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鞍形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50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鞍形笼梯,其包括笼梯:所述笼梯的数量为四个,左右两个笼梯一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长U形钢,两个长U形钢搭设在盖梁的顶部,所述笼梯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短U形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长U形钢,可根据盖梁的宽度调节左右两个笼梯之间的距离,将长U形钢搭设在盖梁上,在笼梯上安装短U形钢,铺设脚手板并通过铁丝固定,接着在两个短U形钢之间安装连接U形钢,连接U形钢与长U形钢上的限位组件抵在盖梁上,避免整个马鞍形龙体的晃动,保证了工作平台的稳定,工人可根据笼梯内的角钢进行爬梯,笼梯外侧的对拉螺杆,保证稳定的同时还相当于栏杆,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的安全。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鞍形笼梯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盖梁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马鞍形笼梯。

技术介绍

[0002]高速公路桥梁结构形式主要是以双柱式桥墩,上接盖梁为主,墩柱直径多以圆形、方形为主,截面尺寸一般均小于2m,属于小截面墩柱形式,桥墩盖梁施工常采用的方法是支架法、钢抱箍法、穿心钢棒法等工艺,桥墩圆形截面多以钢抱箍法施工为主,方形截面墩柱多以穿心钢棒法施工为主。
[0003]盖梁的施工多以搭建脚手架或采用吊车吊着自制吊篮作为作业平台,当施工高度过高时,搭设钢管脚手架或采用吊篮作业本身就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搭设钢管脚手架存在施工成本高,安装和拆除时间长,较为费时费力,因而需要一种马鞍形笼梯,搭建和拆卸便捷,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鞍形笼梯,以解决盖梁的施工多以搭建脚手架或采用吊车吊着自制吊篮作为作业平台,当施工高度过高时,搭设钢管脚手架或采用吊篮作业本身就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搭设钢管脚手架存在施工成本高,安装和拆除时间长,较为费时费力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马鞍形笼梯,其包括笼梯:所述笼梯的数量为四个,左右两个笼梯一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长U形钢,两个长U形钢搭设在盖梁的顶部,所述笼梯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短U形钢,前后两个短U形钢的顶部铺设有脚手板,左右两个短U形钢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U形钢,前后两个笼梯的一侧安装有三个对拉螺杆,所述连接U形钢与长U形钢上均设置有限位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贯穿开设在长U形钢与连接U形钢顶部的长槽,所述长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侧抵在盖梁上。
[0007]优选的,所述长槽表面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抵在长U形钢或连接U形钢上。
[0008]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拧块,所述手拧块的表面环形阵列开设有多个防滑凹槽。
[0009]优选的,所述脚手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圆孔,所述脚手板通过穿设在圆孔内的铁丝固定安装在短U形钢上。
[0010]优选的,所述笼梯的外圈采用三根回字形型钢焊接而成,内侧等间距焊接角钢。
[001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长U形钢,可根据盖梁的宽度调节左右两个笼梯之间的距离,将长U形钢搭设在盖梁上,在笼梯上安装短U形钢,铺设脚手板并通过铁丝固定,接着在两个短U形钢之间安装连接U形钢,连接U形钢与长U形钢上的限位组件
抵在盖梁上,避免整个马鞍形龙体的晃动,保证了工作平台的稳定,工人可根据笼梯内的角钢进行爬梯,笼梯外侧的对拉螺杆,保证稳定的同时还相当于栏杆,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解决盖梁的施工多以搭建脚手架或采用吊车吊着自制吊篮作为作业平台,当施工高度过高时,搭设钢管脚手架或采用吊篮作业本身就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搭设钢管脚手架存在施工成本高,安装和拆除时间长,较为费时费力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手拧块的设置,能够方便使用者对螺纹套进行拧动,手拧块表面的防滑凹槽的设置,能够增加了使用者抓住手拧块时的摩擦力。
[0013]3、本技术通过圆孔的设置,能够方便了脚手板与短U形钢通过铁丝进行固定,给固定脚手板提供了便捷。
附图说明
[0014]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图2中A点的局部放大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笼梯,2、长U形钢,3、短U形钢,4、脚手板,5、连接U形钢,6、对拉螺杆,7、限位组件,71、长槽,72、螺纹柱,73、限位杆,74、螺纹套,75、手拧块,8、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马鞍形笼梯的实施例。
[0021]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22]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23]图1

3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种马鞍形笼梯,其包括笼梯1:笼梯1的数量为四个,笼梯1的外圈采用三根回字形型钢焊接而成,内侧等间距焊接角钢,左右两个笼梯1一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长U形钢2,两个长U形钢2搭设在盖梁的顶部,笼梯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短U形钢3,前后两个短U形钢3的顶部铺设有脚手板4,脚手板4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圆孔8,脚手板4通过穿设在圆孔8内的铁丝固定安装在短U形钢3上,通过圆孔8的设置,能够方便了脚手板4与短U形钢3通过铁丝进行固定,给固定脚手板4提供了便捷,左右两个短U形钢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U形钢5,前后两个笼梯1的一侧安装有三个对拉螺杆6,连接U形钢5与长U形钢2上均设置有限位组件7,限位组件7包括贯穿开设在长U形钢2与连接U形钢5顶部的长槽71,长槽7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螺纹柱72,螺纹柱72的顶部固
定连接有限位杆73,限位杆73的一侧抵在盖梁上,长槽71表面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74,螺纹套74的顶部抵在长U形钢2或连接U形钢5上,螺纹套7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拧块75,手拧块75的表面环形阵列开设有多个防滑凹槽,通过手拧块75的设置,能够方便使用者对螺纹套74进行拧动,手拧块75表面的防滑凹槽的设置,能够增加了使用者抓住手拧块75时的摩擦力。
[0024]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根据盖梁的宽度在长U形钢2上打孔,使得笼梯1安装距离合适,再在笼梯1上安装短U形钢3,前后两个短U形钢3上铺设脚手板4并通过铁丝固定,接着将对拉螺杆6安装在前后两个笼梯1上,长U形钢2搭在盖梁上,在两个短U形钢3上安装连接U形钢5,拨动限位杆73移动,使得限位杆73带动螺纹柱72在长槽71的内腔滑动,直至限位杆73抵在盖梁上,使用者抓住手拧块75并拧动,使得螺纹套74在螺纹柱72的表面转动,螺纹套74则在螺纹柱72的表面移动抵在长U形钢2或连接U形钢5上,此时八个限位杆73抵在盖梁上,保证了该马鞍形笼梯的稳定形,使用人员可站在脚手板4上对盖梁施工,笼梯1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鞍形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笼梯(1):所述笼梯(1)的数量为四个,左右两个笼梯(1)一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长U形钢(2),两个长U形钢(2)搭设在盖梁的顶部,所述笼梯(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短U形钢(3),前后两个短U形钢(3)的顶部铺设有脚手板(4),左右两个短U形钢(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U形钢(5),前后两个笼梯(1)的一侧安装有三个对拉螺杆(6),所述连接U形钢(5)与长U形钢(2)上均设置有限位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鞍形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7)包括贯穿开设在长U形钢(2)与连接U形钢(5)顶部的长槽(71),所述长槽(7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螺纹柱(72),所述螺纹柱(7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小东赵建民窦晗朱孟艳戴伟陈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