖期撒施包括生石灰、草木灰的混合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pH值大于6、小于7.2,以降低禾苗对镉的吸收;
[0013]S7:在始穂期喷洒含硒的叶面肥,以使禾苗增加对硒的吸收,以便生产出富硒大
米,并可以抑制稻谷对镉的吸收;
[0014]S8: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水稻生长状况和生产力近地面实时监测预估,通过农田信息感知设备与智能化种植网络管理系统结合水稻栽培农艺学知识建立水稻栽培技术模型,进而进行智能化种植。
[0015]优选的,所述蛙岸上种植鱼腥草。
[0016]优选的,所述防护网包括内网、中网和外网,所述内网上的网眼与所述中网上的网眼相交错设置,所述中网上的网眼和所述外网上的网眼相交错设置。
[0017]优选的,所述内网、所述中网和所述内网之间设置有连接板。
[001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波浪形连接板。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稻蛙共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通过在种植田的四周挖设蛙沟以及蛙岸,用于养殖青蛙,利用青蛙对水稻除虫,利用害虫养殖青蛙,并且利用青蛙的排泄物作为水稻的天然肥料,促进水稻的生长,种植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除虫,保障了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护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稻蛙共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通过在种植田的四周挖设蛙沟以及蛙岸,用于养殖青蛙,利用青蛙对水稻除虫,利用害虫养殖青蛙,并且利用青蛙的排泄物作为水稻的天然肥料,促进水稻的生长,种植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除虫,保障了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请参阅图1

2,该稻蛙共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择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壤底质自然结构不含沙土,保水性能好,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若干亩;
[0025]S2:将稻田分割成若干相同大小的种植田,相邻的种植田之间挖设沟渠,便于灌溉,沟渠的面积与种植田的面积比为1:45

50;
[0026]S3:在种植田的四周挖设蛙沟,蛙沟与沟渠相通,并在蛙沟以及沟渠内铺设生石灰,对蛙沟以及沟渠进行消毒,蛙沟的面积与沟渠的面积比为1:1

2;
[0027]S4:在蛙沟的四周开设蛙岸,并在蛙岸的四周铺设防护网,所述蛙岸上种植鱼腥草,所述防护网包括内网、中网和外网,所述内网上的网眼与所述中网上的网眼相交错设置,所述中网上的网眼和所述外网上的网眼相交错设置,所述内网、所述中网和所述内网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波浪形连接板,防护网的上部分与下部分呈一定的角度设置,上部分朝向水稻的一侧弯折,防护网上的内网、中网和外网的网眼相交错设置,通过交错得到网眼对风进行扰流,降低风力,并且同时利用波浪形连接板对风进行扰流,进一步降
低风力,在大风天气能够降低风力,避免风力过大造成水稻的倒伏,保障水稻的生长;
[0028]S5:通过育苗移栽进行种植;
[0029]S6:在分蘖期撒施包括生石灰、草木灰的混合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pH值大于6、小于7.2,以降低禾苗对镉的吸收;
[0030]S7:在始穂期喷洒含硒的叶面肥,以使禾苗增加对硒的吸收,以便生产出富硒大米,并可以抑制稻谷对镉的吸收;
[0031]S8: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水稻生长状况和生产力近地面实时监测预估,通过农田信息感知设备与智能化种植网络管理系统结合水稻栽培农艺学知识建立水稻栽培技术模型,进而进行智能化种植。
[0032]实施例1
[0033]该稻蛙共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0034]S1:择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壤底质自然结构不含沙土,保水性能好,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若干亩;
[0035]S2:将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蛙共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该稻蛙共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包括如下步骤:S1:择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壤底质自然结构不含沙土,保水性能好,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若干亩;S2:将稻田分割成若干相同大小的种植田,相邻的种植田之间挖设沟渠,便于灌溉,沟渠的面积与种植田的面积比为1:45

50;S3:在种植田的四周挖设蛙沟,蛙沟与沟渠相通,并在蛙沟以及沟渠内铺设生石灰,对蛙沟以及沟渠进行消毒,蛙沟的面积与沟渠的面积比为1:1

2;S4:在蛙沟的四周开设蛙岸,并在蛙岸的四周铺设防护网S5:通过育苗移栽进行种植;S6:在分蘖期撒施包括生石灰、草木灰的混合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pH值大于6、小于7.2,以降低禾苗对镉的吸收;S7:在始穂期喷洒含硒的叶面肥,以使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春渊王书玉刘贺梅孙建权胡秀明王和乐张金霞张倩倩田芳慧邵性宽胡胜利王东海李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