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雨污分流管网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雨污分流管网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3203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市政管网技术领域,具体是雨污分流管网,包括雨水井和污水井,雨水井和污水井的出口分别连通有河道和污水处理厂,且雨水井和污水井的进口均与混合水井连通;所述混合水井通过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与雨水井和污水井相连通,所述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内设置有粉碎罐,粉碎罐的上半段的一侧设置有混合水进入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混合水进入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内后,会先到达粉碎罐内,在粉碎罐内受到粉碎罐下半段过滤孔的过滤后,再从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底部的污水出口排出,不会向上溢流进入排水口,避免污水进入河道,当雨水流量增大时,水质变好,才能够通过溢流方式进入排水口进而流入河道,保证管网对雨污水的稳定分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管网,具体是雨污分流管网。


技术介绍

1、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雨水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污水则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避免污水直接进入河道造成污染,且雨水的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可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

2、现有技术中具有如下问题:

3、雨污分流管网中,雨水会从地面和屋顶等设施流入管线中,但是由于地面环境复杂,不仅会流入雨水,且会携带地面的污染物进入雨水管线中,导致雨水管线中也混入污染,雨污分流效果差,而一般过滤的方式又会大大增加堵塞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雨污分流管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雨污分流管网,包括雨水井和污水井,雨水井和污水井的出口分别连通有河道和污水处理厂,且雨水井和污水井的进口均与混合水井连通;

3、所述混合水井通过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与雨水井和污水井相连通。

4、进一步的,所述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内设置有粉碎罐,粉碎罐的上半段的一侧设置有混合水进入管,且粉碎罐下半段的侧壁上分布有过滤孔,所述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的底部设置有污水出口,且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的上半段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

5、进一步的,所述粉碎罐上半段的内部设置有粉碎齿板,粉碎齿板连接于主轴,主轴穿过粉碎罐的顶部传动连接有驱动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固定套设于主轴的上端,且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通过轴传动连接有电机。

7、进一步的,所述粉碎罐的下半段内部设置有多个弧形的旋流板,旋流板与主轴固定连接,且旋流板均匀环绕主轴四周分布。

8、进一步的,所述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内设置有雨污分离自调节机构,雨污分离自调节机构包括多条上下对齐分布的挡圈,挡圈滑动套设于粉碎罐的下半段,所述粉碎罐上的过滤孔等距设置有多行,每一行均环绕分布于粉碎罐的侧壁上,多条所述挡圈与多行所述过滤孔交错分布,且挡圈的高度大于过滤孔的直径;

9、多条所述挡圈通过连杆连接为一体,所述粉碎罐的下端还滑动套设有中间为圆孔结构的第一浮板,第一浮板用于顶推挡圈上移,所述粉碎罐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用于限制第一浮板的浮动上限;

10、所述连杆侧边设置有吊环,吊环的中间滑动穿设有吊杆,吊杆的下端设置有直径大于吊环内径的环形凸起,且吊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浮板,第二浮板滑动套设于粉碎罐外。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浮板和第二浮板的底部均设置有气囊,气囊以第一浮板和第二浮板的中心为中点环绕分布有多个。

12、进一步的,所述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的顶部设置有集水盘;

13、所述主轴的中间为空心结构,且主轴的上端通过输送泵与集水盘相连通;

14、所述旋流板的中间设置有喷水孔,喷水孔与主轴的内腔相连通。

15、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泵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有花键轴,花键轴上滑动套设有花键套,花键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可分离的啮合连接;

16、花键套上转动套设有推拉架,推拉架的一侧连接有伸缩缸,伸缩缸固定连接于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的顶部;

17、所述输送泵的入口连接有输入管,输入管连接有三通电磁阀的其中一个端口,三通电磁阀的另外一个端口连接有引水管,引水管与集水盘相连通,所述输送泵的出口连接有输出管,输出管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有主轴。

18、本专利技术还公布了雨污分流管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s1:开挖沟槽与基坑;

20、s2:将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吊装摆放于基坑中,排水口和混合水进入管分别与沟槽位置对齐。

21、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雨污分流管网,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22、其一:本专利技术中,混合水进入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内后,会先到达粉碎罐内,在粉碎罐内受到粉碎罐下半段过滤孔的过滤后,再从混合污水从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底部的污水出口排出,一般情况下,地面雨水总是混杂着地面污染物,非下雨天以及雨水初期的混合污水中污染物含量高,如生活污水洗车污水等,此状态下,污水总量一般不多,会直接从粉碎罐的底部进入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底部的污水出口,不会向上溢流进入排水口,避免污水进入河道,而当雨水流量增大时,雨水通过溢流方式向上流动,才能够进入排水口,进而流入河道,让雨污水分流效果更好;

23、其二:本专利技术中,粉碎齿板能够由主轴带动高速旋转,对污染物进行粉碎,避免大体积杂物堵塞粉碎罐下半段的过滤孔,旋流板被主轴带动旋转后能够将污水向四周推动,使污水加速流出粉碎罐下半段的过滤孔,避免污染物堆积而导致粉碎罐内的过滤孔被堵塞;

24、其三:本专利技术中,当雨水变多,雨水流量增大时,雨水来不及从污水出口排出,积留的水分会通过浮力逐渐将粉碎罐底部的第一浮板向上推,第一浮板的上移进而将连杆和挡圈向上推,在限位板的作用下,挡圈只能够被向上推固定距离,正好使粉碎罐上的过滤孔露出,此时混合水可从粉碎罐上环绕分布的过滤孔排出,加速混合水排放,随着雨水流量的增加,初期地面的污染物已经被冲刷干净,在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内向上溢流的水体的水质升高,能够进入排水口,最后从排水口排出,排水口与河道连通,水质更高的雨水进入河道,从而提高了雨污水分流效果;

25、其四:本专利技术中,三通电磁阀的三个进出口中任意一个都能够单独启闭,三个进出口分别与输送泵、集水盘和自来水系统连通,其与集水盘断开时,自来水能够通过三通电磁阀进入输送泵,其与自来水系统断开时,集水盘内的雨水能够通过三通电磁阀进入输送泵,其与输送泵断开时,自来水能够通过三通电磁阀进入集水盘,维持集水盘内的水分,保持水系景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雨污分流管网,包括雨水井和污水井,雨水井和污水井的出口分别连通有河道和污水处理厂,且雨水井和污水井的进口均与混合水井连通,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污分流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1)内设置有粉碎罐(2),粉碎罐(2)的上半段的一侧设置有混合水进入管(21),且粉碎罐(2)下半段的侧壁上分布有过滤孔,所述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1)的底部设置有污水出口(4),且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1)的上半段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污分流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罐(2)上半段的内部设置有粉碎齿板(22),粉碎齿板(22)连接于主轴(23),主轴(23)穿过粉碎罐(2)的顶部传动连接有驱动组件(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污分流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第一锥齿轮(61),第一锥齿轮(61)固定套设于主轴(23)的上端,且第一锥齿轮(61)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2),第二锥齿轮(62)通过轴传动连接有电机(6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污分流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罐(2)的下半段内部设置有多个弧形的旋流板(24),旋流板(24)与主轴(23)固定连接,且旋流板(24)均匀环绕主轴(23)四周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污分流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1)内设置有雨污分离自调节机构(3),雨污分离自调节机构(3)包括多条上下对齐分布的挡圈(32),挡圈(32)滑动套设于粉碎罐(2)的下半段,所述粉碎罐(2)上的过滤孔等距设置有多行,每一行均环绕分布于粉碎罐(2)的侧壁上,多条所述挡圈(32)与多行所述过滤孔交错分布,且挡圈(32)的高度大于过滤孔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污分流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板(31)和第二浮板(37)的底部均设置有气囊(311),气囊(311)以第一浮板(31)和第二浮板(37)的中心为中点环绕分布有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污分流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1)的顶部设置有集水盘(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污分流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7)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有花键轴(74),花键轴(74)上滑动套设有花键套(73),花键套(7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锥齿轮(71),第三锥齿轮(71)与第一锥齿轮(61)可分离的啮合连接;

10.雨污分流管网的施工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雨污分流管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雨污分流管网,包括雨水井和污水井,雨水井和污水井的出口分别连通有河道和污水处理厂,且雨水井和污水井的进口均与混合水井连通,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污分流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1)内设置有粉碎罐(2),粉碎罐(2)的上半段的一侧设置有混合水进入管(21),且粉碎罐(2)下半段的侧壁上分布有过滤孔,所述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1)的底部设置有污水出口(4),且动态调节雨污分离井(1)的上半段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污分流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罐(2)上半段的内部设置有粉碎齿板(22),粉碎齿板(22)连接于主轴(23),主轴(23)穿过粉碎罐(2)的顶部传动连接有驱动组件(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污分流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第一锥齿轮(61),第一锥齿轮(61)固定套设于主轴(23)的上端,且第一锥齿轮(61)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2),第二锥齿轮(62)通过轴传动连接有电机(6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污分流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罐(2)的下半段内部设置有多个弧形的旋流板(24),旋流板(24)与主轴(23)固定连接,且旋流板(24)均匀环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浩黄海丽王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隽轩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