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绒/三醋酸/桑蚕丝混纺纱线的半精纺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797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羊绒/三醋酸/桑蚕丝混纺纱线的半精纺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对羊绒的处理、三醋酸纤维条的制备、蚕丝纤维条的制备、条混、粗纱、细纱、络筒、细纱后处理。油剂包括和毛油、抗静电剂和硅溶胶;和毛油包括十二碳脂肪酸酯、脂肪醇无规醚、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非离子性水性椰子油、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和弱碱性电解水;细纱后处理采用蛋白酶进行处理。采用复配的油剂进行和毛处理,可以使得羊绒在梳理过程中的平行伸直度较好,可以提高纱线的抱合。在细纱采取了蛋白酶溶液进行后处理,进一步提高了纱线所制备面料的起毛起球性。并且所使用的三醋酸纤维,具有良好的热塑性,使得所制备的服装能够很好保持设计样式。使得所制备的服装能够很好保持设计样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绒/三醋酸/桑蚕丝混纺纱线的半精纺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羊绒半精纺生产
,尤其是一种羊绒/三醋酸/桑蚕丝混纺纱线的半精纺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消费者对于穿着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保暖方面,也不在过度的追求高档消费甚至奢侈品消费,而是更注重于穿着的舒适性和功能性,能够更好的保护消费者。三醋酸纤维的原材料是天然木浆,特性是手感柔和,垂感好,不易皱,良好的热塑性,可以使得面料服装能够保持设计样式。并且光泽与桑蚕丝相似,手感柔软滑爽也有弹性。羊绒纤维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纺织原料,所制备的面料在具有保暖性的前提下,还具有柔软、丝滑等特点。
[0003]现有技术中,羊绒和桑蚕丝及其他纤维的混纺纱线是常见的,而羊绒、桑蚕丝与三醋酸纤维混纺的纱线还未见报道。并且三醋酸纤维良好的热塑性可以使得与羊绒、桑蚕丝混纺纱所制备的面料具有良好的保形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羊绒/三醋酸/桑蚕丝混纺纱线的半精纺生产工艺,使得该纱线所制备的面料,具有良好的手感、保暖性,并且能够很好的保持设计的样式。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羊绒/三醋酸/桑蚕丝混纺纱线的半精纺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原料选择:选取三醋酸纤维、蚕丝纤维和羊绒纤维;所选取的羊绒纤维细度在14微米~25微米;所选择的三醋酸纤维素为短纤维,细度为1.5

3D,具有20

25个卷曲/英寸;所选择的蚕丝纤维为短纤维,长度为38

51mm;
[0008]S2、对羊绒的处理:对山羊绒进行开松、和毛;所述和毛是在开松后的山羊绒表面均匀喷洒油剂,并堆放20

24小时;
[0009]所述油剂包括和毛油、抗静电剂和硅溶胶;
[0010]所述和毛油包括十二碳脂肪酸酯、脂肪醇无规醚、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非离子性水性椰子油、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和弱碱性电解水;
[0011]S3、梳毛:采用梳毛机进行梳毛处理,是将上一步骤所得到的羊绒纤维进行梳理,使纤维呈现伸直平行的单纤维状,并将梳理好的纤维制成羊绒纤维条,定量在18

20g/5m;
[0012]S4、三醋酸纤维条的制备:将三醋酸纤维进行开清、梳理成三醋酸纤维条,定量在18

20g/5m;
[0013]S5、蚕丝纤维条的制备:将蚕丝纤维进行开清、梳理成蚕丝纤维条,定量在18

20g/5m;
[0014]S6、条混:将羊绒纤维条、三醋酸纤维条和蚕丝纤维条,按照混合比例进行条混;包括头道并条、二道并条和末道并条;
[0015]头道并条中,定量为18.5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63;喇叭口直径为3.2mm;
[0016]二道并条中,定量为18.5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46;喇叭口直径为3.0mm;
[0017]末道并条中,定量为18.6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28;喇叭口直径为3.0mm;
[0018]S7、粗纱:将上一步骤所制备的混合纤维条,采用粗纱设备制成粗纱;
[0019]S8、细纱:将上一步骤制备粗纱,采用细纱设备制成细纱;
[0020]S9、络筒:将所制备的细纱采用松式络筒的方式制成筒纱;
[0021]S10、细纱后处理:将筒纱置于90℃热水中处理5

10min,再置于质量分数为1.5

1.8%蛋白酶处理液中,浸渍1.5

2小时,然后在90

95℃的热水是进行灭酶5

10分钟,然后洗净后烘干。
[002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脂肪醇无规醚的分子为1000

5000。
[002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油剂中包括10质量份的和毛油、1

2质量份的抗静电剂、0.5

1质量份的硅溶胶。
[002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蛋白酶处理液中所使用的为木瓜蛋白酶或菠萝蛋白酶,活力为50万u/g。
[002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蛋白酶处理液中还含有1

2%的角质酶和1

1.3%的多酚氧化酶。
[002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使用的蚕丝纤维中丝素的外侧包裹有未处理的丝胶,丝胶的厚度为未处理前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羊绒/三醋酸/桑蚕丝混纺纱线的半精纺生产工艺,采用复配的油剂进行和毛处理,可以使得羊绒在梳理过程中的平行伸直度较好,可以提高纱线的抱合,为减少起毛起球性打下基础。并且在细纱采取了蛋白酶溶液进行后处理,进一步提高了纱线所制备面料的起毛起球性。并且所使用的三醋酸纤维,具有良好的热塑性,使得所制备的服装能够很好保持设计样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9]实施例一
[0030]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羊绒/三醋酸/桑蚕丝混纺纱线的半精纺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选择、S2对羊绒的处理、S4三醋酸纤维条的制备、S5蚕丝纤维条的制备、S6条混、S7粗纱、S8细纱、S9络筒、S10细纱后处理。
[0031]在步骤S1原料选择中,选取三醋酸纤维、蚕丝纤维和羊绒纤维;所选取的羊绒纤维细度在14微米~25微米;所选择的三醋酸纤维素为短纤维,细度为1.5

3D,具有20

25个卷曲/英寸;所选择的蚕丝纤维为短纤维,长度为38

51mm。
[0032]在本实施例中,所选择的三醋酸纤维素为短纤维,细度为1.5D,具有20个卷曲/英寸,蚕丝纤维长度为38mm。
[0033]进一步的,所使用的蚕丝纤维中丝素的外侧包裹有未处理的丝胶,丝胶的厚度为未处理前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蚕丝纤维一般情况下,是将丝素外侧的丝胶进行脱胶处理,避免由于丝胶的存在在梳理过程中出现缠绕的情况出现。但是若仅有丝素的话,在梳理过程中会对蚕丝纤维造成损伤。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先在丝素的外侧存在未处理的丝胶,厚度选择为未处理丝胶厚度的五分之一。可以在后续的细纱后处理中将丝胶去除。
[0034]在步骤S2对羊绒的处理中,对山羊绒进行开松、和毛;所述和毛是在开松后的山羊绒表面均匀喷洒油剂,并堆放20

24小时。所述油剂包括和毛油、抗静电剂和硅溶胶。所述和毛油包括包括十二碳脂肪酸酯、脂肪醇无规醚、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非离子性水性椰子油、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和弱碱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绒/三醋酸/桑蚕丝混纺纱线的半精纺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选择:选取三醋酸纤维、蚕丝纤维和羊绒纤维;所选取的羊绒纤维细度在14微米~25微米;所选择的三醋酸纤维素为短纤维,细度为1.5

3D,具有20

25个卷曲/英寸;所选择的蚕丝纤维为短纤维,长度为38

51mm;S2、对羊绒的处理:对山羊绒进行开松、和毛;所述和毛是在开松后的山羊绒表面均匀喷洒油剂,并堆放20

24小时;所述油剂包括和毛油、抗静电剂和硅溶胶;所述和毛油包括包括十二碳脂肪酸酯、脂肪醇无规醚、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非离子性水性椰子油、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和弱碱性电解水;S3、梳毛:采用梳毛机进行梳毛处理,是将上一步骤所得到的羊绒纤维进行梳理,使纤维呈现伸直平行的单纤维状,并将梳理好的纤维制成羊绒纤维条,定量在18

20g/5m;S4、三醋酸纤维条的制备:将三醋酸纤维进行开清、梳理成三醋酸纤维条,定量在18

20g/5m;S5、蚕丝纤维条的制备:将蚕丝纤维进行开清、梳理成蚕丝纤维条,定量在18

20g/5m;S6、条混:将羊绒纤维条、三醋酸纤维条和蚕丝纤维条,按照混合比例进行条混;包括头道并条、二道并条和末道并条;头道并条中,定量为18.5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63;喇叭口直径为3.2mm;二道并条中,定量为18.5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46;喇叭口直径为3.0mm;末道并条中,定量为18.6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特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华家那羊绒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