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012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46
本申请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株能够特异性裂解维氏气单胞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噬菌体分离物,及该噬菌体在鲫鱼细菌性败血症抑菌剂中的应用,从而提高鲫鱼受到病原菌感染的存活率,并且能够提高鲫鱼总增重,增加企业效益。该应用策略绿色无公害,可保护水产养殖环境,并从源头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量。该噬菌体属于长尾噬菌体科,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20295。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可应用于鲫鱼细菌性疾病预防抑菌剂中,可有效提高鲫鱼存活率。可有效提高鲫鱼存活率。可有效提高鲫鱼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鲫鱼(Carassius auratus)是淡水养殖鱼类的常见品种,属于鲫属(Carassius)。每年因细菌性病害导致的淡水养殖鱼类损失高。研究证明气单胞菌败血症是影响鲫鱼养殖业的最主要细菌性传染病,并且长期以来研究人员认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该病的主要病原。由农科院饲料研究所水产动物饲料创新团队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毒力强于嗜水气单胞菌,是鲫鱼养殖业的主要致病菌,相关研究结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上。同时维氏气单胞菌也是公认的人、畜及水产动物共患的条件致病菌,可引发目标动物表皮溃疡、肠炎及出血性败血症。
[0003]通常为解决鲫鱼养殖业中的细菌性败血症问题,会使用疫苗或着大量的抗生素,然而针对该病的减毒疫苗或者抗生素类药物已使用多年,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爆发及其引发的经济损失并未减少。同时抗生素的过量使用引发了新的环境问题,并加剧了鲫鱼的病毒病危害,严重阻遏了鲫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新型的抑菌方式。到目前为止,国际研究领域的主流替代方式是采用噬菌体疗法,已涉及诸多领域,如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食品安全保障甚至是人类皮肤烧伤治疗等。噬菌体是一类感染细菌、真菌的病毒的总称,其能够特异识别并裂解宿主病原菌,当前关于应用噬菌体疗法控制细菌性疾病的研究已然成为一种新的热点与趋势,并逐渐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
[0004]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噬菌体治疗的突出优势在于:(1)专一性裂解目标病原微生物,不会破坏水环境中的正常菌群。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破坏了水体中正常的微生物群落,引起微生态失衡,并导致机会性感染;(2)噬菌体是宿主依赖性的,只在细菌感染部位发生作用,随着宿主菌的清除而消亡,不会残留在动物体内;(3)噬菌体能够自我复制增殖,且其感染发生在水体介质中;(4)安全无毒副作用,噬菌体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降解后的终产物是氨基酸和核酸片段,对人和动物安全。
[0005]通过各地实施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参与行动养殖企业使用兽药总量同比平均减少5%以上,使用抗生素类兽药平均减少20%以上;实现饲料零药物添加,并鼓励积极探索使用兽用抗菌药替代品,逐步减少促生长兽用抗菌药使用品种和使用量,提高健康养殖水平。噬菌体作为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中细菌疾病药物的几种应用模式已有记载,包括拌饲投喂、肌内或腹腔内给药、肛门插管以及浸没或直接释放于培养体系中。虽然每种应用模式各有利弊,但主要取决于细菌病原体的性质。目前可以查阅到的噬菌体及其应用类相关专利主要涉及弧菌(ZL201410108994)及杆菌噬菌体(ZL201410235510)方面,而在气单胞菌属范畴未见报道,因此本专利技术申请尚属首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预防鲫鱼养殖过程中由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降低由该病引起的死亡率,基于苗期鲫鱼放养的池塘养殖模式和气单胞菌爆发特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鲫鱼放养时以及放养后用于浸浴或直接喷洒于池塘的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制剂,同时提供了该噬菌体的应用策略。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所述噬菌体以维氏气单胞菌AEv1810为宿主分离得到,该噬菌体于2020年9月1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95,分类命名为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
[0008]本申请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95的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在制备维氏气单胞菌抑制剂中的应用。
[0009]本申请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95的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在制备预防由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由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为败血症。
[0011]本申请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95的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在杀灭空间环境中维氏气单胞菌的应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空间环境包括水体、地面、淤泥、粪便、垫料和饲料。
[0013]进一步的,所述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在杀灭空间环境中维氏气单胞菌的应用具体步骤为:在苗期鲫鱼(10

15g)进行大水体放养时,将鲫鱼浸浴所述噬菌体的悬浮液中,施用量≥108PFU/L水体。
[0014]进一步的,所述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在杀灭空间环境中维氏气单胞菌的应用具体步骤为:将所述噬菌体悬浮液稀释后对养殖池进行喷洒,每隔10天喷洒1次,连续进行3次,每次施用量≥105PFU/M3养殖水体。
[0015]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抑菌剂,包括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95的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
[0016]本申请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尾部长96
ꢀ±ꢀ
1.1nm,头部直径为35
ꢀ±ꢀ
1.2 nm,具有狭长的尾部结构,属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一步生长曲线表明该噬菌体感染宿主的潜伏期为40 min,裂解期为80 min,裂解量为190 PFU/cell,裂解性强。
[001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及其应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 维氏气单胞菌感染是鲫鱼养殖过程中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使用本专利技术裂解性噬菌体,以浸浴或泼洒的方式施用噬菌体,可降低维氏气单胞菌丰度,有效预防养殖过程中维氏气单胞菌的感染,提高苗期鲫鱼成活率,减少经济损失;2. 使用本专利技术噬菌体控制维氏气单胞菌丰度,可一定程度替代抗生素防治细菌性感染,可减少抗生素在刺参养殖过程中的使用量,降低耐药菌株的出现几率,提高抗生素治疗其他疾病的作用效果,从源头上维护养殖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3. 本专利技术噬菌体制剂可代替传统化药、抗生素的使用,具有无公害,无残留,廉
价、高效抗菌等特点,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的天然抑菌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的噬菌斑及电镜图片,其中左图为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的噬菌斑,右图为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的电镜图片;图2为本申请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的一步生长曲线图;图3为本申请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体外抑菌曲线图;图4为本申请鲫鱼细菌败血症图;图5为本申请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对鲫鱼存活率的影响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其特征在于: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95。2.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95的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在制备维氏气单胞菌抑制剂中的应用。3.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95的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在制备预防由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由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为败血症。5.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95的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pAEv1818在杀灭空间环境中维氏气单胞菌的应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李强乔帼周大宇冯佳怡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