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判断基坑安全状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931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判断基坑安全状态的方法。它包括假定基坑为一级基坑,所有报警值均取一级基坑报警等级,从监测数据中的测斜报警出发,结合多项监测数据、施工情况联合判断基坑安全状态,测斜报警后分别按照单日速率报警、累计数据报警两支线路进行判断;通过基坑施工过程中一项较为重要的监测指标——测斜作为出发点,结合基坑施工中其他监测数据、施工工况因素等进行综合性判断,完善基坑风险判定管控措施流程,提高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效率,提前发现问题,解决安全隐患。患。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判断基坑安全状态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判断基坑安全状态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发展存在建筑的高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的现象,对地下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事故造成不良影响。为更好的解决基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要运用系统流程化的安全管控提出控制措施,尤其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安全状态的评价对基坑施工意义重大,一般通过各类监测技术获得数据,管理人员通过数据判断基坑的安全情况,但是该判断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0003](1)数据查看过程中,数据为单一的情况,并未结合多种情况下综合分析,往往单一数据存在片面性,需综合判断;(2)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仅数据报告无法判读基坑是否安全;(3)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有自身对于基坑安全评价的经验,但该经验并未量化指标。
[0004]鉴于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判断基坑安全状态的方法,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判断基坑安全状态的方法,主要通过基坑施工过程中一项较为重要的监测指标
‑‑
测斜作为出发点,结合基坑施工中其他监测数据、施工工况因素等进行综合性判断,完善基坑风险判定管控措施流程,提高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效率,提前发现问题,解决安全隐患。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判断基坑安全状态的方法,包括:
[0008]假定基坑为一级基坑,所有报警值均取一级基坑报警等级,从监测数据中的测斜报警出发,结合多项监测数据、施工情况联合判断基坑安全状态,测斜报警后分别按照单日速率报警、累计数据报警两支线路进行判断,其中,
[0009]单日速率报警:
[0010]若A
t

±
3mm,则进行综合判断:
[0011]第一步,结合邻近测斜的情况进行判断,若邻近测斜没有报警,则再结合周边围护墙顶位移是否报警,若W≤3mm且围护墙顶位移也无报警,则进入次日监测,次日监测若未报警且A
t

±
3mm,则单日速率报警事件结束,后续加强关注;若次日监测报警且A
t

±
3mm,则执行当日加密监测;若邻近测斜报警且A
j

±
3mm,则执行当日加密监测;
[0012]第二步,通过加密监测是否报警进行进一步判断,若当日加密监测未报警且A
t

±
3mm,则进入次日复测阶段;若次日复测也未报警且A
t

±
3mm,则该测斜单日速率报警事件结束;若次日复测仍报警且A
t

±
3mm,则进入下一步深入判断;若当日加密监测报警且A
t

±
3mm,则进入下一步深入判断;
[0013]第三步,对基坑实际工况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四个因素,分别是:基坑临边是否有堆载、是否超挖/放坡满足要求、是否降水满足要求、是否支撑暴露时间过长;
[0014]第四步,第三日进行复测,若第三日复测后无报警且A
t

±
3mm,则事件归档,若第三日复测后仍报警且A
t

±
3mm,则业主、总包、设计、参建方、监理、监测方开会决议解决办法,最后进行事件归档;
[0015]累计数据报警:
[0016]在设计赋予安全值界限值的基础上,综合进行判断:
[0017]步骤一、前三日累计数据是否报警,若没有报警且A
L

±
0.4%H,则处于安全界限内,反之则进入下一判断;
[0018]步骤二、若未触发当日单次速率报警且A
t

±
3mm,则考虑设计赋予安全值界限值较小,当累计数据报警值超过设计累计报警值1.5倍时组织业主、总包、设计、参建方、监理、监测方开会决议,反之,则进入下一判断;
[0019]步骤三、结合该邻近测斜的情况进行判断,若邻近测斜未报警且A
j

±
3mm,则再结合周边围护墙顶位移是否报警,若围护墙顶位移也无报警且W≤3mm,该测斜进入次日监测,次日监测若未报警且A
t

±
3mm,则该单日速率报警事件结束,后续加强关注;若次日监测报警且A
t

±
3mm,则执行当日加密监测;若邻近测斜存在报警情况且A
j

±
3mm,则执行当日加密监测;
[0020]步骤四、通过加密监测是否报警进行进一步判断,若当日加密监测不报警且A
j

±
3mm,则进入次日复测阶段,若次日复测也未报警且A
j

±
3mm,则该单日速率报警事件结束,若次日复测仍报警且A
t

±
3mm,则进入下一步深入判断;若当日加密监测报警且A
t

±
3mm,则进入下一步深入判断;
[0021]步骤五、对基坑实际工况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四个因素,分别是:基坑临边是否有堆载、是否超挖/放坡满足要求、是否降水满足要求、是否支撑暴露时间过长;
[0022]步骤六、第三日进行复测,若第三日复测后无报警且A
t

±
3mm则事件归档,若第三日复测后仍报警且A
t

±
3mm,则业主、总包、设计、参建方、监理、监测方开会决议解决办法,最后进行事件归档;
[0023]单日测斜数据为A
t
,累计测斜数据为A
L
,邻近测斜数据为A
j
,围护墙顶位移为W,单位均为mm。
[0024]进一步地,还包括:基坑临边没有堆载的情况下,提示管理人员巡查现场后对基坑临边堆载提出禁止的警告,若基坑临边有堆载的情况下,根据规范禁止建筑基坑周边1米堆土、堆放物料;为防止坑壁滑坡,根据土质情况及坑或槽深度,在坑顶两边一定距离内不得堆放弃土;并根据规范要求判断堆载距离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立即要求处理堆载物,若在规范要求内,建议移除或扩大堆载距离。
[0025]进一步地,还包括:若没有超挖或者放坡满足要求,则提醒管理人员注意土方超挖带来的潜在隐患;若存在超挖或者放坡不满足要求,则进入下一步判断,若是在支撑形成阶段,则加速钢筋绑扎后,浇筑混凝土,形成角撑;若仅处于挖土阶段,则暂停施工,视情况是否进行下一步工作,可进行土方回填,或是细化分区分块开挖。
[0026]进一步地,还包括:若H水位<H开挖面,则降水满足要求;反之,则启动降水井进行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判断基坑安全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假定基坑为一级基坑,所有报警值均取一级基坑报警等级,从监测数据中的测斜报警出发,结合多项监测数据、施工情况联合判断基坑安全状态,测斜报警后分别按照单日速率报警、累计数据报警两支线路进行判断,其中,单日速率报警:若A
t

±
3mm,则进行综合判断:第一步,结合邻近测斜的情况进行判断,若邻近测斜没有报警,则再结合周边围护墙顶位移是否报警,若W≤3mm且围护墙顶位移也无报警,则进入次日监测,次日监测若未报警且A
t

±
3mm,则单日速率报警事件结束,后续加强关注;若次日监测报警且A
t

±
3mm,则执行当日加密监测;若邻近测斜报警且A
j

±
3mm,则执行当日加密监测;第二步,通过加密监测是否报警进行进一步判断,若当日加密监测未报警且A
t

±
3mm,则进入次日复测阶段;若次日复测也未报警且A
t

±
3mm,则该测斜单日速率报警事件结束;若次日复测仍报警且A
t

±
3mm,则进入下一步深入判断;若当日加密监测报警且A
t

±
3mm,则进入下一步深入判断;第三步,对基坑实际工况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四个因素,分别是:基坑临边是否有堆载、是否超挖/放坡满足要求、是否降水满足要求、是否支撑暴露时间过长;第四步,第三日进行复测,若第三日复测后无报警且A
t

±
3mm,则事件归档,若第三日复测后仍报警且A
t

±
3mm,则业主、总包、设计、参建方、监理、监测方开会决议解决办法,最后进行事件归档;累计数据报警:在设计赋予安全值界限值的基础上,综合进行判断:步骤一、前三日累计数据是否报警,若没有报警且A
L

±
0.4%H,则处于安全界限内,反之则进入下一判断;步骤二、若未触发当日单次速率报警且A
t

±
3mm,则考虑设计赋予安全值界限值较小,当累计数据报警值超过设计累计报警值1.5倍时组织业主、总包、设计、参建方、监理、监测方开会决议,反之,则进入下一判断;步骤三、结合该邻近测斜的情况进行判断,若邻近测斜未报警且Aj≤
±
3mm,则再结合周边围护墙顶位移是否报警,若围护墙顶位移也无报警且W≤3mm,该测斜进入次日监测,次日监测若未报警且A
t

±
3mm,则该单日速率报警事件结束,后续加强关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雯陈峰军王小峰寿焕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