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870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在不降低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的情况下,提高感光器件的感光量。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阳极层、阴极层、发光部和光电转换部。阳极层设置于衬底的一侧;阳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阴极层设置于阳极层远离衬底的一侧;阴极层包括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第三电极与第一电极相对设置,第四电极与第二电极相对设置;沿垂直于衬底的方向,第三电极的厚度大于第四电极的厚度。发光部设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之间。光电转换部设置于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之间。本申请用于图像显示。示。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显示装置已经逐渐遍及在人们的生活中。其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由于具有自发光、低功耗、宽视角、响应速度快、高对比度以及柔性显示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等智能产品中。
[0003]相关技术中,感光器件集成在显示面板中,与OLED共用阴极层,以降低生产成本。此时,如何在不降低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的情况下,提高显示装置中的感光器件的感光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4]公开内容
[0005]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在不降低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的情况下,提高感光器件的感光量。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阳极层、阴极层、发光部和光电转换部。所述阳极层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阳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阴极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阴极层包括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对设置;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第三电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四电极的厚度。所述发光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之间。所述光电转换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之间。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阴极层包括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所述第一子层位于所述第二子层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第三电极包括叠置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子层,所述第二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子层;所述第四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子层。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剥离部,所述第一剥离部设置于所述第四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剥离部与所述第二子层之间的粘性,小于所述第一子层和所述第二子层之间的粘性。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阴极层还包括辅助阴极,所述辅助阴极与所述第三电极、所述第四电极以及公共电压端电连接。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辅助阴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电极的厚度。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阴极层包括第一子层、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所述第一子层位于所述第二子层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三子层位于所述第二子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辅助阴极包括叠置的第一导电图案、第二导电图案和第三导电图案,所述第一导电图案位于所述第一子层,所述第二导电图案位于所述第二子
层,所述第三导电图案位于所述第三子层。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剥离部,所述第二剥离部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剥离部与所述第三子层之间的粘性,小于所述第二子层和所述第三子层之间的粘性。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剥离部。所述第一剥离部与所述第二剥离部之间部分交叠,且交叠的部分中,所述第二剥离部位于所述第一剥离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或,所述第一剥离部包括叠置的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位于所述第二子部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第二剥离部的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剥离部,所述第一剥离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最大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剥离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最大面积。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剥离部。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像素界定层设有像素开口和感光开口。所述第一剥离部覆盖所述感光开口的底部,且延伸至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所述第二剥离部覆盖所述像素开口的底部,且延伸至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
[0016]其中,所述第一剥离部延伸至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的部分为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剥离部延伸至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的部分为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边界与所述感光开口的平均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边界与所述像素开口的平均距离。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发光部和所述第三电极重叠的部分形成发光器件;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多个红色发光器件、多个蓝色发光器件、多个第一绿色发光器件和多个第二绿色发光器件。
[0018]所述多个红色发光器件和所述多个蓝色发光器件阵列排布为多行多列,每行包括沿第一方向交错排列的多个红色发光器件和多个蓝色发光器件,每列包括沿第二方向交错排列的多个红色发光器件和多个蓝色发光器件。
[0019]所述多个第一绿色发光器件和所述多个第二绿色发光器件阵列排布为多行多列,每行包括沿第一方向交错排列的多个第一绿色发光器件和多个第二绿色发光器件,每列包括沿第二方向交错排列的多个第一绿色发光器件和多个第二绿色发光器件,且所述第一绿色发光器件和所述第二绿色发光器件分别位于不同的相邻排布的两行两列的红色发光器件和蓝色发光器件之间。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任意相邻的红色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和蓝色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在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的红色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和蓝色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所述光电转换部和所述第四电极重叠的部分形成感光器件。所述感光器件设置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一个红色发光器件和一个蓝色发光器件之间。和/或,所述感光器件设置于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一个红色发光器件和一个蓝色发光器件之间。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红色发光器件和多个蓝色发光器件划分为多个发光器件组,所述发光器件组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一个红色发光器件和一个蓝色发光器
件。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组包括第一子组和第二子组,所述第一子组和所述第二子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排列。其中,所述第一子组中的红色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和蓝色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子组中的红色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和蓝色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的距离。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所述光电转换部和所述第四电极重叠的部分形成感光器件。所述感光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子组中的一个红色发光器件和一个蓝色发光器件之间,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子组之间。和/或,所述感光器件设置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一个红色发光器件和一个蓝色发光器件之间。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排布的两行两列的红色发光器件和蓝色发光器件之间设置有多个感光器件,所述多个感光器件的第二电极电连接。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器件相对的两侧的红色发光器件和蓝色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的连线为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阳极层,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阳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阴极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阴极层包括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对设置;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第三电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四电极的厚度;发光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之间;光电转换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阴极层包括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所述第一子层位于所述第二子层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第三电极包括叠置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子层,所述第二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子层;所述第四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子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剥离部,设置于所述第四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剥离部与所述第二子层之间的粘性,小于所述第一子层和所述第二子层之间的粘性。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层还包括辅助阴极,所述辅助阴极与所述第三电极、所述第四电极以及公共电压端电连接;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辅助阴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电极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层包括第一子层、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所述第一子层位于所述第二子层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三子层位于所述第二子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辅助阴极包括叠置的第一导电图案、第二导电图案和第三导电图案,所述第一导电图案位于所述第一子层,所述第二导电图案位于所述第二子层,所述第三导电图案位于所述第三子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剥离部,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剥离部与所述第三子层之间的粘性,小于所述第二子层和所述第三子层之间的粘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剥离部;所述第一剥离部与所述第二剥离部之间部分交叠,且交叠的部分中,所述第二剥离部位于所述第一剥离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或,所述第一剥离部包括叠置的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位于所述第二子部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第二剥离部的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剥离部,所述第一剥离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最大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剥离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最大面积。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剥离部,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界定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像素界定层设有像素开口
和感光开口;所述第一剥离部覆盖所述感光开口的底部,且延伸至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所述第二剥离部覆盖所述像素开口的底部,且延伸至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剥离部延伸至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的部分为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剥离部延伸至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的部分为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边界与所述感光开口的平均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边界与所述像素开口的平均距离。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发光部和所述第三电极重叠的部分形成发光器件;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多个红色发光器件、多个蓝色发光器件、多个第一绿色发光器件和多个第二绿色发光器件;所述多个红色发光器件和所述多个蓝色发光器件阵列排布为多行多列,每行包括沿第一方向交错排列的多个红色发光器件和多个蓝色发光器件,每列包括沿第二方向交错排列的多个红色发光器件和多个蓝色发光器件;所述多个第一绿色发光器件和所述多个第二绿色发光器件阵列排布为多行多列,每行包括沿第一方向交错排列的多个第一绿色发光器件和多个第二绿色发光器件,每列包括沿第二方向交错排列的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长龙朱莉张振华吴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