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的无意识病人肢体康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肢体康复装置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的无意识病人肢体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院通常是一个地区的主要医疗机构,有大量的病床,可以同时为许多病人提供重症监护和长期照顾,医院里也存在各种各样病情的病人,无意识病人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这种病人运动丧失,肢体不能进行运动,所以不能自行活动或变换体位,只能躺在床上,必须由别人护理和照料,由于肢体长时间不能活动则容易导致血液不循环,且神经由于压迫时间过长导致受损,时间久了还容易造成肌肉萎缩等一系列情况,因此需要通过康复训练装置对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而康复器材主要就是帮助患者开展被动运动和日常活动,促进康复的设备,多数由不锈钢、铁、塑料、木材为材料,通过机加、焊接、注塑等生产工艺做成需要的零件,最后由几个或上百个零件拼装成康复器械,设计趋向智能化,康复器可以满足患者日常上下肢被动活动,定时电动翻身护理床可以满足日常翻身,电动轮椅可以满足行走、站立等,治疗师借助于一些器械对患者肢体功能作被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的无意识病人肢体康复装置,包括护板(1)、气缸(2)和弹性垫(4),所述护板(1)安装于支撑座(3)外侧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机构(5),所述加强机构(5)设置于弹性垫(4)外侧,所述加强机构(5)包括支撑气缸(51)、内框(52)、电机(53)、螺杆(54)、位置传感器(55)、滑动箱(56)、升降机构(57)、按摩机构(58)和辅助机构(59),所述支撑气缸(51)安装于支撑座(3)内侧底端面,且支撑气缸(51)顶部活塞杆与内框(52)外侧相连接,所述内框(52)设置于支撑座(3)内侧,且内框(52)内侧左右端面各安装有一个位置传感器(55);所述电机(53)安装于内框(52)右端面底部,且电机(53)左侧输出轴穿过内框(52)右端面后连接于螺杆(54),所述螺杆(54)与内框(52)内侧左端转动连接,且螺杆(54)与滑动箱(56)右端面底部开设的螺孔内侧螺纹配合,所述滑动箱(56)滑动安装于内框(52)内侧底端面,所述升降机构(57)设置于滑动箱(56)内侧,所述按摩机构(58)设置于滑动箱(56)顶部,所述辅助机构(59)设置于支撑座(3)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的无意识病人肢体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气缸(2)转动安装有两个于支撑座(3)内侧,且两个气缸(2)分别位于支撑座(3)内侧右端前后两侧,气缸(2)顶部活塞杆穿过支撑座(3)内侧后与右侧的弹性垫(4)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3)顶部中右端转动安装有一个弹性垫(4),且支撑座(3)顶部左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弹性垫(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的无意识病人肢体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7)包括电动马达(571)、主动齿轮(572)、从动齿轮(573)、凸轮(574)、轴杆(575)、角度传感器(576)、传动块(577)、连接板(578)、弹簧(579)和升降杆(5710),所述电动马达(571)安装于滑动箱(56)内侧前端面右端,且电动马达(571)后端输出轴连接于主动齿轮(572)内圈,所述主动齿轮(572)与从动齿轮(573)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573)安装于凸轮(574)后端面,且从动齿轮(573)和凸轮(574)通过轴杆(575)与滑动箱(56)内侧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凸轮(574)贴合于传动块(577)底端面,所述角度传感器(576)安装于滑动箱(56)内侧前端面,且角度传感器(576)后端输入端连接于轴杆(575),所述传动块(577)安装于连接板(578)底端面中部,所述连接板(578)通过弹簧(579)连接于滑动箱(56)内侧顶端面,所述弹簧(579)内侧端面与升降杆(5710)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杆(5710)与连接板(578)顶端面中部相连接,且升降杆(5710)贯穿于滑动箱(56)内侧顶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的无意识病人肢体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构(58)包括U型架(581)、固定架(582)、按摩辊(583)、转动架(584)、连接杆(585)、按摩球(586)和驱动电机(587),所述U型架(581)与升降杆(5710)顶端面相连接,所述固定架(582)设置于U型架(581)内侧底端面,所述按摩辊(583)转动安装于固定架(582)内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