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库的低温恒温智能调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71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库的低温恒温智能调控电路,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包括电源模块,用于供电;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温度检测;温度调节模块,用于按照检测的温度情况输出脉冲信号;制冷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制冷器工作;阈值比较模块,用于与设定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备用制冷器控制模块,用于隔离控制备用制冷器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冷库的低温恒温智能调控电路通过温度检测模块进行温度检测,并由检测的温度信息控制温度调节模块调节输出的信号,继而控制制冷器的工作,温度达到所需时进行恒温控制,并在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阈值,为快速进行降温控制,将控制备用制冷器进行协同制冷控制,加快降温速率,同时保证冷库的恒温控制。的恒温控制。的恒温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冷库的低温恒温智能调控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温度控制
,具体是一种用于冷库的低温恒温智能调控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冷库是一种利用降温设施创造适宜的湿度和低温条件的仓库,是加工、贮存产品的场所,能够摆脱气候的影响,延长农畜产品贮存保鲜期限,以调整市场供应,并且冷库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厂、乳品厂、制药厂、化工厂等地方,现有的冷库大多直接通过空调控制系统将温度降到使用者所需的温度范围内,在进行降温时,无法进行快速的降温,并在温度达到所需时进行持续温度调控,并且控制的手段较为复杂,所需元器件较多,耗能较多,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冷库的低温恒温智能调控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依据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冷库的低温恒温智能调控电路,该用于冷库的低温恒温智能调控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温度调节模块,制冷器控制模块,阈值比较模块,备用制冷器控制模块;
[0005]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对输入电能进行降压、整流、滤波和稳压处理;
[0006]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用于检测冷库的温度信号并对温度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0007]所述温度调节模块,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连接,用于对输出的温度信息进行采样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制冷器控制模块的工作;
[0008]所述制冷器控制模块,与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和电源模块连接,用于隔离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控制制冷器的工作;
[0009]所述阈值比较模块,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信号并与设定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用于输出比较结果;
[0010]所述备用制冷器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和阈值比较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比较结果并隔离控制备用制冷器的工作。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用于冷库的低温恒温智能调控电路通过温度检测模块为冷库内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的温度信息控制温度调节模块调节输出的信号,继而控制制冷器的工作,并且当温度达到所需温度范围后,温度调节模块将进行恒温控制,并且该冷库刚开始工作时,由于温度过高,为快速进行降温控制,由阈值比较模块进行温度检测,当温度信号超过设定的温度阈值后,将控制备用制冷器进行协同制冷控制,加快降温速率,同时保证冷库的恒温控制,该电路结构简单易行且成本低,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光耦J2的第三端通过第十六电阻R16连接第六电容C6的一端和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晶体管SCR2的一端、第十八电阻 R18的一端和所述电源模块1,第二光耦J2的第四端连接第二晶体管SCR2的阳极,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晶体管SCR2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和第二制冷器的第一端,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第十八的另一端。
[0039]在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光耦J2可选用EL3063双向光电耦合器;上述第二晶体管 SCR2可选用双向可控硅BTA24,用于控制第二制冷器的工作。
[0040]本技术一种用于冷库的低温恒温智能调控电路,由电源模块1对输入电能进行处理并为电路提供所需的电能,由温度检测模块2中的温度传感器U1对冷库内温度进行检测,并由第一运放OP1进行放大处理,输出的温度信号由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进行采样,并控制第一开关管VT1的导通角,以便控制输入驱动器U2第六端和第二端的电压值情况,当温度过高时,第一开关管VT1的通过的电压较大,驱动器U2输出低电平控制第二开关管VT2导通,并控制第一光耦J1导通,第一晶体管SCR1导通,继而控制第一制冷器进行制冷工作,同时当检测的温度信号大于设定的温度阈值时,第三开关管VT3导通,第二光耦J2导通,第二晶体管SCR2导通,第二制冷器配合第一制冷器工作,进行快速降温,此时温度快速下降,低于设定的温度阈值后,第二制冷器停止工作,同时第一运放OP1 输出的电压变小,第一功率管的导通程度变小,电阻变大,当达到所需低温时,驱动器U2 输出高电平,第一制冷器停止工作,并保持恒温控制,
[0041]该用于冷库的低温恒温智能调控电路通过温度检测模块2为冷库内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的温度信息控制温度调节模块3调节输出的信号,继而控制制冷器的工作,并且当温度达到所需温度范围后,温度调节模块3将进行恒温控制,并且该冷库刚开始工作时,由于温度过高,为快速进行降温控制,由阈值比较模块5进行温度检测,当温度信号超过设定的温度阈值后,将控制备用制冷器进行协同制冷控制,加快降温速率,同时保证冷库的恒温控制,该电路结构简单易行且成本低,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004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4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冷库的低温恒温智能调控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冷库的低温恒温智能调控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温度调节模块,制冷器控制模块,阈值比较模块,备用制冷器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对输入电能进行降压、整流、滤波和稳压处理;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用于检测冷库的温度信号并对温度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所述温度调节模块,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连接,用于对输出的温度信息进行采样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制冷器控制模块的工作;所述制冷器控制模块,与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和电源模块连接,用于隔离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控制制冷器的工作;所述阈值比较模块,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信号并与设定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用于输出比较结果;所述备用制冷器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和阈值比较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比较结果并隔离控制备用制冷器的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库的低温恒温智能调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运放和第十九电阻;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电源模块,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运放的反相端并通过第十九电阻连接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运放的同相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温度传感器的第二端,温度传感器的第三端和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库的低温恒温智能调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开关管、第一电位器、第六电阻、第二电位器、第三电位器、驱动器、第七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基极并通过第五电阻连接地端,第一电位器的一端、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七电阻的一端、驱动器的第四端和第八端均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位器连接第三电位器的一端,第三电位器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位器的滑片端和第三电位器的滑片端分别连接驱动器的第六端和第二端,驱动器的第五端连接第一电位器的滑片端,第一电位器的另一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地端和驱动器的第一端,驱动器的第七端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锦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