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均匀投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877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均匀投加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复合碳源投加装置,均依靠电磁阀进行下料的放行,无法做到下料量的便捷调整。所述第一内腔体安装在所述下料机构的内部,所述第一内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弹性软皮,所述弹性软皮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腔体,所述第二内腔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控固定杆体,所述电控固定杆体的一端与下料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电控固定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控伸缩杆体,且电控伸缩杆体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电控固定杆体内部,所述电控伸缩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弯曲板,且弯曲板设置有四个。个。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均匀投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均匀投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

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

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

纯溶液。处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0003]例如公告号为201922139352.6(一种污水处理碳源投加装置),包括:所述黏性碳源储罐的底部贯穿有第一输药管,所述第一输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一级泵的进口,所述一级泵的出口连接有第二输药管,所述第二输药管的另一端贯穿至碳源投加罐的内部,所述碳源投加罐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黏性碳源储罐的外部套接安装有保温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保温组件,可以有效的将黏性碳源储罐内的碳源进行加热保温,防止在冬天温度降低的情况下,碳源的黏性增加,液体变得粘稠,可能存在输送投加困难等问题,对碳源的正常使用带来不利影响,通过设置搅拌组件,可以有效的加快碳源与自来水的融合速度,加快其反应速度,能够加快工作效率。
[0004]但是,现有的复合碳源投加装置,均依靠电磁阀进行下料的放行,无法做到下料量的便捷调整;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均匀投加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均匀投加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复合碳源投加装置,均依靠电磁阀进行下料的放行,无法做到下料量的便捷调整。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均匀投加装置,包括:投加主体,所述投加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翻转板,且第一翻转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翻转板均通过第一电控转轴与投加主体转动连接,且第一电控转轴设置有两个,所述投加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料机构,且下料机构与投加主体固定连接;
[0007]还包括:
[0008]第一内腔体,其安装在所述下料机构的内部,所述第一内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弹性软皮,所述弹性软皮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腔体,所述第二内腔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控固定杆体,所述电控固定杆体的一端与下料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电控固定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电
控伸缩杆体,且电控伸缩杆体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电控固定杆体内部,所述电控伸缩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弯曲板,且弯曲板设置有四个。
[0009]优选的,所述下料机构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翻转板,且第二翻转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翻转板均通过第二电控转轴与下料机构转动连接,且第二电控转轴设置有两个。
[0010]优选的,所述投加主体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口,且观察窗口内嵌式与投加主体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投加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设置有两个。
[0012]优选的,所述投加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内腔体,所述第三内腔体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动力转动端,且动力转动端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动力转动端的一侧均设置有搅拌叶,且搅拌叶与动力转动端转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投加主体内部的下方设置有电磁板,且电磁板与投加主体伸缩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在下料机构内部设置的电控固定杆体、电控伸缩杆体和弯曲板,下料投加的时候,开启电磁板让物料排出的时候,内部设置的电控伸缩杆体伸缩长度可以有效调整弯曲板形成圆的直径,从而通过调整下料口的大小,有效的控制对下料量匀速的把控,解决了现有的复合碳源投加装置,均依靠电磁阀进行下料的放行,无法做到下料量的便捷调整。
[0016]2、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动力转动端和搅拌叶,可以让进入的物料有效的被搅拌,避免物料结晶结块,导致在下料时候,堵塞下料口的问题,以及设置在前端面的观察窗口,让工作人员及时知晓内部物料状态。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下料机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投加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投加主体;2、第一翻转板;3、第一电控转轴;4、观察窗口;5、伺服电机;6、下料机构;7、第二翻转板;8、第二电控转轴;9、第一内腔体;10、弹性软皮;11、第二内腔体;12、电控固定杆体;13、电控伸缩杆体;14、弯曲板;15、第三内腔体;16、电磁板;17、动力转动端;18、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均匀投加装置,包括:投加主体1,投加主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翻转板2,且第一翻转板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翻转板2均通过第一电控转轴3与投加主体1转动连接,且第一电控转轴3设置
有两个,投加主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料机构6,且下料机构6与投加主体1固定连接;
[0024]还包括:
[0025]第一内腔体9,其安装在下料机构6的内部,第一内腔体9的内部设置有弹性软皮10,弹性软皮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腔体11,第二内腔体11的内部设置有电控固定杆体12,电控固定杆体12的一端与下料机构6固定连接,电控固定杆体12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控伸缩杆体13,且电控伸缩杆体13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电控固定杆体12内部,电控伸缩杆体13的另一端设置有弯曲板14,且弯曲板14设置有四个。
[0026]请参阅图1,下料机构6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翻转板7,且第二翻转板7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翻转板7均通过第二电控转轴8与下料机构6转动连接,且第二电控转轴8设置有两个。
[0027]请参阅图1,投加主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口4,且观察窗口4内嵌式与投加主体1固定连接,观察窗口4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的观察。
[0028]请参阅图1,投加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伺服电机5,且伺服电机5设置有两个,伺服电机5的设置,为搅拌提供动力支撑。
[0029]请参阅图4,投加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内腔体15,第三内腔体15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动力转动端17,且动力转动端17设置有两个,两个动力转动端17的一侧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均匀投加装置,包括投加主体(1),所述投加主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翻转板(2),且第一翻转板(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翻转板(2)均通过第一电控转轴(3)与投加主体(1)转动连接,且第一电控转轴(3)设置有两个,所述投加主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料机构(6),且下料机构(6)与投加主体(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内腔体(9),其安装在所述下料机构(6)的内部,所述第一内腔体(9)的内部设置有弹性软皮(10),所述弹性软皮(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腔体(11),所述第二内腔体(11)的内部设置有电控固定杆体(12),所述电控固定杆体(12)的一端与下料机构(6)固定连接,所述电控固定杆体(12)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控伸缩杆体(13),且电控伸缩杆体(13)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电控固定杆体(12)内部,所述电控伸缩杆体(13)的另一端设置有弯曲板(14),且弯曲板(14)设置有四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均匀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6)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翻转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正平史彩明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禾大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