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倒灌雨污混流管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674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污混流技术领域,具体为防倒灌雨污混流管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分流箱,所述分流箱的一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分流箱的一端连通有排水口,所述分流箱远离排水管的一侧连通有雨水管,所述分流箱的一侧连通有污水管,所述分流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分流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漂浮板,所述污水管的内壁设有防倒灌装置,所述防倒灌装置包括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均转动连接在污水管的内壁,两个所述挡板远离污水管内壁的一侧胶接有橡胶垫,两个所述挡板靠近分流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解决了对污水或雨水倒灌解决不彻底的问题。倒灌解决不彻底的问题。倒灌解决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倒灌雨污混流管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雨污混流
,尤其涉及防倒灌雨污混流管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防倒灌雨污混流管网结构是用于防止河水和污水产生倒灌的管网结构,同时能够防止污水串流进入到雨水管网中。
[0003]现有技术中防倒灌雨污混流管网结构主要由排水管、分流箱、污水管和雨水管组成,但是在对污水的排放过程中,雨水或污水会产生倒灌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在污水排放过程中产生的倒灌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安装无动力截流井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无动力截流井需要倒灌的水在倒灌时达到一些高度才能起作用,进而导致对污水倒灌解决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污水或雨水倒灌解决不彻底的缺点,而提出的防倒灌雨污混流管网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防倒灌雨污混流管网结构,包括分流箱,所述分流箱的一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分流箱的一端连通有排水口,所述分流箱远离排水管的一侧连通有雨水管,所述分流箱的一侧连通有污水管,所述分流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分流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漂浮板,所述污水管的内壁设有防倒灌装置,所述防倒灌装置包括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均转动连接在污水管的内壁,两个所述挡板远离污水管内壁的一侧胶接有橡胶垫,两个所述挡板靠近分流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板。
[000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挡板可以在污水产生倒灌时,在倒灌水流的作用下闭合,从而实现污水的防倒灌效果。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滑板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滑板上第一滑槽的表面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000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滑板上的第一滑槽可以对第一滑杆进行限制,连接杆可以保证第一滑杆脱离滑板。
[0010]优选的,所述污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污水管内壁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限位板上第二滑槽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远离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第二滑杆远离挡块的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00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限位板可以防止挡块过度闭合,从而保证了防倒灌功能的实现,挡块保证了第二滑杆不会脱离限位板。
[0012]优选的,所述分流箱远离污水管的一侧连通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与分流箱连通,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收集箱。
[00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排污管可以保证随污水而来的杂质不会累积在分流箱
中,从而妨碍污水或雨水的排泄工作,收集箱可以对从排污管排出来的污水中的杂质进行临时的存储。
[0014]优选的,所述收集箱远离排污管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收集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远离收集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
[00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打开转板后,转动转板远离收集箱,通过拉杆拉动刮板在收集箱内壁滑动,从而将收集箱内部的杂质从转板打开的位置刮出去。
[0016]优选的,所述收集箱靠近排污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收集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扣板。
[00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固定块可以将扣板固定在收集箱上。
[0018]综上所述:
[0019]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防倒灌装置,尽量避免了需要倒灌的水位到达一些高度才能起作用的问题,保证了正常污水排泄的同时,提高了对污水倒灌问题的解决程度,进而避免污水倒灌还需要清洗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防倒灌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图。
[0024]图例说明:1、分流箱;2、排水管;3、排水口;4、污水管;5、雨水管;6、漂浮板;7、过滤网;8、防倒灌装置;81、挡板;82、橡胶垫;83、滑板;84、第一滑杆;85、连接杆;86、限位板;87、第二滑杆;88、挡块;9、收集装置;91、排污管;92、收集箱;93、转板;94、刮板;95、拉杆;96、固定块;97、扣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防倒灌雨污混流管网结构,包括分流箱1,分流箱1的一侧连通有排水管2,排水管2远离分流箱1的一端连通有排水口3,分流箱1远离排水管2的一侧连通有雨水管5,分流箱1的一侧连通有污水管4,分流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7,分流箱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漂浮板6,污水管4的内壁设有防倒灌装置8,分流箱1远离污水管4的一侧连通有收集装置9。
[0026]下面具体说一下其防倒灌装置8和收集装置9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0027]参照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案中:防倒灌装置8包括两个挡板81,两个挡板81均转动连接在污水管4的内壁,两个挡板81远离污水管4内壁的一侧胶接有橡胶垫82,两个挡板81靠近分流箱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板83。挡板81可以在污水产生倒灌时,在倒灌水流的作用下闭合,从而实现污水的防倒灌效果。两个滑板83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滑板83上第一滑槽的表面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84,第一滑杆8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5。滑板83上的第一滑槽可以对第一滑杆84进行限制,连接杆85可以保证第一滑杆84脱离滑板83。
[0028]污水管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6,限位板86远离污水管4内壁的一端开设有第
二滑槽,限位板86上第二滑槽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87,第二滑杆87远离挡板8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88,第二滑杆87远离挡块88的一端与连接杆85固定连接。限位板86可以防止挡块88过度闭合,从而保证了防倒灌功能的实现,挡块88保证了第二滑杆87不会脱离限位板86。
[0029]参照图2和图4所示,具体的,收集装置9包括排污管91,排污管91的一端与分流箱1连通,排污管91的另一端连通有收集箱92。排污管91可以保证随污水而来的杂质不会累积在分流箱1中,从而妨碍污水或雨水的排泄工作,收集箱92可以对从排污管91排出来的污水中的杂质进行临时的存储。
[0030]收集箱92远离排污管9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板93,收集箱9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刮板94,刮板94远离收集箱9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95。在打开转板93后,转动转板93远离收集箱92,通过拉杆95拉动刮板94在收集箱92内壁滑动,从而将收集箱92内部的杂质从转板93打开的位置刮出去。收集箱92靠近排污管9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6,固定块96远离收集箱9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扣板97。通过固定块96可以将扣板97固定在收集箱92上。
[0031]工作原理:在正常排泄污水时,污水通过排水口3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倒灌雨污混流管网结构,包括分流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箱(1)的一侧连通有排水管(2),所述排水管(2)远离分流箱(1)的一端连通有排水口(3),所述分流箱(1)远离排水管(2)的一侧连通有雨水管(5),所述分流箱(1)的一侧连通有污水管(4),所述分流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7),所述分流箱(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漂浮板(6),所述污水管(4)的内壁设有防倒灌装置(8),所述防倒灌装置(8)包括两个挡板(81),两个所述挡板(81)均转动连接在污水管(4)的内壁,两个所述挡板(81)远离污水管(4)内壁的一侧胶接有橡胶垫(82),两个所述挡板(81)靠近分流箱(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板(8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灌雨污混流管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板(83)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滑板(83)上第一滑槽的表面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84),所述第一滑杆(8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倒灌雨污混流管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珍李学良马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隽轩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