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LED支架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93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精度LED支架,包括支架承载板和多个灯座,多个灯座矩阵式分布在支架承载板的表面,灯座包括导电板和封装壳,封装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导向板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上壳体为框形,下壳体形成两个伸出孔,导向板下表面形成有两个引脚,两个引脚穿过伸出孔压合在下壳体下表面,该LED支架的灯座结构简单且稳定性高;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精度LED支架生产工艺,通过将铜片带进行冲压、电镀、注塑、折弯分切和筛选包装,其中注塑采用注塑装置进行注塑,智能化程度高,而且筛选包装采用了一种筛选分拣装置,大大的减轻了劳动强度且提升了生产效率。了劳动强度且提升了生产效率。了劳动强度且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LED支架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LED支架
,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LED支架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LED支架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冲压、电镀、注塑、折弯裁切、筛选包装,其中传统的注塑装置智能化程度低且生产效率低,而且筛选包装大多数都是人工完成,人工成本高且效率低下,市场需要一种高效率的LED支架及生产工艺,有鉴于此,遂有了本方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精度LED支架及其生产工艺,该LED支架上的灯座结构简单且稳定性高,而且采用该工艺生产该LED支架生产效率更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LED支架,包括支架承载板和多个灯座,多个所述灯座矩阵式分布在支架承载板的表面,所述灯座包括导电板和封装壳,所述封装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导向板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上壳体为框形,所述下壳体形成两个伸出孔,所述导向板下表面形成有两个引脚,两个所述引脚穿过伸出孔压合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LED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承载板和多个灯座,多个所述灯座矩阵式分布在支架承载板的表面,所述灯座包括导电板和封装壳,所述封装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导向板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上壳体为框形,所述下壳体形成两个伸出孔,所述导向板下表面形成有两个引脚,两个所述引脚穿过伸出孔压合在下壳体下表面。2.一种高精度LED支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铜片带进行冲压,形成多个导电板和引脚;(S2)对铜片带进行电镀;(S3)对导电板进行注塑,形成灯壳座;(S4)对引脚进行冲压折弯,分切铜片,形成LED支架;(S5)筛选和包装LED支架;其中步骤(S3)中的具体步骤如下:铜片带从第一放卷辊上拉出,经过第一牵引辊,经过前模具和后模具时,前模具上的移动吸附座伸出吸附定位铜片带后缩回,第一推动组件前模具、中模具和后模具进行合膜,料液从后模具注入进入到中模具内,定型后,前模具、中模具和后模具进行开模,移动吸附座松开铜片带,第一收卷转动辊转动拉动铜片带向下移动,伸缩夹持家机构伸入到中模具和下模具之间且夹持出下模具之间的废料,然后重复上述动作,直至一卷铜片带注塑完成;其中步骤(S5)中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输送带运输LED支架经过第一摄像头,第一摄像头对LED支架进行拍摄且分析,如是残次品发出电信号给第四气缸,当残次品经过第四气缸时,第四气缸将残次品推出第一输送带,合格品则运输带第二输送带上,第二输送带将合格的LED支架运输到第二输送带的输出端,当LED支架要到达第二输送带的输出端时,两个第五气缸伸出,阻隔板位于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的缝隙内,LED支架掉落在阻隔板上,第三输送带输送阻隔纸到LED支架上,然后第五气缸缩回,LED支架上和阻隔纸落入第四输送带上,如此重复,直至第四输送带上的LED支架达到预定数量,第四输送带运走LED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LED支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采用一种注塑装置进行注塑,所述注塑装置包括第一放卷辊、第一牵引辊、第一推动组件、注塑模具、伸缩夹持机构和第一收卷转动辊;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具、中模具和后模具,所述前模具朝向中模具的一面形成有第一滑动槽和多个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形成有移动吸附座,所述移动吸附座与第一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前模具形成有配合柱,所述配合柱表面套设固定有形变套,所述前模具两个侧壁形成有限位槽,所述中模具两侧连接有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一端与中模具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板另一端伸入限位槽且滑动连接,所述中模具形成多个第二导向孔,所述中模具形成有多个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与形变套相适配,所述形变套直径大于配合孔,所述后模具朝向中模具的一面形成有多根导向柱,多根所述导向柱分别穿过多个第二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穿过第二导向孔的一端连接有定位环,所述第一导向孔直径大于或等于定位环直径,多根所述导向柱分别第一导向孔相适配;所述第一推动组件用于推动前模具与中模具和后模具封合;铜片带依次经过第一放卷辊、第一牵引辊、前模具和中模具之间和第一收卷转动辊;所述伸缩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后模具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先武汪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鼎珂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