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污废水的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887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污废水的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处理装置包括水处理箱体A、水处理箱体B、曝气机构、碳源补充机构及回流机构,水处理箱体A沿便污废水流动方向分隔为调节区、混凝反应区、絮凝反应区及气浮反应区,水处理箱体B沿水平方向依次分隔为反短程硝化反应区、硝化反应区、斜管沉淀区及厌氧氨氧化反应区。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降低厌氧氨氧化区进水的COD浓度,使得进入到厌氧氨氧化反应区的污水水质中的N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污废水的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污废水的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如果不经过处理将氨氮含量高的便污废水直接排入到水体环境中,不仅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黑臭等现象,而且还会增加污水处理难度,甚至会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毒害作用。
[0003]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硝化

反硝化工艺是利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两类自养型细菌将氨氮转化成为NO2‑

N和NO3‑

N的硝化生化反应过程,和将NO2‑

N和NO3‑

N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被异养型兼性反硝化菌还原成分子态氮的反硝化生化反应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需要大量曝气,其能耗大,同时需要投加大量的有机碳源和碱度,增加了投资和运行费用,而且还会产生二次污染,出水有机物质不能得到保证。厌氧氨氧化是目前最经济的生物脱氮方法,原因在于厌氧氨氧化菌是自养菌,无需添加有机物来维持反硝化过程,同时厌氧氨氧化菌的倍增时间长,产率低,污泥产量因此也较低,并且仅需少量的曝气便可满足其需求,减少其能耗的供应。
[0004]由于厌氧氨氧化技术存在着进水水质要求严格、高浓度COD的抑制作用、初期污泥易流失、启动时间长以及反应底物难累积等问题,其难以在工程上进行培养与应用,尤其是在较高浓度的COD、C/N生活污水处理中,其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待解决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污废水的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其有效地降低厌氧氨氧化区进水的COD浓度,使得进入到厌氧氨氧化反应区的污水水质中的NH
4+

N浓度、NO2‑

N浓度以及COD浓度均能满足厌氧氨氧化技术的要求,减弱COD对厌氧氨氧化细菌的抑制作用,使得厌氧氨氧化细菌能正常繁殖生长,实现了对便污废水的高效脱氮处理。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污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水处理箱体A、水处理箱体B、曝气机构、碳源补充装置及回流机构,水处理箱体A沿便污废水流动方向分隔为调节区、混凝反应区、絮凝反应区及气浮反应区,水处理箱体B沿水平方向依次分隔为短程硝化反应区、反硝化反应区、斜管沉淀区及厌氧氨氧化反应区;
[0007]便污废水通过水管A进入到调节区,水管B连通混凝反应区的下部与调节区下部的水泵A,溢流口A连通混凝反应区与絮凝反应区,溢流管A连通絮凝反应区与气浮反应区的下部,溢流管B连通气浮反应区与反硝化反应区,短程硝化反应区、反硝化反应区、斜管沉淀区及厌氧氨氧化反应区相邻两区之间通过溢流槽连通,反硝化反应区的溢流槽上的溢流管C连通斜管沉淀区的下部,斜管沉淀区的溢流槽上的溢流管D连通厌氧氨氧化反应区的下部,厌氧氨氧化反应区的溢流槽上设置有出水管,曝气机构作用于短程硝化反应区或厌氧氨氧化反应区,碳源补充机构作用于短程硝化反应区或厌氧氨氧化反应区,回流机构设置在短
程硝化反应区和斜管沉淀区之间;
[0008]混凝反应区和絮凝反应区均设置加药装置、搅拌装置,气浮反应器设置有溶气装置,气浮反应区上方设置刮渣机,气浮反应区的溢流槽上设置与刮渣机配合的排渣槽,排渣槽的下方设置有折流板,短程硝化反应区中设置悬浮球填料,反硝化反应区设置挂膜填料A,斜管沉淀区设置斜管填料,厌氧氨氧化反应区的底部为圆锥形,厌氧氨氧化反应区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挂膜填料B、生物陶粒填料及穿孔板,生物陶粒填料放置在穿孔板上,混凝反应区的底部、絮凝反应区的底部、气浮反应区的底部及厌氧氨氧化反应区的底部均设置有排空管阀。
[0009]优选地,所述回流机构包括回流管及设置在回流管上的回流泵,回流管的一端通过回流管阀延伸至短程硝化反应区的下部,回流管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斜管沉淀区的底部的污泥回流阀与斜管沉淀区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溶气装置包括溶气水管及空压机,溶气水管的一端与设置在气浮反应区的溶气水阀连接,溶气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气浮反应区的底部延伸至气浮反应区连接有溶气水释放器,溶气水释放器位于溢流管A端部的正下方,溶气水管上设置有溶气水水泵,空压机的出风管道与溶气水管连通。
[0011]优选地,厌氧氨氧化反应区设置有pH检测仪A和DO检测仪A,pH检测仪A的pH探头A和DO检测仪A的DO探头A均延伸至厌氧氨氧化反应区,短程硝化反应区设置有pH检测仪B和DO检测仪B,pH检测仪B的pH探头B和DO检测仪B的DO探头B均延伸至短程硝化反应区。
[0012]优选地,混凝反应区的加药装置包括PAC溶液药剂桶、PAC溶液进药管、设置在PAC溶液进药管上的PAC溶液计量泵及装入PAC溶液药剂桶内的浓度为5

20g/L的PAC溶液,PAC溶液进药管的一端延伸至PAC溶液药剂桶内,PAC溶液进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混凝反应区内,絮凝反应区的加药装置包括PAM溶液药剂桶、PAM溶液计量泵、PAM溶液进药管、设置在PAM溶液进药管上的PAM溶液计量泵及装入PAM溶液药剂桶内的浓度为0.1

0.3g/L的PAM溶液,PAM溶液进药管的一端延伸至PAM溶液药剂桶内,PAM溶液进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絮凝反应区内。
[0013]优选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总管、曝气机、曝气盘A及曝气盘B,曝气总管的一端连接曝气机,曝气总管的另一端连接三通,三通的其他两端分别连接一根曝气管,其中一根曝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延伸至短程硝化反应区的下部连接曝气盘A,另一根曝气管的的另一端延伸至厌氧氨氧化反应区的下部连接曝气盘B,曝气盘B设置在穿孔板下方20cm处,曝气总管和2根曝气管上均设置气量调节阀,曝气总管和2根曝气管上均设置气体流量计,其中一根曝气管上设置有气体排空阀。
[0014]优选地,碳源补充装置包括碳源补充总管、碳源补充桶、设置在碳源补充总管上的碳源补充泵及装在碳源补充桶内的碳源,碳源补充总管的一端延伸至碳源补充桶内,碳源补充总管的另一端连接三通,三通的其他两端分别连接一根碳源补充管,两根碳源补充管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短程硝化反应区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区,碳源补充总管和2根碳源补充管均设置碳源调节阀。
[0015]优选地,所述碳源为碳酸氢钠溶液,其浓度为0.025

0.1kg/L。
[0016]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上述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收集便污废水:便污废水通过水管A收集到调节区,调节区的便污废水的NH
4+

N
和COD浓度分别为400

800mg/L和600

1000mg/L;
[0018]S2,混凝反应:便污废水收集到设定的量时,开启水泵A,便污废水从调节区向混凝反应区通水,同时,开启混凝反应区的搅拌装置和PAC溶液计量泵,在搅拌装置的搅动作用下,便污废水和PAC溶液混和均匀并形成胶体,便污废水中的有机物吸附至胶体上;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污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处理箱体A、水处理箱体B、曝气机构、碳源补充装置及回流机构,水处理箱体A沿便污废水流动方向分隔为调节区(1)、混凝反应区(2)、絮凝反应区(3)及气浮反应区(4),水处理箱体B沿水平方向依次分隔为短程硝化反应区(5)、反硝化反应区(6)、斜管沉淀区(7)及厌氧氨氧化反应区(8);便污废水通过水管A(11)进入到调节区(1),水管B(13)连通混凝反应区(2)的下部与调节区(1)下部的水泵A(12),溢流口A(24)连通混凝反应区(2)与絮凝反应区(3),溢流管A(41)连通絮凝反应区(3)与气浮反应区(4)的下部,溢流管B(62)连通气浮反应区(4)与反硝化反应区(6),短程硝化反应区(5)、反硝化反应区(6)、斜管沉淀区(7)及厌氧氨氧化反应区(8)相邻两区之间通过溢流槽连通,反硝化反应区(6)的溢流槽上的溢流管C(72)连通斜管沉淀区(7)的下部,斜管沉淀区(7)的溢流槽上的溢流管D(85)连通厌氧氨氧化反应区(8)的下部,厌氧氨氧化反应区(8)的溢流槽上设置有出水管(84),曝气机构作用于短程硝化反应区(5)或厌氧氨氧化反应区(8),碳源补充机构作用于短程硝化反应区(5)或厌氧氨氧化反应区(8),回流机构设置在短程硝化反应区(5)和斜管沉淀区(7)之间;混凝反应区(2)和絮凝反应区(3)均设置加药装置、搅拌装置(9),气浮反应器设置有溶气装置,气浮反应区(4)上方设置刮渣机(42),气浮反应区(4)的溢流槽上设置与刮渣机(42)配合的排渣槽(49),排渣槽(49)的下方设置有折流板(43),短程硝化反应区(5)中设置悬浮球填料(51),反硝化反应区(6)设置挂膜填料A(61),斜管沉淀区(7)设置斜管填料(71),厌氧氨氧化反应区(8)的底部为圆锥形,厌氧氨氧化反应区(8)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挂膜填料B(81)、生物陶粒填料(82)及穿孔板(83),生物陶粒填料(82)放置在穿孔板(83)上,混凝反应区(2)的底部、絮凝反应区(3)的底部、气浮反应区(4)的底部及厌氧氨氧化反应区(8)的底部均设置有排空管阀(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污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机构包括回流管(75)及设置在回流管(75)上的回流泵(73),回流管(75)的一端通过回流管阀(54)延伸至短程硝化反应区(5)的下部,回流管(75)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斜管沉淀区(7)的底部的污泥回流阀(74)与斜管沉淀区(7)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污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装置包括溶气水管(45)及空压机(47),溶气水管(45)的一端与设置在气浮反应区(4)的溶气水阀(44)连接,溶气水管(45)的另一端穿过气浮反应区(4)的底部延伸至气浮反应区(4)连接有溶气水释放器(48),溶气水释放器(48)位于溢流管A(41)端部的正下方,溶气水管(45)上设置有溶气水水泵(46),空压机(47)的出风管道与溶气水管(45)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污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厌氧氨氧化反应区(8)设置有pH检测仪A(52)和DO检测仪A(55),pH检测仪A(52)的pH探头A(53)和DO检测仪A(55)的DO探头A(56)均延伸至厌氧氨氧化反应区(8),短程硝化反应区(5)设置有pH检测仪B(86)和DO检测仪B(88),pH检测仪B(86)的pH探头B(87)和DO检测仪B(88)的DO探头B(89)均延伸至短程硝化反应区(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污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凝反应区(2)的加药装置包括PAC溶液药剂桶(21)、PAC溶液进药管(23)、设置在PAC溶液进药管(23)上的PAC溶液计量泵(22)及装入PAC溶液药剂桶(21)内的浓度为5

20g/L的PAC溶液,PAC溶液进药管(23)的一端延伸至PAC溶液药剂桶(21)内,PAC溶液进药管(23)的另一端延伸至混凝反应区
(2)内,絮凝反应区(3)的加药装置包括PAM溶液药剂桶(31)、PAM溶液计量泵(32)、PAM溶液进药管(33)、设置在PAM溶液进药管(33)上的PAM溶液计量泵(32)及装入PAM溶液药剂桶内的浓度为0.1

0.3g/L的PAM溶液,PAM溶液进药管(33)的一端延伸至PAM溶液药剂桶(31)内,PAM溶液进药管(33)的另一端延伸至絮凝反应区(3)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污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曝气机构包括曝气总管、曝气机(151)、曝气盘A(154)及曝气盘B(155),曝气总管的一端连接曝气机(151),曝气总管的另一端连接三通,三通的其他两端分别连接一根曝气管,其中一根曝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延伸至短程硝化反应区(5)的下部连接曝气盘A(154),另一根曝气管的的另一端延伸至厌氧氨氧化反应区(8)的下部连接曝气盘B(155),曝气盘B(155)设置在穿孔板(83)下方20cm处,曝气总管和2根曝气管上均设置气量调节阀(152),曝气总管和2根曝气管上均设置气体流量计(153),其中一根曝气管上设置有气体排空阀(156)。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污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碳源补充装置包括碳源补充总管、碳源补充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攀言海燕郭小斌陈亚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