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山岭隧道施工的靶向止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618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山岭隧道施工的靶向止水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基于电极的第一勘探策略在距离隧道的施工作业面第一半径范围内进行勘探,以得到第一探测结果;基于第一探测结果,在一个或多个含水位置处采用基于钻探的第二勘探策略来确定第二探测结果,第二探测结果至少指示一个或多个含水位置处的一组水参数;利用一组水参数确定注浆孔布局方案,并且基于注浆孔布局方案进行施工得到多个待注浆钻孔;在多个待注浆钻孔内埋设注浆钢管;基于一组水参数以及现场即时注浆试验中的至少一者动态地设定以下两者:液浆的配比和注浆压力;以及在注浆压力下注浆。该方法适用性强,能够高效探测并且注浆止水,显著提升山岭隧道施工止水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山岭隧道施工的靶向止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建筑
,特别地涉及用于用于山岭隧道施工的靶向止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岩溶地区山岭隧道断层破碎带地层岩性复杂,围岩破碎,在地下水补给源充分的条件下,极易发生高压突水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安全。
[0003]断层破碎带除了围岩破碎、稳定性差以外,还常常赋存大量的地下水,山岭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经常会面临突泥、突水、涌水或涌泥的危险。目前的技术往往采用单一探测手段,探测精度和结果不佳,不能有效地在不改变地层组成的情况下对富水裂隙或裂缝进行有效止水,并且使得岩土层空隙固化,从而实现长久止水的目的。而且,当前止水注浆技术采用的浆液对岩层的渗透性不足,无法有效地通过调节浆液配比和注浆压力使得注浆范围、凝结时间得到控制,并且无法复合注入施工。此外,当前的注浆技术因为探测技术的限制,无法应用于各种岩层和角度。
[0004]因此,急需一种技术,能够合理地建立靶向止水技术,并且有效解决富水施工作业面涌水、突泥等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山岭隧道施工的靶向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基于电极的第一勘探策略在距离所述隧道的施工作业面第一半径范围内进行勘探,以得到第一探测结果,所述第一探测结果至少指示在所述第一半径范围内与所述隧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含水位置;基于所述第一探测结果,在一个或多个含水位置处采用基于钻探的第二勘探策略来确定第二探测结果,所述第二探测结果至少指示一个或多个所述含水位置处的一组水参数;利用所述一组水参数确定注浆孔布局方案,并且基于所述注浆孔布局方案进行施工得到多个待注浆钻孔,所述注浆孔布局方案包括钻孔深度、钻孔位置、钻孔间距、钻孔方向、钻孔形状中的一者或多者;在多个所述待注浆钻孔内埋设注浆钢管,所述注浆钢管至少部分地连通一个或多个所述含水位置并且被配置为能够接纳和传递至少两种液浆;基于所述一组水参数以及现场即时注浆试验中的至少一者动态地设定以下两者:至少两种所述液浆的配比和注浆压力;以及在所述注浆压力下将与所述注浆压力相匹配的经配比的至少两种所述液浆注入所述注浆钢管,以对多个所述待注浆钻孔进行注浆。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选取预设比例的多个已注浆钻孔进行取芯,以校验多个已注浆钻孔中的每个钻孔出水情况和注浆饱满程度;以及在确定到所述出水情况和所述注浆饱满程度中的任一者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针对与多个所述已注浆钻孔中的钻孔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含水位置进行再注浆。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基于电极的第一勘探策略在距离所述隧道的施工作业面第一半径范围内进行勘探,以得到所述第一探测结果还包括:在所述施工作业面中部布置预定电极数目的上排电极和下排电极,其中所述上排电极和所述下排电极距离第一预设距离并且所述上排电极和所述下排电极的两端分别距离两侧边墙第二预设距离和第三预设距离,所述下排电极距离所述隧道的底板第四预设距离,并且其中所述上排电极和所述下排电极中的任一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坪临纪鑫伟江华胡皓张亚鹏王忍郭相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