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腱缝合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87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跟腱缝合定位器,包括第一挡板、连接杆以及第二挡板之间围设形成镂空的缝合部,缝合部上设置有缝合垫片,缝合垫片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连接杆的侧壁底侧固定连接,第一挡板靠近缝合部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第二挡板靠近缝合部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夹持组件,连接杆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刻度。本跟腱缝合定位器可将两个跟腱断端分别与其前方组织分离开来,方便夹取;通过设置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可分别夹住两个跟腱断端,医护人员只需手持把手不动即可,操作方便实用;通过设置镂空的缝合部,可以直接在两个夹持组件之间的重叠跟腱断端上进行缝合,两端跟腱的预留长度可通过连接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取,定位方便。定位方便。定位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跟腱缝合定位器


[0001]本技术涉及跟腱缝合
,尤其涉及一种跟腱缝合定位器。

技术介绍

[0002]跟腱断裂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的跟腱的完全性断裂,会伴有后踝局部肿胀,疼痛,跖屈无力,不能踮脚站立等症状。
[0003]跟腱断裂的治疗一般是进行缝合手术,将跟腱断裂的上下端缝合在一起。而在跟腱缝合过程中,需要两把直钳将断端夹住,重叠后缝合。但在直钳夹住断端时,由于跟腱位置较浅,与其前方组织结构距离较近,夹取时容易夹到组织,因此一般需要通过拉钩等工具将两个断端分别抬起,并且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一直通过人工夹紧两个断端,如果脱落则需要重新夹起,十分麻烦。此外,在两个直钳将两端跟腱断端夹住往中间移动重叠时,缝合人员只能靠经验大约预估两个断端之间的重叠长度,再在重叠部分进行缝合,有时会因为预估过短或过长,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0004]综上所述,有必要提出一种跟腱缝合定位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在跟腱缝合手术过程中,需要一直用直钳夹紧两个断端,并且夹紧时不能定位两个断端重合长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跟腱缝合定位器。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跟腱缝合定位器,该跟腱缝合定位器包括:连接杆以及对称设置于连接杆两端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连接杆以及第二挡板之间围设形成镂空的缝合部,缝合部上设置有缝合垫片,缝合垫片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连接杆的侧壁底侧固定连接,第一挡板靠近缝合部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第二挡板靠近缝合部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夹持组件,连接杆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刻度。
[0007]其中,连接杆的外侧中部连接设置有把手,把手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把手的尾端向上倾斜设置,缝合垫片的底端、第一挡板的底端、第二挡板的底端以及连接杆的底端均齐平设置。
[0008]其中,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结构完全一致,均包括下底板和上压板,下底板固定设置于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的上表面上,其靠近连接杆的一端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连接块,竖直连接块与上压板的底表面通过合页铰接连接,下底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上开设有下螺孔,上压板上开设有与下螺孔对应匹配设置的上螺孔,上螺孔和下螺孔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0009]其中,下底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下齿,上压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下齿交错匹配设置的上齿。
[0010]其中,第一挡板远离第一夹持组件的一端侧壁为弧形设置,第二挡板远离第二夹持组件的一端侧壁为弧形设置。
[0011]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跟腱缝合定位器,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设置,可将两个跟腱断端分别与其前方组织分离开来,方便夹取;通过设置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可分别夹住两个跟腱断端,医护人员只需手持把手不动即可,操作方便实用;通过设置镂空的缝合部,可以直接在两个夹持组件之间的重叠跟腱断端上进行缝合,两端跟腱的预留长度可通过连接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取,定位方便。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跟腱缝合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第一夹持组件或第二夹持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连接杆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缝合部4、缝合垫片5、刻度6、把手7、下底板8、上压板9、竖直连接块10、合页11、下螺孔12、上螺孔13、螺钉14、下齿15以及上齿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见图1

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跟腱缝合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夹持组件或第二夹持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本跟腱缝合定位器包括:连接杆1以及对称设置于连接杆1两端的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第一挡板2、连接杆1以及第二挡板3之间围设形成镂空的缝合部4,缝合部4上设置有缝合垫片5,缝合垫片5与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以及连接杆1的侧壁底侧固定连接。缝合垫片5大约为第一挡板2或第二挡板3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方便在缝合垫片5上进行缝合操作。
[0020]第一挡板2靠近缝合部4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第二挡板3靠近缝合部4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结构完全一致,均包括下底板8和上压板9,第一夹持组件的下底板8固定设置于第一挡板2的上表面上,第二夹持组件的下底板8固定设置于第二挡板3的上表面上。下底板8靠近连接杆1的一端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连接块10,竖直连接块10与上压板9的底表面通过合页11铰接连接。下底板8远离连接杆1的一端上开设有下螺孔12,上压板9上开设有与下螺孔12对应匹配设置的上螺孔13,上螺孔13和下螺孔12之间通过螺钉14可拆卸连接。下底板8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下齿15,上压板9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下齿15交错匹配设置的上齿16。第一挡板2远离第一夹持组件的一端侧壁为弧形设置,第二挡板3远离第二夹持组件的一端侧壁为弧形设置,此种设计可以降低对跟腱的伤害。
[0021]连接杆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刻度6,连接杆1的外侧中部连接设置有把手7,把手7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把手7的尾端向上倾斜设置。缝合垫片5的底端、第一挡板2的底端、第二挡板3的底端以及连接杆1的底端均齐平设置。
[0022]本跟腱缝合定位器使用时竖直贴设于患者脚后跟上,把手位于脚后跟的一侧,由手术助手把持。本定位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大约距离2

3cm左右。手术时,跟腱的两个断裂端分别通过夹钳从定位器的上端和下端夹设到两个下底板上,然后根据两个跟腱断端分别拉扯过两个下底板的距离(该距离可以从连接杆上的刻度读出)来得到两个断端的重合长度,根据两个断端的实际边沿断裂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重合长度;接着将两个上压板压到下底板上,通过螺钉固定,上下齿的设计可以防止跟腱滑动;再在重合部位进行缝合;缝合完毕后,打开两个夹持组件上,从手持把手端取走本跟腱缝合定位器,最后再缝合伤口。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跟腱缝合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所述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围设形成镂空的缝合部,所述缝合部上设置有缝合垫片,所述缝合垫片与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底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所述缝合部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缝合部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夹持组件,所述连接杆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刻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腱缝合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中部连接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把手的尾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缝合垫片的底端、所述第一挡板的底端、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以及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腱缝合定位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豫皖刘子铭张骏徐志王弘德孙牧旸宋庆法吴桐闫文强邵振兴闫辉崔国庆敖英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