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声音产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挠式扬声器及其制法。
技术介绍
在产业追求轻薄短小及多功能化的产品发展趋势下,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业界都希望应用先进技术来开发及制造产品。 以扬声器(Loudspeaker)来说,扬声器的发声原理是通过电信号的产生来震动振膜而产生声音,所发出的声音较有变化且可以发出音乐,并可应用于诸如平面显示器、笔记本型计算机、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及数字相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而其中诸如平面显示器正为目前利用可挠性电子(Flexible Electronics)技术全力发展的产品;亦即,通过可挠式塑料或薄金属基板等可挠性电子组件制作出相关电子产品。由于应用此种可挠性电子技术所制造的产品具有重量轻、成本极低廉与耐冲击等特性,不仅极具发展价值,更可增加设计人员在产品外型上的想象空间及使用者携带上的便利性,预期此技术将为产业结构和人类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再就扬声器的类型来说,可依驱动方式将扬声器概略分为诸如动圈式(Dynamic)扬声器、压电式(Piezoelectric)扬声器、及静电式(Electrost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挠式扬声器,包括:第一及第二振膜,分别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电极,至少设于该第一及第二振膜的其中一者的第一表面,用于结合该第一振膜与该第二振膜;以及第一及第二可挠驱动件,分别设有间隔固定至该第一及第二振膜的第二表面以提供振膜张应力的多个支撑部、以及设于各该支撑部远离该第二表面的一侧以形成发音单体的开孔部,以使输入信号至该第一及第二可挠驱动件时驱动该第一振膜与该第二振膜朝相同方向变形来产生声音。
【技术特征摘要】
所列。权利要求1.一种可挠式扬声器,包括第一及第二振膜,分别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电极,至少设于该第一及第二振膜的其中一者的第一表面,用于结合该第一振膜与该第二振膜;以及第一及第二可挠驱动件,分别设有间隔固定至该第一及第二振膜的第二表面以提供振膜张应力的多个支撑部、以及设于各该支撑部远离该第二表面的一侧以形成发音单体的开孔部,以使输入信号至该第一及第二可挠驱动件时驱动该第一振膜与该第二振膜朝相同方向变形来产生声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扬声器,其中,该第一振膜与该第二振膜为驻极体压电振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扬声器,其中,该第一振膜与该第二振膜为单层及多层介电材料的其中一者所制成的振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挠式扬声器,其中,该介电材料内部包含纳微米孔洞。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挠式扬声器,其中,该介电材料为选自包括FEP、PTFE、PVDF及部份含氟高分子聚合物的材料所组成群组的其中一者。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挠式扬声器,其中,该单层介电材料的厚度为1至1000微米。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扬声器,其中,该电极为选自包括导电金属薄膜、银胶、及氧化铟锡ITO所组成群组的其中一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扬声器,其中,该电极的厚度为0.01至3微米。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扬声器,其中,该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扬声器,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可挠驱动件为可挠式材料所制成的可挠驱动件。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扬声器,其中,该开孔部呈阵列分布。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扬声器,其中,各该开孔部的孔径不同。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扬声器,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可挠驱动件为导电金属薄板。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挠式扬声器,其中,该导电金属薄板为金属网。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挠式扬声器,其中,该开孔部为金属网的网格,该支撑部则为该网格的凸出部分。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扬声器,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可挠驱动件由开孔板及间隔设于该开孔板其中一表面的银胶所构成。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挠式扬声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芳庆,姜达铭,郑龙正,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