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大型锻件抗裂节能的锻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大型锻件抗裂节能的锻造工艺,属于大型锻件制造
技术介绍
[0002]大型锻件制造业作为我国电力、船舶、冶金、石化、重型机械和国防等基础工业,经过60多年的重点建设,完成了向大型铸锻件生产大国的转变,部分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标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提高锻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研制高可靠性的重型装备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
[0003]对于大型锻件来说,氢是一种有害元素。无论是在加工制备过程中(如冶炼、浇铸、焊接、锻造等),还是在服役过程中(如高温高压条件下、酸性水溶液环境中,富氢环境中等),都会有氢元素的进入。高浓度的氢会导致锻件材料性能的退化,降低材料的使用性能。同时,当锻件内存在缺陷时,氢又会聚集于缺陷中,大量的氢富集会产生白点、氢致马氏体、氢致滞后开裂等各种不可逆氢损伤。萌生白点的大型锻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大大降低锻件的机械性能,导致大型锻件在使用过程中突然发生断裂,发生安全事故。一旦发现锻件中有白点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大型锻件抗裂节能的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锻前处理:将钢锭以100~150℃/h速率加热到760~800℃保温5
‑
6小时,随后以80~100℃/h速率加热到1270~1280℃保温10
‑
12小时;S2.将加热好的钢锭取出,进行自由锻造,始锻温度为1270~1280℃,终锻温度为1050~1080℃,锻造比(5~6):1;S3.采用感应线圈加热,将S2锻造完成后的锻件控制冷却速度为40~50℃/h冷却至980~1000℃后,准备进行二次锻造;S4.对S3准备好的锻件进行二次锻造,始锻温度为980~1000℃,终锻温度为800~850℃,锻造比(1.5~2):1;S5.采用感应线圈加热,将S4锻造完成后的锻件控制冷却速度为60~80℃/h冷却至600~630℃后,准备进行表面精整成形;S6.将S5准备好的锻件进行表面精整成形,精整成形表面压下量0.1~1%,精整成形过程中,采用8~10次间歇精整成形
‑
感应线圈加热
‑
精整成形循环,每隔25~35min,停止压下并开启感应加热对锻件加热至600~630℃后,保温20~30min,关闭感应加热继续压下精整成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大型锻件抗裂节能的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钢锭中至少包括C、Cr、Mo和Fe元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巨佳,王章忠,吴萌,巴志新,张保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