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7970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主框架,轴承孔沿轴向贯穿所述主框架;非回旋涡旋盘,设置于所述主框架的一侧;回旋涡旋盘,与所述非回旋涡旋盘结合而进行回旋运动,并且在所述回旋涡旋盘和所述非回旋涡旋盘之间形成压缩室;以及旋转轴,贯穿所述主框架的轴承孔而在径向上被支撑,结合于所述回旋涡旋盘而传递旋转力,所述旋转轴形成有贯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两端的油流路,供油孔从所述油流路朝所述主框架的轴承孔贯穿到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沿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形成有与所述供油孔连通的供油槽,所述供油槽包括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彼此隔开预设定的间隔的复数个供油槽。向彼此隔开预设定的间隔的复数个供油槽。向彼此隔开预设定的间隔的复数个供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旋式压缩机


[0001]本技术涉及涡旋式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密闭型涡旋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与其他种类的压缩机相比,涡旋式压缩机通过彼此咬合的涡旋形状进行连续压缩,因此其优点是,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压缩比,并且顺畅地进行制冷剂的吸入、压缩以及吐出进程,从而能够获得稳定的扭矩。基于这样的理由,涡旋式压缩机广泛用于空调装置等的制冷剂压缩。
[0003]根据构成驱动部或电动部的驱动马达和压缩部的位置,涡旋式压缩机可以分为上部压缩式或下部压缩式。上部压缩式是压缩部位于驱动马达的上侧的方式,下部压缩式是压缩部位于驱动马达的下侧的方式。这是以壳体纵式或立式设置的例为基准进行的分类,在壳体以卧式设置的情况下,可以分为左侧为上侧,右侧为下侧。
[0004]另外,根据制冷剂吸入的方式,涡旋式压缩机可以分为高压式和低压式。高压式是一种制冷剂吸入管与吸入室直接连通,从而吸入的制冷剂不经过壳体的内部空间而吸入压缩室(吸入室)的方式,低压式是一种制冷剂吸入管与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从而吸入的制冷剂在经过壳体的内部空间之后吸入压缩室(吸入室)的方式。专利文献1(美国公开专利US2015/0345493A)示出了作为上部压缩式且低压式的涡旋式压缩机。
[0005]作为现有的上部压缩式且低压式的涡旋式压缩机(以下,简称为涡旋式压缩机)通过贯穿旋转轴的两端之间的油流路将储存于压缩部的相反侧的油泵送供应到压缩部侧。在此情况下,油流路相对于旋转轴的中心偏心预设定的距离或者倾斜预设定的角度,从而在旋转轴旋转时,使油流路产生离心力。
[0006]另外,在现有的涡旋式压缩机中,旋转轴的上半部贯穿主框架的轴承孔而被支撑。在此情况下,在与主框架的轴承孔相向的旋转轴的上半部形成有与油流路连通的供油孔和供油槽,通过油流路泵送的油对主框架和旋转轴之间的轴承面进行润滑。
[0007]然而,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涡旋式压缩机中,考虑到轴承面的油膜,可能无法充分确保供油槽的斜率(倾斜角)或供油槽的长度。因此,供油槽中的离心力减小,因此油流路的油无法顺畅地供应到轴承面,从而可能会发生上述的轴承面的摩擦损失或磨损。相反地,在充分确保供油槽的斜率(倾斜角)或供油槽的长度的情况下,供油槽的末端过于靠近较大地承受油膜压力的区间(以下,称为油膜压力区间),甚至将侵占油膜压力区间,从而由油膜损坏导致轴承面积的减小,因此,在上述的轴承面可能会发生摩擦损失或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确保主框架和旋转轴之间的轴承面的供油量来抑制摩擦损失和磨损的涡旋式压缩机。
[0009]此外,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提高对主框架和旋转轴之间的轴承面的供油槽中的离心力来确保供油量的涡旋式压缩机。
[0010]此外,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不会因供油槽过度靠近或侵占油膜压力区间而破坏油膜,并且通过提高对主框架和旋转轴之间的轴承面中的供油槽的离心力,能够有效地抑制摩擦损失和磨损。
[0011]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主框架,轴承孔沿轴向贯穿所述主框架;非回旋涡旋盘,设置于所述主框架的一侧;回旋涡旋盘,与所述非回旋涡旋盘结合而进行回旋运动,并且在所述回旋涡旋盘和所述非回旋涡旋盘之间形成压缩室;以及旋转轴,贯穿所述主框架的轴承孔而在径向上被支撑,结合于所述回旋涡旋盘而传递旋转力,所述旋转轴形成有贯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两端的油流路,供油孔从所述油流路朝所述主框架的轴承孔贯穿到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沿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形成有与所述供油孔连通的供油槽,所述供油槽包括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彼此隔开预设定的间隔的复数个供油槽。
[0012]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提供一种包括主框架、非回旋涡旋盘、回旋涡旋盘以及旋转轴的涡旋式压缩机。轴承孔可以沿轴向贯穿所述主框架。所述非回旋涡旋盘可以设置于所述主框架的一侧。所述回旋涡旋盘可以与所述非回旋涡旋盘结合而进行回旋运动,并且在所述回旋涡旋盘和所述非回旋涡旋盘之间形成压缩室。所述旋转轴可以贯穿所述主框架的轴承孔而在径向上被支撑,可以结合于所述回旋涡旋盘而传递旋转力。所述旋转轴可以形成有贯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两端的油流路,供油孔可以朝所述主框架的轴承孔从所述油流路贯穿到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可以沿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形成有与所述供油孔连通的供油槽。所述供油槽可以构成为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彼此隔开预设定的间隔的复数个供油槽。由此,在使供油槽不侵占油膜区间的情况下,也使供油槽中的油的离心力增大,从而能够抑制主框架和旋转轴之间的摩擦损失和磨损。
[0013]例如,复数个所述供油槽可以包括第一供油槽和第二供油槽。所述第一供油槽的一端可以与所述供油孔连接,另一端可以位于比所述一端更高的位置。所述第二供油槽的一端可以与所述供油孔隔开,另一端可以位于比所述一端更高的位置。所述第一供油槽和所述第二供油槽可以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彼此隔开。由此,供油槽形成为多段,从而能够增加圆周方向上的同一区间中的供油槽的离心力。
[0014]作为一例,所述第一供油槽和所述第二供油槽可以形成为,所述第一供油槽的倾斜角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倾斜角、所述第一供油槽的长度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长度、所述第一供油槽的高度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高度以及所述第一供油槽的截面积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截面积中的至少一种彼此相同。由此,使圆周方向上的同一区间中的供油槽的离心力增加且能够容易地加工供油槽。
[0015]作为另一例,所述第一供油槽和所述第二供油槽可以形成为,所述第一供油槽的倾斜角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倾斜角、所述第一供油槽的长度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长度、所述第一供油槽的高度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高度以及所述第一供油槽的截面积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截面积中的至少一种彼此不同。由此,使圆周方向上的同一区间中的供油槽的规格最优化,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供油槽的离心力。
[0016]具体而言,所述第一供油槽的倾斜角可以大于所述第二供油槽的倾斜角。由此,可以通过进一步提高与供油孔直接连通的第一供油槽中的离心力来增加供油量。
[0017]具体而言,所述第一供油槽的长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二供油槽的长度。由此,代替减
小第一供油槽的长度,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大第一供油槽的斜率来提高离心力。
[0018]具体而言,所述第一供油槽的高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二供油槽的高度。由此,代替降低第一供油槽的高度,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大第一供油槽的斜率来提高离心力。
[0019]具体而言,所述第一供油槽的截面积可以大于所述第二供油槽的截面积。由此,通过较宽地形成与供油孔连通的第一供油槽的截面积,能够在相同的离心力的条件下扩大供油量。作为又一例,在所述第一供油槽和所述第二供油槽之间可以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供油槽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连通槽。由此,随着第一供油槽和第二供油槽通过连通槽彼此连通,使复数个供油槽彼此隔开且可以与一个供油孔连通。另外,随着将复数个供油槽彼此连接,供油槽的总长度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中,包括:主框架,轴承孔沿轴向贯穿所述主框架;非回旋涡旋盘,设置于所述主框架的一侧;回旋涡旋盘,与所述非回旋涡旋盘结合而进行回旋运动,并且在所述回旋涡旋盘和所述非回旋涡旋盘之间形成压缩室;以及旋转轴,贯穿所述主框架的轴承孔而在径向上被支撑,结合于所述回旋涡旋盘而传递旋转力,所述旋转轴形成有贯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两端的油流路,供油孔从所述油流路朝所述主框架的轴承孔贯穿到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沿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形成有与所述供油孔连通的供油槽,所述供油槽包括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彼此隔开预设定的间隔的复数个供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复数个所述供油槽包括:第一供油槽,其一端与所述供油孔连接,另一端位于比所述一端更高的位置;以及第二供油槽,其一端与所述供油孔隔开,另一端位于比所述一端更高的位置,所述第一供油槽和所述第二供油槽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彼此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供油槽和所述第二供油槽形成为,所述第一供油槽的倾斜角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倾斜角、所述第一供油槽的长度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长度、所述第一供油槽的高度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高度以及所述第一供油槽的截面积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截面积中的至少一种彼此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供油槽和所述第二供油槽形成为,所述第一供油槽的倾斜角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倾斜角、所述第一供油槽的长度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长度、所述第一供油槽的高度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高度以及所述第一供油槽的截面积和所述第二供油槽的截面积中的至少一种彼此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供油槽的倾斜角大于所述第二供油槽的倾斜角。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供油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供油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弘熙李在祥俞炳勳张秀豪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