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黑匣子的镀膜防护工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701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黑匣子的镀膜防护工艺设备,包括工件架、真空除气及活化室、预处理室、沉积室等;除尘后的黑匣子组件放置在工件架上,传送辊道带动工件架定向移动;真空除气及活化室用于对黑匣子组件进行等离子清洗和表面活化处理;预处理室用于对活化后的黑匣子组件预蒸镀硅烷耦联合剂;沉积室用于对预蒸镀耦合剂后的黑匣子组件进行聚对二甲苯沉积镀膜,使黑匣子组件表面生成完全覆形、厚度均匀可控且透明的聚对二甲苯防护膜层,从而增强了存储器组件对防水防潮、防盐雾等恶劣特殊环境的抵抗能力,减少隔热材料内部的水气含量,增强隔热效果和表面的固化强度,避免掉粉,同时进一步保护壳体不被化学腐蚀和达到干燥封存的目的。封存的目的。封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黑匣子的镀膜防护工艺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黑匣子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黑匣子的镀膜防护工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车载或机载黑匣子通常与相关记录仪器集成在一起,用于存储关键运行数据参数,其最终的目的是用来保护黑匣子内部存储器组件在汽车或飞机等重要设施发生燃烧、爆炸、撞击、沉入水底等事故后,可以读取数据还原事故前状况。因此需要黑匣子整体具备外壳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外部保护,爆炸、撞击、震动保护;通常内部隔热组件具备高热组,抵抗外部燃烧产生的热量传入内部,保护内部存储器不被破坏;隔热组件内部直接包裹存储器的相变材料主动吸收透过隔热模块传入内部的热量,进一步保护内部存储器不被烧坏;最终未烧蚀损毁的关键部件内部存储器组件还要能满足浸渍在水下、潮湿、酸碱性环境的液体中足够长时间而不被损毁的要求。图1所示为黑匣子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存储器组件(1)、包覆在存储器组件(1)外部的相变材料层(2)、包覆在相变材料层(2)外部的隔热组件(3)以及包覆在隔热组件(3)外部的外壳组件(4)。
[0003]但是由于内部被保护的核心器件存储器组件属于电子产品,当壳体被损坏后,即使在隔热组件和相变材料层能够保护存储器在1100℃烧蚀的条件先不被破坏,但是由于存储器本身完全浸渍在水雾、海水、酸碱等环境中抵抗侵蚀能力弱,也容易在黑盒子遭遇浸水等情况下彻底损毁。
[0004]此外,隔热组件的材质较为酥松、附着力较低、表面材料容易脱落,客观上不同容量和不同结构的黑匣子所需隔热模块的外形需求不一样,通常隔热模块表面未增加防护,装配过程中隔热模块表面就会受到破坏,容易加速表层粉末材料的脱落,造成黑匣子内部粉末污染并影响隔热效果;即使采用常规热缩膜保护的方法,由于热缩膜和隔热材质不能紧密结合,因此依然不能有效阻止隔热材料在塑封后的保护袋内逐渐粉碎,同时由于热缩膜较厚,有收缩凸起,进行组装时会留下多余空间和多条装配缝隙,影响阻热效果,甚至热缩膜也会随着烧蚀温度的升高成为助燃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适用于黑匣子的镀膜防护工艺设备,包括机架、传送辊道、工件架、真空除气及活化室、预处理室、沉积室和真空机组,真空除气及活化室、预处理室、沉积室依次设置在机架上;
[0007]除尘后的黑匣子组件放置在工件架上,工件架放置在位于机架顶部的传送辊道上,传送辊道带动工件架在真空除气及活化室、预处理室和沉积室内进行定向移动;
[0008]真空除气及活化室的一端设有进料门,另一端通过第一闸板阀与预处理室的一端密封连接,且真空除气及活化室上设置有第一真空计、射频等离子体模块、第一充气阀、第
一抽气阀和第一工艺阀,第一抽气阀和真空机组连通;
[0009]预处理室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闸板阀与沉积室的一端密封连接,且预处理室上设置有第二真空计、第二充气阀、第二抽气阀和第二工艺阀,第二抽气阀和真空机组连通;
[0010]沉积室的另一端设有出料门,且沉积室上设置有第三真空计、第三充气阀和第三抽气阀,第三抽气阀通过低温冷阱与真空机组连通,沉积室、裂解器和蒸发器通过真空硬管路依次连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能够满足在不同几何外形的黑匣子组件表面生成完全覆形、厚度均匀可控且透明的聚合物薄膜保护膜层即聚对二甲苯防护膜层,适用于对黑匣子的存储器组件、隔热组件和外壳组件等进行防护,特别是对于存储器组件,增强了存储器组件对防水防潮、防盐雾等恶劣特殊环境的抵抗能力,提高存储器组件表面的耐温性能,增强元器件的连接性能;对于隔热组件,减少了隔热材料内部的含水量,增强隔热效果,提高隔热材料表面的固化强度,便于安装和应用,同时避免长期振动造成的掉粉现象的发生;对于外壳组件,可以完成对外壳组件内壁、外壁或者整体的镀膜,进一步保护壳体不被化学腐蚀和达到干燥封存的目的;
[0013](2)本技术中的真空除气及活化室、预处理室和沉积室之间由闸板阀密封连接,不仅使所有镀膜工艺过程可以通过阀门的切换在保持真空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完成生产,并可通过阀门的切换满足流水线生产需求,并且同时减少了黑匣子组件被二次污染或破坏的几率;
[0014](3)本技术中的真空除气及活化室能够实现除气和等离子清洗活化,可满足对金属、非金属等材料的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并有效提高成膜附着力;
[0015](4)本技术中的预处理室采用低温液氮对黑匣子组件独立降温,可提高成膜速率并降低材料消耗;硅烷耦联合剂的预蒸镀可进一步增强膜层和基材的附着力,满足工业化批量生产过程需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技术中黑匣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适用于黑匣子的镀膜防护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适用于黑匣子的镀膜防护工艺的流程图;
[0019]图4为经过本技术镀膜防护工艺处理后的隔热组件示意图;
[0020]图5为经过本技术镀膜防护工艺处理后的存储器组件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存储器组件;2、相变材料层;3、隔热组件;4、外壳组件;0

1、机架;0

2、传送辊道;0

3、工件架;0

4、进料门;0

5、真空除气及活化室;0

6、第一闸板阀;0

7、预处理室;0

8、第二闸板阀;0

9、沉积室;0

10、出料门;0

11、真空机组;0
‑2‑
1、磁流体密封轴;0
‑5‑
1、第一真空计;0
‑5‑
2、射频等离子体模块;0
‑5‑
3、第一充气阀;0
‑5‑
4、第一抽气阀;0
‑5‑
5、第一工艺阀;0
‑7‑
1、第二真空计;0
‑7‑
2、第二充气阀;0
‑7‑
3、第二抽气阀;0
‑7‑
4、第二工艺阀;0
‑9‑
1、第三真空计;0
‑9‑
2、第三充气阀;0
‑9‑
3、第三抽气阀;0
‑9‑
4、低温冷阱;0
‑9‑
5、裂解器;0
‑9‑
6、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3]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4]下面结合具体的实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黑匣子的镀膜防护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0

1)、传送辊道(0

2)、工件架(0

3)、真空除气及活化室(0

5)、预处理室(0

7)、沉积室(0

9)和真空机组(0

11),真空除气及活化室(0

5)、预处理室(0

7)、沉积室(0

9)依次设置在机架(0

1)上;除尘后的黑匣子组件放置在工件架(0

3)上,工件架(0

3)放置在位于机架(0

1)顶部的传送辊道(0

2)上,传送辊道(0

2)带动工件架(0

3)在真空除气及活化室(0

5)、预处理室(0

7)和沉积室(0

9)内进行定向移动;真空除气及活化室(0

5)的一端设有进料门(0

4),另一端通过第一闸板阀(0

6)与预处理室(0

7)的一端密封连接,且真空除气及活化室(0

5)上设置有第一真空计(0
‑5‑
1)、射频等离子体模块(0
‑5‑
2)、第一充气阀(0
‑5‑
3)、第一抽气阀(0
‑5‑
4)和第一工艺阀(0
‑5‑
5),第一抽气阀(0
‑5‑
4)和真空机组(0

11)连通;预处理室(0

7)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闸板阀(0

8)与沉积室(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胜雷雨刘小江张陆邹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精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