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污分流用分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62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雨污分流用分流设备,包括分流器本体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壁表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分流器本体进水端的表面套设有螺纹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螺纹条与第一螺纹槽,将进水管套设在分流器本体进水端的表面,接着旋转进水管,使进水管旋转向左移动与分流器本体进水端的表面螺纹连接,从而提高了进水管与分流器本体进水端的连接效果,解决了在使用之前,需要使用者将进水管与分流器的进水端进行连通,而使用者在连通时通常是直接将进水管套设在分流器进水端的表面,导致进水管与分离器进水端表面之间的连接缝隙过大,并且进水管容易脱落,从而造成水份流失的问题。水份流失的问题。水份流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雨污分流用分流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雨污分流
,具体为基于雨污分流用分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雨水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污水则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避免污水直接进入河道造成污染,且雨水的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可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现有基于雨污分流用分流设备存在的问题是:在使用之前,需要使用者将进水管与分流器的进水端进行连通,而使用者在连通时通常是直接将进水管套设在分流器进水端的表面,导致进水管与分离器进水端表面之间的连接缝隙过大,并且进水管容易脱落,从而造成水份流失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雨污分流用分流设备,具备了提高连接处连接效果与密封性的优点,解决了在使用之前,需要使用者将进水管与分流器的进水端进行连通,而使用者在连通时通常是直接将进水管套设在分流器进水端的表面,导致进水管与分离器进水端表面之间的连接缝隙过大,并且进水管容易脱落,从而造成水份流失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雨污分流用分流设备,包括分流器本体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壁表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分流器本体进水端的表面套设有螺纹条,所述分离器本体的进水端通过螺纹条与进水管内壁表面的左侧螺纹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外侧通过螺栓与进水管内壁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分流器本体的进水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密封环的左侧与环形槽的内壁相啮合,所述密封环的材质为天然橡胶,所述进水管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检测机构。
[000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的底部与安装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分流器本体进水端表面的右侧套设有吸水环,所述吸水环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湿度传感器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的内壁均呈T型设置。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右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贯穿至导向块的左侧,所述第二螺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杆。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呈十字型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分流器本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报灯,所述警报器和警报灯均与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端的表面套设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通过PET胶水与湿度传感器检测端的表面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螺纹条与第一螺纹槽,将进水管套设在分流器本体进水端的表面,接着旋转进水管,使进水管旋转向左移动与分流器本体进水端的表面螺纹连接,从而提高了进水管与分流器本体进水端的连接效果,解决了在使用之前,需要使用者将进水管与分流器的进水端进行连通,而使用者在连通时通常是直接将进水管套设在分流器进水端的表面,导致进水管与分离器进水端表面之间的连接缝隙过大,并且进水管容易脱落,从而造成水份流失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连接处连接效果与密封性的效果。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检测机构,在密封环长时间使用下出现老化失去密封效果时,水流会顺着分流器本体进水端与进水管之间连接处的缝隙溢出,这时利用吸水环将溢出的水流进行吸收,接着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吸水环内存在的湿度含量过高,从而将湿度数据进行显示,便于提示使用者当前密封环需要进行更换。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向块与导向槽,在使用者将湿度传感器进行安装时,将湿度传感器放在安装块的左侧,使导向块与导向槽的内壁进行对应,接着将湿度传感器向右推动,使湿度传感器顺着导向槽内壁的路径与安装块进行安装,便于使用者快速将湿度传感器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主视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分流器本体;2、进水管;3、第一螺纹槽;4、螺纹条;5、密封环;6、环形槽;7、安装块;8、检测机构;81、湿度传感器;82、吸水环;83、滑槽;9、导向块;10、第二螺纹槽;11、螺杆;12、旋钮;13、警报器;14、警报灯;15、防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雨污分流用分流设备,包括分流器本体1和进水管2,进水管2内壁表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3,分流器本体1进水端的表面套设有螺纹条4,分离器本体的进水端通过螺纹条4与进水管2内壁表面的左侧螺纹连接,进水管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环5,密封环5的外侧通过螺栓与进水管2内壁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分流器本体1的进水端开设有环形槽6,密封环5的左侧与环形槽6的内壁相啮合,密封环5的材质为天然橡胶,进水管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安装块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检测机构8。
[0021]参考图2,检测机构8包括湿度传感器81,湿度传感器81的底部与安装块7的顶部活
动连接,分流器本体1进水端表面的右侧套设有吸水环82,吸水环82的顶部开设有滑槽83,湿度传感器81的检测端与滑槽83的内壁滑动连接。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检测机构8,在密封环5长时间使用下出现老化失去密封效果时,水流会顺着分流器本体1进水端与进水管2之间连接处的缝隙溢出,这时利用吸水环82将溢出的水流进行吸收,接着湿度传感器81检测到吸水环82内存在的湿度含量过高,从而将湿度数据进行显示,便于提示使用者当前密封环5需要进行更换。
[0023]参考图3,湿度传感器8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9,安装块7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导向块9与导向槽的内壁均呈T型设置。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导向块9与导向槽,在使用者将湿度传感器81进行安装时,将湿度传感器81放在安装块7的左侧,使导向块9与导向槽的内壁进行对应,接着将湿度传感器81向右推动,使湿度传感器81顺着导向槽内壁的路径与安装块7进行安装,便于使用者快速将湿度传感器81进行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雨污分流用分流设备,包括分流器本体(1)和进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内壁表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3),所述分流器本体(1)进水端的表面套设有螺纹条(4),所述分流器本体的进水端通过螺纹条(4)与进水管(2)内壁表面的左侧螺纹连接,所述进水管(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环(5),所述密封环(5)的外侧通过螺栓与进水管(2)内壁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分流器本体(1)的进水端开设有环形槽(6),所述密封环(5)的左侧与环形槽(6)的内壁相啮合,所述密封环(5)的材质为天然橡胶,所述进水管(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检测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污分流用分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8)包括湿度传感器(81),所述湿度传感器(81)的底部与安装块(7)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分流器本体(1)进水端表面的右侧套设有吸水环(82),所述吸水环(82)的顶部开设有滑槽(83),所述湿度传感器(81)的检测端与滑槽(83)的内壁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晓洋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方洲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