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旋压缩机压缩组件、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580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压缩组件、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包括动涡旋盘和定涡旋盘,动涡旋盘和定涡旋盘具有相互啮合的涡旋齿,涡旋齿中心位置的截面由圆渐开线外线、第一圆弧、第二圆弧和圆渐开线内线组成,第一圆弧的第一端与圆渐开线外线内切,第一圆弧的第二端与第二圆弧的第一端外切,第二圆弧的第二端与圆渐开线外线内切,涡旋齿的齿顶端面设有第三圆弧,第三圆弧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一圆弧,第三圆弧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二圆弧,第三圆弧由第二圆弧沿径向向外凹陷,涡旋齿具有由第三圆弧沿高度方向倾斜下沉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在延伸至涡旋齿的齿底前截止。其可以有效防止涡旋中心受热变形碰撞,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旋压缩机压缩组件、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


[0001]本技术用于压缩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压缩组件、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涡旋压缩机包括静涡旋盘、动涡旋盘和曲轴,动涡旋盘安装于曲轴,动涡旋盘与静涡旋盘配合装配且相对静涡旋盘可运动,涡旋压缩机工作时,曲轴做偏心运动,动涡旋盘做公转运动,从而实现压缩机吸气、压缩和排气过程。
[0003]现有技术中的涡旋压缩机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因涡旋压缩机的压缩特性,中心高温高压,动涡旋齿和定涡旋齿容易变形,影响压缩机的可靠性。
[0005]2.因涡旋形状的加工特性,在动盘齿尾处容易出现超差,从而与定盘发生碰撞,影响压缩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压缩组件、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其可以有效防止涡旋中心受热变形碰撞,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第一方面,一种涡旋压缩机压缩组件,包括动涡旋盘和定涡旋盘,所述动涡旋盘和定涡旋盘具有相互啮合的涡旋齿,所述涡旋齿中心位置的截面由圆渐开线外线、第一圆弧R1、第二圆弧R2和圆渐开线内线组成,所述第一圆弧R1的第一端与所述圆渐开线外线内切,所述第一圆弧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圆弧R2的第一端外切,所述第二圆弧R2的第二端与所述圆渐开线外线内切,所述涡旋齿的齿顶端面设有第三圆弧R,所述第三圆弧R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圆弧R1,所述第三圆弧R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圆弧R2,所述第三圆弧R由所述第二圆弧R2沿径向向外凹陷,所述涡旋齿具有由所述第三圆弧R沿高度方向倾斜下沉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在延伸至所述涡旋齿的齿底前截止。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缺口的壁面倾角为α,α≥5
°

[0010]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涡旋齿的高度为H,所述第一缺口的高度h,其中,h=1/3H~2/3H。
[0011]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涡旋齿在所述第一缺口的底部设有第四圆弧Rt,所述第四圆弧Rt由所述第二圆弧R2沿径向向外凹陷,所述涡旋齿具有由所述第四圆弧Rt沿高度方向下沉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延伸至所述涡旋齿的齿底。
[0012]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动涡旋盘的
涡旋齿的圆渐开线外线方程:
[0013]X=a
×
[cosλ+(λ+θ)
×
sinλ]+x1
[0014]Y=a
×
[sinλ

(λ+θ)
×
cosλ]+y1
[0015]所述动涡旋盘的涡旋齿的圆渐开线内线方程:
[0016]X=a
×
[cosλ+(λ

θ)
×
sinλ]+x1
[0017]Y=a
×
[sinλ



θ)
×
cosλ]+y1
[0018]其中,a为基圆半径,θ为渐开线起始角;
[0019]所述动涡旋盘的涡旋齿的第一圆弧R1的方程:
[0020]X=r1
×
sinλ+x2
[0021]Y=r1
×
cosλ+y2
[0022]所述动涡旋盘的涡旋齿的第二圆弧R2的方程:
[0023]X=r2
×
sinλ+x3
[0024]Y=r2
×
cosλ+y3
[0025]所述动涡旋盘的涡旋齿的第三圆弧Rt的方程:
[0026]X=R
×△
k1
×
sinλ+x4
[0027]Y=R
×△
k1
×
cosλ+y4
[0028]其中

k1为线性变量;
[0029]所述定涡旋盘的涡旋齿的圆渐开线外线方程:
[0030]X=a
×
[cosλ+(λ+θ)
×
sinλ]‑
x1
[0031]Y=

a
×
[sinλ

(λ+θ)
×
cosλ]+y1
[0032]所述定涡旋盘的涡旋齿的圆渐开线内线方程:
[0033]X=a
×
[cosλ+(λ

θ)
×
sinλ]‑
x1
[0034]Y=

a
×
[sinλ



θ)
×
cosλ]+y1
[0035]其中,a为基圆半径,θ为渐开线起始角;
[0036]所述定涡旋盘的涡旋齿的第一圆弧R1的方程:
[0037]X=r1
×
sinλ+x2
[0038]Y=r1
×
cosλ

y2
[0039]所述定涡旋盘的涡旋齿的第二圆弧R2的方程:
[0040]X=r2
×
sinλ+x3
[0041]Y=r2
×
cosλ

y3
[0042]所述定涡旋盘的涡旋齿的第三圆弧Rt的方程:
[0043]X=R
×△
k1
×
sinλ+x4
[0044]Y=R
×△
k1
×
cosλ

y4
[0045]其中

k1为线性变量。
[0046]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定涡旋盘的涡旋齿的尾部的圆渐开线外线采用第一变节距圆渐开线λ'修形,所述定涡旋盘的涡旋齿的尾部的圆渐开线内线采用第二变节距圆渐开线λ”修形,其中,第一变节距圆渐开线λ'的节距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变节距圆渐开线λ”的节距逐渐增大。
[0047]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定涡旋盘的
涡旋齿的尾部的第一变节距圆渐开线λ'的方程为:
[0048]X=a
×
[cosλ+(λ+

k2
×
θ)
×
sinλ]‑
x1
[0049]Y=

a
×
[sinλ

(λ+

k2
×
θ)
×
cosλ]+y1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压缩机压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涡旋盘和定涡旋盘,所述动涡旋盘和定涡旋盘具有相互啮合的涡旋齿,所述涡旋齿中心位置的截面由圆渐开线外线、第一圆弧R1、第二圆弧R2和圆渐开线内线组成,所述第一圆弧R1的第一端与所述圆渐开线外线内切,所述第一圆弧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圆弧R2的第一端外切,所述第二圆弧R2的第二端与所述圆渐开线外线内切,所述涡旋齿的齿顶端面设有第三圆弧R,所述第三圆弧R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圆弧R1,所述第三圆弧R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圆弧R2,所述第三圆弧R由所述第二圆弧R2沿径向向外凹陷,所述涡旋齿具有由所述第三圆弧R沿高度方向倾斜下沉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在延伸至所述涡旋齿的齿底前截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压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的壁面倾角为α,α≥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压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齿的高度为H,所述第一缺口的高度h,其中,h=1/3H~2/3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压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齿在所述第一缺口的底部设有第四圆弧Rt,所述第四圆弧Rt由所述第二圆弧R2沿径向向外凹陷,所述涡旋齿具有由所述第四圆弧Rt沿高度方向下沉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延伸至所述涡旋齿的齿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压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涡旋盘的涡旋齿的圆渐开线外线方程:X=a
×
[cosλ+(λ+θ)
×
sinλ]+x1Y=a
×
[sinλ

(λ+θ)
×
cosλ]+y1所述动涡旋盘的涡旋齿的圆渐开线内线方程:X=a
×
[cosλ+(λ

θ)
×
sinλ]+x1Y=a
×
[sinλ



θ)
×
cosλ]+y1其中,a为基圆半径,θ为渐开线起始角;所述动涡旋盘的涡旋齿的第一圆弧R1的方程:X=r1
×
sinλ+x2Y=r1
×
cosλ+y2所述动涡旋盘的涡旋齿的第二圆弧R2的方程:X=r2
×
sinλ+x3Y=r2
×
cosλ+y3所述动涡旋盘的涡旋齿的第三圆弧Rt的方程:X=R
×△
k1
×
sinλ+x4Y=R
×△
k1
×
cosλ+y4其中

k1为线性变量;所述定涡旋盘的涡旋齿的圆渐开线外线方程:X=a
×
[cosλ+(λ+θ)
×
sinλ]

x1Y=

a
×
[sinλ

(λ+θ)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凡沁伍圣念相玲玲麦嘉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宝集团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