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贮灰场复绿方法,涉及贮灰场复绿技术领域,贮灰场复绿方法包括:在贮灰场表面开挖多个间隔分布的种植坑;发泡保水剂,使保水剂吸水;在种植坑的底部施加肥料;将吸水后保水剂置于种植坑内,并放置在肥料的上方;将种子置于种植坑中保水剂的上表面;在种植坑的上表面覆盖贮灰场中的细灰,以覆盖所述种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具体实施例中的贮灰场复绿的方法中不需要对贮灰场进行覆土,降低了贮灰场复绿的成本;保水剂吸水后体积膨胀,减少了覆土时运输的时间,使种子可以快速播种,缩短了贮灰场复绿的时间。缩短了贮灰场复绿的时间。缩短了贮灰场复绿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贮灰场复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贮灰场复绿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贮灰场复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温度在1000℃以下,其灰渣以烧粘土质混合材料为主,因此具有一定的水硬活性。目前灰渣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水泥的添加剂原料,综合利用不足30%,其余部分均运输至贮灰场堆放,贮灰场占地面积大。
[0003]因灰渣遇水容易变硬,且蓄水能力差,表面积水快速向下渗透至底部排水沟,且经过燃烧后的灰渣无供植被生长需要的营养,自然堆存数年仍难以生长植被,贮灰场变成了“沙漠”,林业及环保压力大。
[0004]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覆土后种草、敷设草皮、种树的方法复绿,种植前需要在贮灰场表面铺一层30~50cm厚肥沃的泥土(覆土),便于储水,以供植被发芽、生根、生长需要。
[0005]但是覆土的方式费用高、耗费时间长;水无法渗入灰坝中,势必造成表面积水冲刷,给灰坝造成垮坝的风险;且土地中的水保持时间短,水蒸发量大,不利于植被生长。
[0006]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成本低且可快速使贮灰场复绿的方法,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贮灰场复绿方法,通过保水剂为种子发芽提供水分,避免了覆土的步骤,降低了贮灰场复绿的成本,缩短了贮灰场复绿的时间。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贮灰场复绿方法,包括:
[0010]在贮灰场表面开挖多个间隔分布的种植坑;
[0011]发泡保水剂,使保水剂吸水;
[0012]在所述种植坑的底部施加肥料;
[0013]将所述吸水后保水剂置于所述种植坑内,并放置在所述肥料上方;
[0014]将种子置于所述种植坑中所述保水剂的上表面;
[0015]在所述种植坑的上表面覆盖所述贮灰场中的细灰,以覆盖所述种子。
[0016]可选地,所述在贮灰场表面开挖多个间隔分布的种植坑之前,包括:
[0017]平整所述贮灰场的表面,避免所述贮灰场积水。
[0018]可选地,所述种植坑的深度为5
‑
10cm,相邻所述种植坑之间的间距为10
‑
15cm。
[0019]可选地,所述保水剂的发泡时间大于或等于8小时。
[0020]可选地,每个所述种植坑内的施肥量大于或等于200克。
[0021]可选地,每个所述种植坑内的所述保水剂吸水后的重量大于或等于200克。
[0022]可选地,每个所述种植坑内的所述种子的播种量为25克/
㎡
。
[0023]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种植坑的上表面覆盖所述贮灰场中的细灰之后,包括:
[0024]使用无纺布将所述种植坑覆盖,以避免水分流失。
[0025]可选地,所述使用无纺布将所述种植坑覆盖,以避免水分流失之后,包括:
[0026]播种后24小时内喷灌一次,之后至种子发芽前每天喷灌两次;
[0027]种子发芽后每2
‑
3天喷灌一次,直至新苗长度大于15cm。
[0028]可选地,所述种子发芽后2
‑
3天喷灌一次,直至新苗长度大于15cm包括:
[0029]所述新苗长度为7
‑
8cm时,添加腐殖酸水溶肥、平衡型水溶肥至喷灌的水中。
[0030]在实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贮灰场复绿方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在贮灰场表面开挖多个间隔分布的种植坑,对保水剂进行发泡,使保水剂吸饱水;在种植坑的底部施加肥料,作为底肥;然后将吸水后的保水剂置于种植坑,并放置在肥料的上方;将种子置于保水剂的上表面,接着在种植坑的上表面覆盖贮灰场中的细灰,以覆盖种子;此处的细灰是指颗粒较细的灰渣,细灰中灰渣的直径在2
‑
3mm之间。种子吸收保水剂中的水分,生根后根部吸收种植坑底部的肥料中的营养。
[003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中的贮灰场复绿的方法中不需要对贮灰场进行覆土,降低了贮灰场复绿的成本;保水剂吸水后体积膨胀,减少了覆土时运输的时间,使种子可以快速播种,缩短了贮灰场复绿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贮灰场复绿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贮灰场复绿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贮灰场复绿方法,通过保水剂为种子发芽提供水分,避免了覆土的步骤,降低了贮灰场复绿的成本,缩短了贮灰场复绿的时间。
[0037]请参考图1至图2。
[0038]本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贮灰场复绿方法,包括:
[0039]步骤S1,在贮灰场表面开挖多个间隔分布的种植坑;
[0040]在步骤S1中,可以使种植坑的深度为5
‑
10cm,尺寸可以为15cm*15cm,相邻种植坑之间的间距为10
‑
15cm,根据所种植植物的不同,可以适当调整种植坑的尺寸,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做赘述。
[0041]步骤S2,发泡保水剂,使保水剂吸水;
[0042]在步骤S2中,保水剂的发泡时间大于或等于8小时,以使保水剂充分吸水饱和,为
种子发芽提供充足的水分。
[0043]一般情况下,2mm的保水剂吸饱水后体积可达3cm。
[0044]步骤S3,在种植坑的底部施加肥料;
[0045]在步骤S3中,肥料可以是有机肥或无机肥,每个种植坑内的施肥量大于或等于200克。
[0046]步骤S4,将吸水后保水剂置于种植坑内,并放置在肥料上方;
[0047]步骤S4中,每个种植坑内的保水剂吸水后的重量大于或等于200克,以为种子提供足够的水分;在发泡保水剂的过程中,可以在贮灰场的其它地方开挖浸泡保水剂用的浸泡坑,并在浸泡坑的表面铺设1
‑
2层防渗透膜,倒入足够的淡水和保水剂颗粒,对保水剂进行发泡。
[0048]保水剂为可多次循环使用的原料,在复绿过程中,保水剂可通过下雨或使用泵抽水漫灌的方式,水快速渗入灰渣中,再次吸收至饱满状态,循环利用,为植被发芽、生根、生长源源不断供给充足的水分。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贮灰场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贮灰场表面开挖多个间隔分布的种植坑;发泡保水剂,使保水剂吸水;在所述种植坑的底部施加肥料;将吸水后的所述保水剂置于所述种植坑内,并放置在所述肥料上方;将种子置于所述种植坑中所述保水剂的上表面;在所述种植坑的上表面覆盖所述贮灰场中的细灰,以覆盖所述种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灰场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贮灰场表面开挖多个间隔分布的种植坑之前,包括:平整所述贮灰场的表面,避免所述贮灰场积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灰场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坑的深度为5
‑
10cm,相邻所述种植坑之间的间距为10
‑
1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灰场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的发泡时间大于或等于8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灰场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种植坑内的施肥量大于或等于200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灰场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种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发,郑帆,彭云霄,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百矿集团有限公司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