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河道绿化防冲护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31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49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稳定性河道绿化防冲护岸结构,包括多个防冲件,防冲件包括底座和多个框体,多个框体叠放在底座顶面并遮蔽河岸土层,还包括第一防冲板,底座上设置有驱动第一防冲板转动的转动组件。本申请中第一防冲板的设置,使河水不易冲击框体内的土壤,从而减少框体内的土壤流失,使工作人员无需定期维修护岸,减少材料的耗损,体现节能环保的概念,同时降低护岸的使用成本;第一弹性件的设置,防冲部端面用于拦截垃圾并沿防冲部端面滑移至底座上,使垃圾不易进入河道内污染河道,从而体现环保的概念;手轮和转动丝杆的设置,工作人员无需攀爬到底座上对过滤桶进行清理,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过滤桶的清理,提高工作人员对护岸清理的安全性。岸清理的安全性。岸清理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稳定性河道绿化防冲护岸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稳定性河道绿化防冲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护岸是在原有的海岸岸坡上采取人工加固的工程措施,用来防御波浪、水流的侵袭和淘刷及地下水作用,维持岸线稳定。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0857113U的技术专利公布一种生态护岸砌块及护岸结构,所述的岸基呈阶梯状设置,每级阶梯的宽度等于框体的前侧的连接板的内壁到该框体的后侧的面板的外壁的距离;每级阶梯上,分别设有一排砌块,各个砌块上,左侧砌块右侧面上的连接板的前端与右侧砌块左侧面上的连接板的前端对应接触,相邻阶梯上的砌块的位置交错设置,其中当前阶梯上的各个砌块的延长板Ⅰ作为榫结构插入下一级阶梯上的位于砌块后侧的卯结构中;所述的土壤设于框体内和由相邻框体的连接板围成的区域内,所述的植被种植于土壤中。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河水长时间冲击护岸,框体内和由相邻框体的连接板围成的区域内的土壤受河水冲击而流失,使护岸需要工作人员定期维护护岸,不断对框体进行修复,从而导致护岸的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框体内的土壤被河水冲击而流失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稳定性河道绿化防冲护岸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稳定性河道绿化防冲护岸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稳定性河道绿化防冲护岸结构,包括多个防冲件,多个所述防冲件依次首尾连接并分隔河道和河岸土层,所述防冲件包括底座和多个框体,多个所述框体内腔用于容纳土壤,多个所述框体叠放在底座顶面并遮蔽河岸土层,所述底座底面设置有多个基础桩,多个所述基础桩远离底座的端部插入河岸土层用于固定,还包括第一防冲板,所述第一防冲板包括防冲部和转动部,所述防冲部和转动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一防冲板位于底座朝向河道的一侧,所述第一防冲板的转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框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第一防冲板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于涨潮时驱动第一防冲板朝靠近框体的方向转动并遮蔽框体。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多个基础桩端部一一对应嵌入河岸土层内,实现底座在河岸上的固定,工作人员将多个框体依次叠放在底座上,框体侧壁抵紧河岸土层并遮蔽河岸土层,土壤填充进入框体内腔,从而加固相邻框体之间的紧固性,实现防冲件在河岸上的固定,当将多个防冲件一一对应固定在河岸边沿,相邻底座侧壁抵紧密封,从而实现护岸的安装,并分隔河岸和河道;当河道涨潮时,转动组件驱使第一防冲板朝靠近框体的方向转动并遮蔽框体,使河水不易冲击框体内的土壤,从而减少框体内的土壤流失,使工作人员无需定期维修护岸,减少材料的耗损,体现节能环保的概念,同时降低护岸的使用成
本。
[0008]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条以及浮子,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固定在转动部端面,所述第一齿条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有浮子,所述第一齿条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啮合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条位于第一齿轮朝向河道的一侧,且所述浮子朝向河面,当河面涨潮并驱使所述浮子朝靠近转动部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并带动所述转动部朝靠近框体的方向转动并遮蔽框体。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河水涨潮时,河水与浮子外表面接触,河水对浮子的浮力驱使浮子朝靠近转动部的方向滑移,第一齿轮转动并带动转动部朝靠近框体的方向转动,防冲部遮蔽框体,使涨潮的河水不易冲击框体,从而减少框体内的土壤流失,同时实现第一防护板转动的自动化,无需工作人员提前预测河道是否涨潮并驱动防冲部遮蔽框体,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框体的防冲效果。
[0010]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弹力方向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弹力方向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防冲板外壁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弹力驱使第一防冲板朝靠近河道的方向转动的趋势。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河面退潮时,河水对浮子的竖直向上的浮力消失,第一弹性件弹力驱使转动部朝靠近河道的方向转动,防冲部对框体的遮蔽效果消失,实现第一防冲板的复位;同时防冲部朝远离框体的方向倾斜,当行人向河道乱扔垃圾时,防冲部端面用于拦截垃圾并沿防冲部端面滑移至底座上,使垃圾不易进入河道内污染河道,从而体现环保的概念。
[0012]可选的,所述底座内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轴线和所述第一防冲板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在转动孔内壁,所述转动孔内壁连接有第一警示组件和第二警示组件,所述第一警示组件和第二警示组件均用于警示工作人员;河水涨潮并驱使所述转动部朝靠近框体方向转动并触发第一警示组件,重物重力驱使转动部朝靠近河道的方向转动并触发第二警示组件。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河面涨潮时,河面对浮子的浮力驱使浮子朝靠近转动部的方向转动,并触发第一警示组件,工作人员看到第一警示组件工作并进行相对应的防洪工作,当行人不小心从河岸掉落并抵紧防冲部,行人重力驱使防冲部朝靠近河道的方向转动,并触发第二警示组件,工作人员看到第二警示组件并展开相对应的救援。
[0014]可选的,所述底座顶面开设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位于转动部朝向河道的一侧,所述底座顶面开设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位于底座靠近相邻底座的一侧,所述过滤槽连通第一导流槽,所述过滤槽靠近河岸土层的内壁设置有过滤桶,所述过滤桶用于过滤河水和垃圾。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涨潮时,河水携带部分河道内的垃圾冲击防冲部表面并沿防冲部表面进入第一导流槽内,河水携带垃圾沿第一导流槽内壁进入过滤槽内腔,过滤桶对河水和垃圾进行分离,从而实现对河道的垃圾清理,从而体现环保的概念,同时减少环卫工作人员对河道清理的次数。
[0016]可选的,所述底座顶面开设有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位于转动部朝向框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流槽连通过滤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人乱扔的垃圾沿防冲部表面进入第二导流槽内,实现
垃圾在第二导流槽内的堆积,当降雨时,雨水进入第二导流槽内并携带第二导流槽内的垃圾沿第二导流槽内壁进入过滤槽内,过滤桶对雨水和垃圾进行分离,从而减少环卫工作人员对护岸的清理次数。
[0018]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过滤桶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手轮和转动丝杆,所述转动丝杆长度方向的一端同轴固定在手轮上,所述转动丝杆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转动丝杆轴线垂直底座顶面且手轮平面高于河岸顶面,所述过滤桶螺纹连接在转动丝杆上,所述手轮转动并驱动过滤桶沿转动丝杆轴线上下滑移。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桶内的垃圾堆满时,工作人员转动手轮,驱使转动丝杆转动并带动过滤桶朝远离河道的方向滑移至过滤桶位于河岸顶面,工作人员无需攀爬到底座上对过滤桶进行清理,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过滤桶的清理,提高工作人员对护岸清理的安全性。
[0020]可选的,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多个所述框体叠放在两个限位板之间,两个所述限位板用于限位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稳定性河道绿化防冲护岸结构,包括多个防冲件(1),多个所述防冲件(1)依次首尾连接并分隔河道和河岸土层,所述防冲件(1)包括底座(11)和多个框体(12),多个所述框体(12)内腔用于容纳土壤,多个所述框体(12)叠放在底座(11)顶面并遮蔽河岸土层,所述底座(11)底面设置有多个基础桩(3),多个所述基础桩(3)远离底座(11)的端部插入河岸土层用于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冲板(6),所述第一防冲板(6)包括防冲部(61)和转动部(62),所述防冲部(61)和转动部(6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62)转动连接在底座(11)上,所述第一防冲板(6)位于底座(11)朝向河道的一侧,所述第一防冲板(6)的转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框体(12),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驱动第一防冲板(6)转动的转动组件(8),所述转动组件(8)用于涨潮时驱动第一防冲板(6)朝靠近框体(12)的方向转动并遮蔽框体(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河道绿化防冲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8)包括第一齿轮(81)、第一齿条(82)以及浮子(83),所述第一齿轮(81)同轴固定在转动部(62)端面,所述第一齿条(82)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有浮子(83),所述第一齿条(82)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啮合第一齿轮(81),所述第一齿条(82)位于第一齿轮(81)朝向河道的一侧,且所述浮子(83)朝向河面,当河面涨潮并驱使所述浮子(83)朝靠近转动部(62)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一齿轮(81)转动并带动所述转动部(62)朝靠近框体(12)的方向转动并遮蔽框体(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稳定性河道绿化防冲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上连接有第一弹性件(10),所述第一弹性件(10)弹力方向的一端固定在底座(11)上,所述第一弹性件(10)弹力方向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防冲板(6)外壁上,所述第一弹性件(10)弹力驱使第一防冲板(6)朝靠近河道的方向转动的趋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河道绿化防冲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内开设有转动孔(111),所述转动孔(111)轴线和所述第一防冲板(6)的转动轴(7)线重合,所述转动部(62)转动连接在转动孔(111)内壁,所述转动孔(111)内壁连接有第一警示组件(13)和第二警示组件(14),所述第一警示组件(13)和第二警示组件(14)均用于警示工作人员;河水涨潮并驱使所述转动部(62)朝靠近框体(12)方向转动并触发第一警示组件(13),重物重力驱使转动部(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欣卢剑张慧钟国聪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市政基础设施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