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航空电源检测和维修方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0137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可移动的航空电源检测和维修方舱,属于航空电力电器产品测试领域;舱体内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发电机;冷却装置中注油系统为产品循油系统供油,产品循油系统用于产品滑油循环,滑油冷却系统用于滑油的冷却;试验工装用于被试发电机与驱动装置联接安装;模拟负载作为发电机带载能力的模拟装置;动平衡机用于电机产品修理转子的动平衡校准;电机产品维修工作台用于航空发电机产品分解、检查、更换器件及装配工作;电器产品维修工作台用于电器产品分解、检查、更换器件及装配工作;产品检测单元用于产品的检测及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降低外场产品的故障率,缩减维修周期,保证飞机出勤率,提升外场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外场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外场服务保障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航空电源检测和维修方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电力电器产品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航空电源检测和维修方舱。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发电机测试设备主要由驱动装置、调速及其控制装置、航空发电机冷却装置、模拟负载、产品测控台、产品试验工装及其相关控制台和机械液压接口组成,动力驱动装置用于模拟发电机的驱动特性,用于驱动发电机的动力装置;实现对航空发电机驱动装置所配置的变压整流器、电动机、调速装置、驱动装置冷却油泵电机、风机等相关试验设施进行控制、保护和监测;航空发电机冷却装置由被试发电机的压力注油回路、正常运行时的冷却循环回路组成。用于被试发电机运行时产生的循油温升,通过回路热交换,进行控制和调节确保被试主发电机的循油温度在正常工作许可的温度范围之内。产品试验工装用于被试发电机与动力驱动装置联接安装,实现动力传递。模拟负载用于发电机带载能力的模拟负载装置,模拟负载具有所需任意负载档的三相负载的加、卸载功能。测控台用于产品数据测量显示及信号逻辑保护功能的检查控制。
[0003]航空电器产品测试分为开环测试和闭环测试。开环测试由电源模拟发电机的发电,模拟互感器输出信号。通过发电控制单元、显示检测单元和逻辑保护单元实现对控制器开环性能及保护功能的检查。闭环试验由配套发电机和控制器通过发电控制单元实现发电机闭环发电,由采集模块实现数据及信号的采集,通过计算机显示检测,通过逻辑保护单元实现控制检查。
[0004]现有的航空电源测试设备在满足航空电力电气产品测试的情况下,设备体积大,安装使用占用空间大,设备重量重,不便移动,并且是航空发电机和电器产品测试设备、仪器仪表分离独立,造成航空发电机和电器产品在外场检测和维修不及时,修理周期长等,部队尚不具备适应目前检测要求的设备,影响飞机正常出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航空电源检测和维修方舱,按照保证产品的外场检测、故障判定、产品维修、试验验证要求,最大程度减小设备体积和重量,内部集成了航空电力电器产品检测、故障判定、维修及维修后验证所需的试验设备,内部集成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与通常地面使用设备相比均减少一半以上。采用了功能模块化设计,综合了航空发电机和电器类产品的检测维修功能,方舱按照通用标准设计,具有保温、防水、防火、防漏电的功能,便于运输,综合性、机动性强。应用该方舱为在现场解决航空电源的检测、故障判定、维修及维修后验证研制,开展外场飞机电器类产品的普查检测和电机类产品的普查检测,遏制了产品在外场故障的发生。通过对外场电源系统产品进行预先的针对性检测、LRU级的维修,有效降低外场产品的故障率,缩减维修周期,保证飞机出勤
率,提升外场服务保障能力。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的航空电源检测和维修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及集成于其内的驱动装置1、冷却装置2、模拟负载17、动平衡机19、电机产品维修工作台22、电器产品维修工作台8、产品检测单元6、试验工装3;
[0008]所述驱动装置1用于驱动发电机,实现对航空发电机测试所需动能提供;
[0009]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注油系统、产品循油系统、滑油冷却系统,注油系统为产品循油系统供油,产品循油系统用于产品滑油循环,滑油冷却系统用于滑油的冷却;
[0010]所述试验工装3用于被试发电机与驱动装置1的连接安装,实现动力传递;
[0011]所述模拟负载17作为发电机带载能力的模拟装置;
[0012]所述动平衡机19用于电机产品修理转子的动平衡校准;
[0013]所述电机产品维修工作台22用于航空发电机产品分解、检查、更换器件及装配工作;
[0014]所述电器产品维修工作台8用于电器产品分解、检查、更换器件及装配工作;
[0015]所述产品检测单元6用于产品的检测及验证。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装置1采用高速交流变频电动机单轴输出驱动发电机,并设置有转速编码器,提供实时转速信号;所述高速交流变频电动机采用交流变频无级调速,能够逆向旋转;其上设置有承载航空发电机安装的悬挂力矩的输出端面止口和固定螺孔。
[00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结构相同的双路系统,用于两种不同牌号油品,每路系统各自独立运行,能够实现两种产品的冷却功能。
[001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双路系统中的一路系统包括注油系统、产品循油系统、滑油冷却系统;
[0019]所述注油系统的注油管道和产品工作时循油管路部分共用,同时采用一台双轴伸的电机2e驱动2台注油泵2d,通过变换电机2e旋转方向,为两路滑油管路供油,油泵2d和电机2e采用法兰连接,油泵2d的吸油口采用螺纹连接管件接头与不锈钢管连接后,再通过螺纹连接管件接头实现与不锈钢单向阀门2c连接至油箱,实现油泵与吸油管路联通;
[0020]所述油泵2d的出油口采用螺纹连接管件接头与不锈钢管连接后,再通过管件接头实现与不锈钢单向阀门2a连接;采用不锈钢管、三通管件连接至过滤器2b;同样的连接方式连接流量计2g后,采用四通连接管件分别连通进油管路、进油压力传感器2i和进油温度传感器2u后,再通过三通管件联通进油管路和不锈钢管路2j、连接球阀2k,为检测提供接油口;供油口与产品进油口之间采用不锈钢软管2l连接;滑油经过产品后,从出油口通过不锈钢软管2l连接至循油系统出油管路,再通过四通连接管件分别连通进油管路、回油压力传感器2v和回油温度传感器2h,滑油通过换热器2o后,通过单向阀再循环进入进油管道过滤器,实现产品滑油循环;
[0021]所述滑油冷却系统中的滑油泵2s和驱动电机2t以法兰连接,吸油过滤器2r、球阀2q、换热器2o、过滤器2y、换热器2r均通过螺纹连接管件及管路连通;液压件和管路间采用不锈钢螺纹管件连接,通过风冷实现滑油的冷却,能够随系统移动。
[002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试验工装3为公共安装盘1b,公共安装盘1b为两端设置均有法兰的套筒结构,其一端法兰通过沿周向设置的螺栓与驱动电机1a输出端法兰
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公共卡箍1c与产品安装盘1d一端连接,产品安装盘1d的另一端通过产品安装卡箍1e与被测产品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a的输出轴通过产品联轴节1f与产品输出轴连接,实现动力传递。
[002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模拟负载17安装于舱体的外侧面,包括壳体及设置与其内的电阻组件和电气控制板,所述壳体做防水处理。
[002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动平衡机19通过调平装置、减震器与舱体底板连接;使用前将动平衡机19水平调整至使用范围内,同时让减震器失去减震保证动平衡机正常工作。
[002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机产品维修工作台22的台面为不锈钢一体设计,四周设置有围栏,防止油冷电机装卸过程中滑油和零件洒落;所述台面上开有漏油槽,漏油槽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航空电源检测和维修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及集成于其内的驱动装置(1)、冷却装置(2)、模拟负载(17)、动平衡机(19)、电机产品维修工作台(22)、电器产品维修工作台(8)、产品检测单元(6)、试验工装(3);所述驱动装置(1)用于驱动发电机,实现对航空发电机测试所需动能提供;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注油系统、产品循油系统、滑油冷却系统,注油系统为产品循油系统供油,产品循油系统用于产品滑油循环,滑油冷却系统用于滑油的冷却;所述试验工装(3)用于被试发电机与驱动装置(1)联接安装,实现动力传递;所述模拟负载(17)作为发电机带载能力的模拟装置;所述动平衡机(19)用于电机产品修理转子的动平衡校准;所述电机产品维修工作台(22)用于航空发电机产品分解、检查、更换器件及装配工作;所述电器产品维修工作台(8)用于电器产品分解、检查、更换器件及装配工作;所述产品检测单元(6)用于产品的检测及验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移动的航空电源检测和维修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采用高速交流变频电动机单轴输出驱动发电机,并设置有转速编码器,提供实时转速信号;所述高速交流变频电动机采用交流变频无级调速,能够逆向旋转;其上设置有承载航空发电机安装的悬挂力矩的输出端面止口和固定螺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移动的航空电源检测和维修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结构相同的双路系统,用于两种不同牌号油品,每路系统各自独立运行,能够实现两种产品的冷却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移动的航空电源检测和维修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路系统中的一路系统包括注油系统、产品循油系统、滑油冷却系统;所述注油系统的注油管道和产品工作时循油管路部分共用,同时采用一台双轴伸的电机(2e)驱动2台注油泵(2d),通过变换电机(2e)旋转方向,为两路滑油管路供油,油泵(2d)和电机(2e)采用法兰连接,油泵(2d)的吸油口采用螺纹连接管件接头与不锈钢管连接后,再通过螺纹连接管件接头实现与不锈钢单向阀门(2c)连接至油箱,实现油泵与吸油管路联通;所述油泵(2d)的出油口采用螺纹连接管件接头与不锈钢管连接后,再通过管件接头实现与不锈钢单向阀门(2a)连接;采用不锈钢管、三通管件连接至过滤器(2b);同样的连接方式连接流量计(2g)后,采用四通连接管件分别连通进油管路、进油压力传感器(2i)和进油温度传感器(2u)后,再通过三通管件联通进油管路和不锈钢管路(2j)、连接球阀(2k),为检测提供接油口;供油口与产品进油口之间采用不锈钢软管(2l)连接;滑油经过产品后,从出油口通过不锈钢软管(2l)连接至循油系统出油管路,再通过四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平史规划朱钢群叶光明杨战峰乔彦博梁晓亮李随江张朋军宋栋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