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下从超亲水到超疏水的水下超疏油涂层的可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617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下从超亲水到超疏水的水下超疏油涂层的可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下从超亲水到超疏水的水下超疏油涂层的可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表面改性可控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油下从超亲水到超疏水的水下超疏油涂层的可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超润湿表面具有可控的液体排斥性或吸附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超润湿材料的其它界面性能的改善通常也依赖于特殊的润湿性,如催化、摩擦、生物工程、油水分离等。受鱼鳞的启发,人们开发了各种具有水下超疏油性的表面。近年来,有大量研究关注液下极限润湿性的研究。在水



油体系中,根据油/水与表面之间的竞争亲和力相互作用,油或者被水取代,反之亦然。根据热力学理论,水下超疏水性和油下超疏水性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表面上,只有一种超润湿性可能是热力学稳定的。而具有合理的表面化学和粗糙度材料表面可以兼得水下超疏水性和油下超疏水性的液下双重超疏液。此外,由于油的表面张力低于水,因此很难实现水下超疏油表面的油下超亲水性。
[0003]由于水下超疏水表面的油下超亲水性和油下超疏水性具有各自优势:油下超疏水涂层可解决油润滑表面水的抗腐蚀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下从超亲水到超疏水的水下超疏油涂层的可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不锈钢网基底依次用丙酮、乙醇、去离子水超声清洗,每次清洗半小时,烘干后即得干燥不锈钢网;

分别制备烷基酸碳链长n=0的表面的喷涂溶液A(n=0)、烷基酸碳链长n=2的表面的喷涂溶液B(n=2)、烷基酸碳链长n=4的表面的喷涂溶液C(n=4)、烷基酸碳链长n=6的表面的喷涂溶液D(n=6)、烷基酸碳链长n=8的表面的喷涂溶液E(n=8)、烷基酸碳链长n=10的表面的喷涂溶液F(n=10)、烷基酸碳链长n=12的表面的喷涂溶液G(n=12)、烷基酸碳链长n=14的表面的喷涂溶液H(n=14)、烷基酸碳链长n=16的表面的喷涂溶液I(n=16);

在室温条件下,在所述干燥不锈钢网的表面分别采用九种喷涂溶液A (n=0), B(n=2), C(n=4), D(n=6), E(n=8), F(n=10), G(n=12), H(n=14), I(n=16) 于0.2 MPa 氮气气体压力下利用气体压缩喷枪全部均匀喷涂;

将喷涂所得的不同涂层分别置于120
º
C 条件下加热2小时,然后200
º
C继续固化1小时,分别形成烷基酸碳链长n=0的表面、烷基酸碳链长n=2的表面、烷基酸碳链长n=4的表面、烷基酸碳链长n=6的表面、烷基酸碳链长n=8的表面、烷基酸碳链长n=10的表面、烷基酸碳链长n=12的表面、烷基酸碳链长n=14的表面、烷基酸碳链长n=16的表面,分别简写为0Aa

AP

TiO2表面、2Aa

AP

TiO2表面、4Aa

AP

TiO2表面、6Aa

AP

TiO2表面, 8Aa

A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铁璐郝俊英刘维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