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电机驱动的具有两前进挡的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37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52
提供了一种单电机驱动的具有两前进挡的传动结构,由以下部件组成:扭矩输入单元;换挡单元,包括:第一中间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接合齿;第二中间轴,可相对转动地套设于第一中间轴外且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出接合齿;第三中间轴,可相对转动地套设于第二中间轴外,且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有双星行星排,第二端固定连接至箱体;短轴,可相对转动地套设于第三中间轴外且一端固定连接有扭矩输入齿轮,另一端固定连接至行星架,该扭矩输入齿轮用于接收扭矩输入单元的扭矩;接合齿套,用于可选择地将来自第一输出接合齿或第二输出接合齿的扭矩传递至扭矩输出单元;以及扭矩输出单元。可以有效提高承载能力,总体结构更加紧凑。总体结构更加紧凑。总体结构更加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电机驱动的具有两前进挡的传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电机驱动的具有两前进挡的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汽车行业的重视。但是,目前的电驱桥存在传动结构复杂,传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无法满足不同路况对整车性能的多样化要求。
[0003]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单电机驱动的具有两前进挡的传动结构来解决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单电机驱动的具有两前进挡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件组成:
[0005]扭矩输入单元,用于将单电机的扭矩输入至换挡单元;
[0006]换挡单元,包括:第一中间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接合齿;第二中间轴,可相对转动地套设于第一中间轴外且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出接合齿;第三中间轴,可相对转动地套设于第二中间轴外,且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有双星行星排,第二端固定连接至箱体,该双星行星排包括太阳轮、内行星轮、外行星轮、行星架和齿圈,太阳轮固定连接于第三中间轴,行星架固定连接于第二中间轴,齿圈固定连接于第一中间轴;短轴,可相对转动地套设于第三中间轴外且一端固定连接有扭矩输入齿轮,另一端固定连接至行星架,该扭矩输入齿轮用于接收扭矩输入单元的扭矩;接合齿套,用于可选择地将来自第一输出接合齿或第二输出接合齿的扭矩传递至扭矩输出单元;以及
[0007]扭矩输出单元,包括差速器,用于接收第一输出接合齿或第二输出接合齿的扭矩并将该扭矩输出至第一输出半轴和第二输出半轴。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所述第一中间轴为中空轴,第一输出半轴从该第一中间轴内穿过。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所述短轴连接于双星行星排的第一侧的行星架,所述第二中间轴连接于双星行星排的第二侧的行星架。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所述双星行星排设置于扭矩输入齿轮的第一侧,第三中间轴的第二端、第二输出接合齿和第一输出接合齿设置于扭矩输入齿轮的第二侧。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所述接合齿套设置于第一输出接合齿和第二输出接合齿之间。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扭矩输出单元还包括减速行星排,来自第一输出接合齿或第二输出接合齿的扭矩经由减速行星排后传递至差速器。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扭矩输入单元包括单电机和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将单电机的扭矩传递至扭矩输入齿轮。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扭矩输入单元还包括扭矩传递单元,该扭矩传递单元设置于第一传动齿轮和扭矩输入齿轮之间。
[0015]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以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
[0016]1.单电机配合双星行星排减速传动实现两挡机构,提高电机功率的利用率;
[0017]2.采用双星行星排减速,挡位阶比减小,换挡冲击度减小,换挡更加平滑,提高了驾驶操控舒适性。
[0018]3.采用双星行星减速传动,可以有效提高承载能力,总体结构更加紧凑;
[0019]4.采用结合齿套形式使得动力在一挡经过双星行星减速机构,在二挡跨过双星行星减速机构直接到后一级减速机构中去,提高了二挡的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单电机驱动的具有两前进挡的传动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2

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单电机驱动的具有两前进挡的传动结构的两个前进挡的扭矩传递路线示意图。
[0023]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单电机驱动的具有两前进挡的传动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这里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于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修改,这些都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实施例1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提供了一种单电机驱动的具有两前进挡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件组成:
[0027]扭矩输入单元,用于将单电机M1的扭矩输入至换挡单元;
[0028]换挡单元,包括:第一中间轴30,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接合齿15;第二中间轴31,可相对转动地套设于第一中间轴30外且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出接合齿14;第三中间轴32,可相对转动地套设于第二中间轴31外,且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有双星行星排,第二端固定连接至箱体20,该双星行星排包括太阳轮10、内行星轮11、外行星轮12、行星架9和齿圈13,太阳轮10固定连接于第三中间轴32,行星架9固定连接于第二中间轴31,齿圈13固定连接于第一中间轴30;短轴2,可相对转动地套设于第三中间轴32外且一端固定连接有扭矩输入齿轮8,另一端固定连接至行星架9,该扭矩输入齿轮8用于接收扭矩输入单元的扭矩;接合齿套16,用于可选择地将来自第一输出接合齿15或第二输出接合齿14的扭矩传递至扭矩输出单元;以及
[0029]扭矩输出单元,包括差速器27,用于接收第一输出接合齿15或第二输出接合齿14的扭矩并将该扭矩输出至第一输出半轴29和第二输出半轴28。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中间轴30为中空轴,第一输出半轴从该
第一中间轴内穿过。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短轴2连接于双星行星排的第一侧的行星架,所述第二中间轴31连接于双星行星排的第二侧的行星架。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双星行星排设置于扭矩输入齿轮8的第一侧,第三中间轴32的第二端、第二输出接合齿14和第一输出接合齿15设置于扭矩输入齿轮8的第二侧。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接合齿套16设置于第一输出接合齿和第二输出接合齿之间。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扭矩输出单元还包括减速行星排,来自第一输出接合齿或第二输出接合齿的扭矩经由减速行星排后传递至差速器27。减速行星排包括太阳轮22、行星轮23、行星架24和齿圈25。
[0035]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4,扭矩输入单元包括单电机和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将单电机的扭矩传递至扭矩输入齿轮。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4,扭矩输入单元还包括扭矩传递单元,该扭矩传递单元设置于第一传动齿轮4和扭矩输入齿轮8之间。
[0037]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优选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单电机驱动的具有两前进挡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M1通过电机轴3连接齿轮4,齿轮4与齿轮5啮合,齿轮5与中间轴6、齿轮7刚性连接,齿轮7与齿轮8啮合,齿轮8与行星架9刚性连接,内行星轮11、外行星轮12在行星架9的约束下既有绕行星架9中央轴线的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电机驱动的具有两前进挡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件组成:扭矩输入单元,用于将单电机的扭矩输入至换挡单元;换挡单元,包括:第一中间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接合齿;第二中间轴,可相对转动地套设于第一中间轴外且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出接合齿;第三中间轴,可相对转动地套设于第二中间轴外,且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有双星行星排,第二端固定连接至箱体,该双星行星排包括太阳轮、内行星轮、外行星轮、行星架和齿圈,太阳轮固定连接于第三中间轴,行星架固定连接于第二中间轴,齿圈固定连接于第一中间轴;短轴,可相对转动地套设于第三中间轴外且一端固定连接有扭矩输入齿轮,另一端固定连接至行星架,该扭矩输入齿轮用于接收扭矩输入单元的扭矩;接合齿套,用于可选择地将来自第一输出接合齿或第二输出接合齿的扭矩传递至扭矩输出单元;以及扭矩输出单元,包括差速器,用于接收第一输出接合齿或第二输出接合齿的扭矩并将该扭矩输出至第一输出半轴和第二输出半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电机驱动的具有两前进挡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轴为中空轴,第一输出半轴从该第一中间轴内穿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可刘树成赵双步进增陈飞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永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