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向日葵大豆间作改良土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843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向日葵大豆间作改良土壤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土壤微生物定向调控;(2)向日葵和大豆间作种植;(3)向日葵和大豆收获后,将向日葵秸秆和大豆秸秆分区粉碎还田;(4)秋季种植生态修复草;(5)每年将向日葵和大豆种植区域调换;(6)春季刈割生态修复草并免耕种植;(7)土壤养分测定与有机增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向日葵和大豆进行间作,构建资源高效型群体结构,使它们高矮成层,相间成行,充分利用了光能、水分、土壤等资源,并定向调控土壤微生物,促进大豆生物固氮和向日葵对养分的高效利用。物固氮和向日葵对养分的高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向日葵大豆间作改良土壤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尤其涉及一种向日葵大豆间作改良土壤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间作套种是在同一块畦田成行或成带状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间作套种在时间、空间上能充分利用光能、热能,提高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减轻病虫危害及连作阻碍,提高作物产量及农田生产力。
[0003]其中,向日葵与其他作物的间套作种植方式已被许多向日葵产区的农民认可和采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向日葵与大豆间种栽培,可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有效地利用土地,以达到增产增效目的。但是,为了种植出品质好、产量高的产品,通常施加各类有机无机化肥以及农药的大量喷施,造成其剩余成分被累积于土壤中,导致土壤丧失自净能力,同时氮、磷等化学肥料的长期使用,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保水保肥能力下降,给作物生长带来很大的障碍,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研究热点只在于种植模式的改进,而缺乏对于土壤本身的改良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向日葵大豆间作改良土壤的方法,在向日葵和大豆的高效种植模式下,能显著提升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丰度。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向日葵大豆间作改良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土壤微生物定向调控;
[0008](2)将大豆和向日葵间作种植;
[0009](3)向日葵和大豆收获后,将向日葵秸秆和大豆秸秆粉碎还田,施用腐熟剂,粑耕后进行旋耕和镇压;
[0010](4)秋季种植生态修复草;
[0011](5)每年将向日葵和大豆种植区域调换;
[0012](6)春季刈割生态修复草;
[0013](7)土壤养分测定与有机增补。
[0014]优选的,步骤(1)所述土壤微生物定向调控,是指在向日葵种植条带,施入向日葵专用微生物定向调控制剂,包括:巨大芽孢杆菌8~12份、多粘类芽孢杆菌7~11份、硅酸盐细菌5~8份、环状芽孢杆菌5~9份、改性煤矸石50~60份、生物炭24~30份、麦麸18~22份、菊苣渣16~20份和水300~400份;
[0015]在大豆种植条带,施入大豆专用微生物定向调控制剂,包括:根瘤菌10~14份、恶臭假单胞菌5~9份、假单胞杆菌2~6份、生物炭24~30份、淀粉14~18份、棉籽粉25~29份和水300~400份。
[0016]优选的,步骤(2)两行向日葵和四行大豆作为一个间作带。
[0017]优选的,步骤(2)向日葵种植行距为50~60cm,株距为55~65cm;大豆种植行距为35~45cm,株距为15~25cm;向日葵和大豆种植带的间距为30~40cm。
[0018]优选的,所述改性煤矸石的制备方法为:将粉碎后的煤矸石与石灰、氯化铝和氧化钙混合后煅烧,得改性煤矸石。
[0019]优选的,所述煤矸石与石灰、氯化铝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57~63:13~17:4~6:7~9。
[0020]优选的,所述煅烧的温度为740~840℃,时间为2.5~3.5h。
[0021]优选的,所述向日葵专用微生物定向调控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0022]a.将巨大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硅酸盐细菌、水、环状芽孢杆菌和生物炭混合,得混合液1;
[0023]b.将混合液1与改性煤矸石混合,过滤,得过滤物;
[0024]c.将过滤物、麦麸和菊苣渣混合,即得向日葵专用微生物定向调控制剂。
[0025]优选的,所述大豆专用微生物定向调控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0026]A.将生物炭、淀粉和棉籽粉混合,得混合物1;
[0027]B.将根瘤菌、恶臭假单胞菌、假单胞杆菌和混合物1混合,即得大豆专用微生物定向调控制剂。
[0028]优选的,步骤(3)所述腐熟剂为猪粪、牛粪、解淀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里氏木霉、沼泽红假单细胞菌和担子菌;所述猪粪、牛粪、解淀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里氏木霉、沼泽红假单细胞菌和担子菌的质量比为200~300:200~300:3~5:2~4:4~8:1~2:3~7。
[0029]优选的,步骤(4)所述秋季种植生态修复草是在作物收获后立即条播种植一年生小黑麦等生态修复草,使土壤上冻前地表形成植物覆盖层,减少冬春季风蚀。
[0030]优选的,步骤(5)所述每年将向日葵和大豆种植区域调换,两行向日葵和四行大豆的条带中心位置进行调换,向日葵和大豆2:4的间作比例保持不变。
[0031]优选的,步骤(6)所述春季刈割生态修复草并免耕种植,是指在春播前对生态修复草进行刈割,留茬高度10~25cm,之后根据间作比例免耕种植向日葵和大豆。
[0032]优选的,步骤(7)所述土壤养分测定与有机增补,是指每3年测定一次土壤有机质等理化性状指标,如有机质有下降则及时增施有机肥进行增补。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34]1、本专利技术将向日葵和大豆进行间作,合理的搭配作物群体,使它们高矮成层,相间成行,充分的利用了光能、水分、土壤等资源,并添加使用改良剂,提升了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和丰度,又将向日葵和大豆的秸秆还田,配合腐熟剂的使用,使秸秆快速腐解,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0035]2、本专利技术添加的秸秆腐熟剂,菌种间协同降解效果好,在制备腐熟剂后,本专利技术先将其进行堆肥处理,提高了腐熟剂中有益菌含量的同时,又对腐熟剂禽畜粪便中的纤维等大分子进行了降解,使禽畜粪便中的营养物质得以释放。
[0036]3、本专利技术将煤矸石进行改性处理,使其具有多孔结构,然后,本专利技术将生物炭、菌种和水相混合,使菌种吸附在生物炭当中,再添加改性后的煤矸石,将吸附后的生物炭在吸附于煤矸石当中,使煤矸石成为菌种吸附的载体,有助于有益菌的繁殖。
具体实施方式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向日葵大豆间作改良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8](1)土壤微生物定向调控;
[0039](2)将大豆和向日葵间作种植;
[0040](3)向日葵和大豆收获后,将向日葵秸秆和大豆秸秆粉碎还田,施用腐熟剂,粑耕后进行旋耕和镇压;
[0041](4)秋季种植生态修复草;
[0042](5)每年将向日葵和大豆种植区域调换;
[0043](6)春季刈割生态修复草;
[0044](7)土壤养分测定与有机增补。
[0045]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所述土壤微生物定向调控,是指在向日葵种植条带,施入向日葵专用微生物定向调控制剂,包括:巨大芽孢杆菌8~12份、多粘类芽孢杆菌7~11份、硅酸盐细菌5~8份、环状芽孢杆菌5~9份、改性煤矸石50~60份、生物炭24~30份、麦麸18~22份、菊苣渣16~20份和水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向日葵大豆间作改良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土壤微生物定向调控;(2)将大豆和向日葵间作种植;(3)向日葵和大豆收获后,将向日葵秸秆和大豆秸秆粉碎还田,施用腐熟剂,粑耕后进行旋耕和镇压;(4)秋季种植生态修复草;(5)每年将向日葵和大豆种植区域调换;(6)春季刈割生态修复草;(7)土壤养分测定与有机增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日葵大豆间作改良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土壤微生物定向调控,是指在向日葵种植条带,施入向日葵专用微生物定向调控制剂,包括:巨大芽孢杆菌8~12份、多粘类芽孢杆菌7~11份、硅酸盐细菌5~8份、环状芽孢杆菌5~9份、改性煤矸石50~60份、生物炭24~30份、麦麸18~22份、菊苣渣16~20份和水300~400份;在大豆种植条带,施入大豆专用微生物定向调控制剂,包括:根瘤菌10~14份、恶臭假单胞菌5~9份、假单胞杆菌2~6份、生物炭24~30份、淀粉14~18份、棉籽粉25~29份和水300~40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日葵大豆间作改良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两行向日葵和四行大豆作为一个间作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日葵大豆间作改良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向日葵种植行距为50~60cm,株距为55~65cm;大豆种植行距为35~45cm,株距为15~25cm;向日葵和大豆种植带的间距为30~40c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向日葵大豆间作改良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良山杨宁赵明珠门阅刘金刚依兵崔良基刘晓宏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