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337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具备:主框架,其设置于壳体内;压缩机构部,其支承于主框架,通过由固定涡旋件(41)的漩涡状齿和摆动涡旋件(42)的漩涡状齿形成的压缩室,对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第一连通孔(415)以及第二连通孔(416),设置于固定涡旋件,使吸入侧空间与排出侧空间连通;第一阀(811)以及第二阀(812),设置于固定涡旋件的排出侧,在吸入侧的压力大于排出侧的压力时,使第一连通孔以及第二连通孔分别成为打开状态;第一固定部件(813),将第一阀固定于固定涡旋件;以及第二固定部件(823),将第二阀固定于固定涡旋件,其与第一固定部件之间的距离D1比第一连通孔与第二连通孔之间的距离D2长。二连通孔之间的距离D2长。二连通孔之间的距离D2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涡旋压缩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了在产生高低压反转时释放压力的旁通机构的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涡旋压缩机将从吸入管吸入的制冷剂在形成于压缩机构的压缩室内进行压缩并将其排出。在运转中,吸入制冷剂的一侧的空间的压力比排出制冷剂的一侧的空间的压力低,但在气密试验时、制冷剂封入时等,在密闭容器内产生高低压的反转,力作用到使框架上浮的方向上,其结果是存在框架产生偏移的情况。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解决该课题,在涡旋压缩机设置有旁通机构,该旁通机构由设置在将排出在压缩机构被压缩后的高压制冷剂气体的高压空间与吸入压力环境的低压空间连通起来的连通孔的球阀、和抑制球阀向高压空间移动的腔室构成。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现有技术中,对使用了阀的旁通机构进行了记载。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264752号公报
[0004]然而,使用了球阀的旁通机构为了防止钢球向高压空间飞出,需要以覆盖连通孔的方式配置腔室。另外,在使用了阀的旁通机构中,对在产生高低压的反转时的压力进行释放的能力取决于孔的直径,但若增大孔的直径,则阀体也相应地变大。因此,例如在将喷射机构设置于固定涡旋件的台板时,存在无法将阀设置成与喷射机构接触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压缩机的规格无关地来设置旁通机构,且能够充分地释放高低压反转时的压力的涡旋压缩机。
[0006]本技术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具备:主框架,其设置于壳体内;压缩机构部,其支承于上述主框架,通过由固定涡旋件的漩涡状齿和摆动涡旋件的漩涡状齿形成的压缩室,对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第一、第二连通孔,它们设置于上述固定涡旋件,使吸入侧的空间与排出侧的空间连通;第一、第二阀,它们设置于上述固定涡旋件的上述排出侧,在上述吸入侧的压力大于上述排出侧的压力时,使上述第一、第二连通孔分别成为打开状态;第一固定部件,其将上述第一阀固定于上述固定涡旋件;以及第二固定部件,其将上述第二阀固定于上述固定涡旋件,上述第二固定部件与上述第一固定部件之间的距离比上述第一、第二连通孔间的距离长。
[0007]并且,优选构成为:上述第一连通孔和上述第二连通孔设置于上述固定涡旋件的与从上述漩涡状齿的外端侧的端部亦即漩涡端部延长漩涡而成的区域对应的位置。
[0008]并且,优选构成为:在将由连接上述固定涡旋件的上述漩涡端部与上述摆动涡旋件的上述漩涡端部的直线、和作为相对于上述直线的垂线且通过以使上述吸入侧的空间与上述排出侧的空间连通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固定涡旋件并排出在上述压缩室被压缩后的上
述制冷剂的排出口的直线所形成的4个区域按照从上述摆动涡旋件的上述漩涡端部延长漩涡的方向,分别设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以及第四象限时,上述第一连通孔和上述第二连通孔设置于上述第一象限或上述第三象限。
[0009]并且,优选构成为:上述固定涡旋件具备以能够开闭上述排出口的方式设置的排出阀,在从上述排出侧的空间进行观察时,上述第一阀和上述第二阀的面积小于上述排出阀的面积,上述第一阀和上述第二阀配置在上述固定涡旋件的上述排出侧的区域被沿着上述排出阀的长边方向的中心线分割成两部分而成的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
[0010]并且,优选构成为:上述第一连通孔和上述第二连通孔以使连接它们的线沿着上述漩涡状齿的壁的方式设置。
[0011]并且,优选构成为:上述固定涡旋件具备使上述吸入侧的空间与上述排出侧的空间连通的第三连通孔,连接上述第一连通孔和上述第一固定部件的直线、与连接上述第二连通孔和上述第二固定部件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为钝角。
[0012]并且,优选构成为:上述第三连通孔是向处于压缩过程中的上述压缩室喷射上述制冷剂的喷射口。
[0013]并且,优选构成为:上述固定涡旋件具备第三阀,该第三阀在上述排出侧以能够开闭上述第三连通孔的方式设置,上述第三连通孔形成为如下的释放口,即:当在处于压缩过程中的上述压缩室中上述制冷剂的压力成为预先设定的压力以上时,上述第三阀成为打开状态,从而将上述制冷剂向上述排出侧释放。
[0014]根据本技术,由多个连通孔、阀以及固定部件构成旁通机构,且使固定涡旋件的第一固定部件与第二固定部件之间的距离比第一连通孔与第二连通孔之间的距离长,因此能够确保在高低压反转时可充分地释放制冷剂的孔的面积,并且即使在固定涡旋件的空间因排出阀等而收到限制的状态下,也能够将排出阀等与多个阀以不干涉的方式配置。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用于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进行说明的图。
[0016]图2是图1的点划线的区域X的放大图。
[0017]图3是在图2中阀成为打开状态时的图。
[0018]图4是从排出侧观察固定涡旋件的图。
[0019]图5是在图3的固定涡旋件中除去旁通机构的图。
[0020]图6是从吸入侧观察固定涡旋件的图。
[0021]图7是用于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进行说明的图。
[0022]图8是从吸入侧观察图7的固定涡旋件的图。
[0023]图9是用于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进行说明的图。
[0024]图10是在图9中设置了阀的图。
[0025]图11是用于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或简化其说明。另外,对于各图所记载的
结构,其形状、大小以及配置等能够在本技术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
[0027]实施方式1.
[0028]以下,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是用于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1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进行说明的图。图2是图1的点划线的区域X的放大图。图3是在图2中阀成为打开状态时的图。此外,在图1中,主框架、压缩机构部、驱动机构部等用剖视图表示,但曲轴等一部分结构为外观图。
[0029]涡旋压缩机具备壳体1、主框架2、推力板3、压缩机构部4、驱动机构部5、副框架6、曲轴7、以及旁通机构8。该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是在曲轴7的中心轴相对于地面大致垂直的状态下使用的、所谓的纵置型的涡旋压缩机。并且,也是配置有驱动机构部5的壳体1内的空间的压力比上壳体12内的排出空间的压力低的、所谓的低压壳体方式的涡旋压缩机。
[0030]壳体1是由金属等导电性部件构成的筒状的框体,具备中间壳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13、吸入管14、排出管15、以及固定台16。中间壳体11是圆筒状的管。上壳体12为大致半球状的盖体,其一部分在中间壳体11的上侧通过焊接等连接,由此封闭中间壳体11的一个开口。下壳体 13为大致半球状的底体,其一部分在中间壳体11的下侧通过焊接等连接,由此封闭中间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主框架,其设置于壳体内;压缩机构部,其支承于所述主框架,通过由固定涡旋件的漩涡状齿和摆动涡旋件的漩涡状齿形成的压缩室,对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它们设置于所述固定涡旋件,使吸入侧的空间与排出侧的空间连通;第一阀和第二阀,它们设置于所述固定涡旋件的所述排出侧,在所述吸入侧的压力大于所述排出侧的压力时,使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分别成为打开状态;第一固定部件,其将所述第一阀固定于所述固定涡旋件;以及第二固定部件,其将所述第二阀固定于所述固定涡旋件,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之间的距离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设置于所述固定涡旋件的与从所述漩涡状齿的外端侧的端部亦即漩涡端部延长漩涡而成的区域对应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将由连接所述固定涡旋件的所述漩涡端部与所述摆动涡旋件的所述漩涡端部的直线、和作为相对于所述直线的垂线且通过以使所述吸入侧的空间与所述排出侧的空间连通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固定涡旋件并排出在所述压缩室被压缩后的所述制冷剂的排出口的直线所形成的4个区域按照从所述摆动涡旋件的所述漩涡端部延长漩涡的方向,分别设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以及第四象限时,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前康助福原功一小山修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