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7789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结构由可光固化配方组成,通过聚合出现的孔隙来形成多孔材料,然后通过末端羧基和多氨基化合物做表面接枝。通过控制可光固化配方的组成能够实现不同的多孔材料效果,通过接枝负载的大量氨基,能够非常好的吸收塑料中小分子的物质,如甲醛、氯乙烯等。同时所述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还可以代替聚合材料中的稳定剂使用,通过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体系中游离的小分子,从而增强塑料的稳定性。增强塑料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味剂
,特别涉及一种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是指在常温状态下容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烷烃类、烯烃类、芳烃类、卤代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及其他。比较常见的有甲苯、甲醛、乙酸乙酯、正己烷、氯乙烯、丙酮等。
[0003]树脂类材料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来源于树脂合成过程中残留的小分子物质、挤出加工过程和注塑加工过程中聚合物高温剪切降解所产生易挥发性物质等。除上述因素外,相应助剂的加入也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如由甲醛或氯乙烯聚合制备的树脂材料或者将甲醛作为防腐剂、溶剂、橡胶固化剂、氧化还原剂等添加使用的树脂材料会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出甲醛或氯乙烯气体;另外,当此类树脂制品处于热冲击、强紫外线、高湿高压或者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也会变形,甚至分解产生甲醛或者氯乙烯。这些含有甲醛或者氯乙烯的化工产品被制造成了各种生活用品,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使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0004]通常会向树脂材料中添加吸附除味剂来降低材料的挥发性物质,但现有技术中的吸附除味剂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稳定相容性差、比表面积小、无法彻底去除小分子物质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挥发物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净化除味剂,以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有效吸附各种材料因助剂及塑料本身残留单体在体系中产生的甲醛或氯乙烯小分子。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8](1)将水、聚乙烯醇、可光固化组分混合得到混合物,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分散,分散的同时进行光照固化;固化过程中混合物析出细小的颗粒物,过滤收集颗粒物;
[0009](2)将颗粒物研磨成粉末,烘干去除体系内的水分,得到固体粉末;
[0010](3)将固体粉末投入到含有多乙烯多胺的水溶液中,再加入对甲苯磺酸,进行反应;
[0011](4)反应结束后,进行过滤、烘干,得到所述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
[0012]所述可光固化组分包含如下A、B、C的组分:
[0013]A:光引发剂;
[0014]B: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
[0015]C:其他可UV光固化单体。
[00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水为去离子水。
[00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700~1800,醇解度为88%~99%。
[00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其他可UV光固化单体由单官能单体和/或多官能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001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单官能单体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多官能单体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光引发剂选自光引发剂184,光引发剂TPO,光引发剂1173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光引发剂、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其他可UV光固化单体的质量比为0.3~1.7:2~5:16~28。
[00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其他可UV光固化单体为单官能单体与多官能单体两种单体混合时,所述单官能单体与多官能单体的质量比为1~2:3~5。
[002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水、聚乙烯醇、可光固化配组分的质量比为100~150:1~5:25~35。
[002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颗粒物的粒径为20~50μm。
[002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搅拌分散的转速为1000~2000转/min。
[002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乙烯多胺选自三乙烯四胺,二乙烯三胺,四乙烯五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多乙烯多胺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5~10%。
[002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固体粉末与含有多乙烯多胺的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0~15;所述固体粉末与对甲苯磺酸的质量比为10:3~1。
[0028]在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如上所述的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作为添加剂在PVC等聚合材料中的应用。
[0029]有益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可光固化配方的组成能够实现不同的多孔材料效果,通过接枝负载的大量氨基,能够非常好的吸收塑料中游离的小分子物质,如甲醛、氯乙烯等。同时所述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还可以兼具高分子聚合材料中的稳定剂使用,通过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体系中游离的氯乙烯和甲醛,从而增强塑料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方案来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主旨或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本专利技术构思内的其他组合和各种改良。
[0032]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化学试剂若无特殊说明,均为普通市售分析纯。实施例所用聚乙烯醇的型号为1788。
[0033]实施例1
[0034](1)将100g的水,5g的聚乙烯醇1788,25g的可光固化组分,加入到反应器中,在1500转/min的搅拌速度下高速分散,分散的同时使用LED灯进行固化,收集固化析出的颗粒物;其中,25g的可光固化组分包括3g丙烯酸、8g甲基丙烯酸乙酯、13g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0.96g光引发剂TPO。
[0035](2)将颗粒物研磨成粉末,烘干完全以去除体系内的水分,得到固体粉末。
[0036](3)取10g固体粉末投入100g质量百分数为10%的二乙烯三胺水溶液中,加入1g对甲苯磺酸,常温下反应5小时。
[0037](4)将上述反应液进行过滤、烘干,得到所述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

1。
[0038]实施例2
[0039]实施例2参照实施例1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的组分及各质量份数不同。包括:100g的水,3g的聚乙烯醇1788,30g的可光固化组分。其中,30g的可光固化组分包括5g丙烯酸、7g甲基丙烯酸乙酯、17g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1.16g光引发剂TPO。
[0040]制备得到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

2。
[0041]实施例3
[0042]实施例3参照实施例1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水、聚乙烯醇、可光固化组分混合后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分散,分散的同时进行光照固化,固化过程中混合物中有颗粒物析出,过滤收集颗粒物;(2)将步骤(1)过滤得到的颗粒物研磨成粉末,烘干,得到固体粉末;(3)将步骤(2)得到的固体粉末投入到多乙烯多胺溶液中,再加入对甲苯磺酸,进行反应;(4)反应结束后,将步骤(3)的产物进行过滤、烘干,得到所述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所述可光固化组分包含如下A、B、C的组分:A:光引发剂;B: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C:其他可UV光固化单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可UV光固化单体选自单官能单体或多官能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孔表面接枝吸附性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官能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多官能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瑞楚爱平刘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瑞奇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