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氧机双塔气路切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82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氧机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制氧机双塔气路切换结构,包括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所述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拼接形成完整气路板,所述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上分别开设有四个通孔及两个弧形槽,所述气路板上板上的通孔与气路板下板上的通孔一一对应形成进气口a、出气口b、出气口c和排氮孔d。该制氧机双塔气路切换结构,通过设置的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拼接集成的气路板结构,使得使用者便于组装固定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避免了采用胶管设置气路方式的繁琐,且减少了气路结构的体积,节省了空间占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路切换结构体积较大,且响应速度较慢排出氮气不彻底从而浪费功耗的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氧机双塔气路切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制氧机用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制氧机双塔气路切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便携式脉冲制氧机通过PSA方式来制氧,压缩机把空气高压输送到分子筛塔,分子筛在高压环境下吸附氮气分离出氧气。由于分子筛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从而制氧机产生的氧气非常干燥。目前便携式制氧机通过检测呼吸脉冲来排出氧气,当制氧机检测到用户有吸气时,瞬间释放定量的氧气,用户在呼气时,制氧机将氧气存储在储气罐,等下次检测到吸气时再释放。
[0003]现有家用制氧机体积较大,双塔气路切换是通过步进电机调到一定的转速转动陶瓷阀板来实现双筛塔交替工作的,气路切换结构体积较大,且响应速度较慢排出氮气不彻底从而浪费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制氧机双塔气路切换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路切换结构体积较大,且响应速度较慢排出氮气不彻底从而浪费功耗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氧机双塔气路切换结构,包括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所述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拼接形成完整气路板,所述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上分别开设有四个通孔及两个弧形槽,所述气路板上板上的通孔与气路板下板上的通孔一一对应形成进气口a、出气口b、出气口c和排氮孔d,所述气路板上板上的弧形槽与气路板下板上的弧形槽一一对应形成两个气道,其中一个气道的两端对应连通进气口a和出气口b形成第一输氧气路,另一个气道的两端对应连通进气口a和出气口c形成第二输氧气路,两条输氧气路之间相互独立,所述气路板上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输氧气路开闭的第一电磁阀和用于控制第二输氧气路开闭的第二电磁阀。
[0006]有益效果:该制氧机双塔气路切换结构,通过设置的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拼接集成的气路板结构,使得使用者便于组装固定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且方便携带,避免了采用胶管设置气路方式的繁琐,且减少了气路结构的体积,节省了空间占用;通过设置的第一输氧气路、第二输氧气路和用于控制第一输氧气路启闭的第一电磁阀、第二输氧气路启闭的第二电磁阀,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利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切换不同的输氧气路,提高响应速度使得氮气排除更快更彻底,降低了设备整体功耗。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装置的仰视图;
[000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装置的俯视图;
[000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装置的爆炸图。
[0010]图中:1、气路板上板;2、气路板下板;3、进气口a;4、出气口b;5、出气口c;6、排氮孔d;7、密封圈;8、电磁阀体;9、电磁阀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2]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氧机双塔气路切换结构,包括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所述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拼接形成完整气路板。具体的,所述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通过设置的拼接形成的气路板,使得使用者便于组装固定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且方便携带。
[0013]所述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上分别开设有四个通孔及两个弧形槽,所述气路板上板上的通孔与气路板下板上的通孔一一对应形成进气口a、出气口b、出气口c和排氮孔d,所述气路板上板上的弧形槽与气路板下板上的弧形槽一一对应形成两个气道,其中一个气道的两端对应连通进气口a和出气口b形成第一输氧气路,另一个气道的两端对应连通进气口a和出气口c形成第二输氧气路,两条输氧气路之间相互独立。通过设置的相互独立的输氧气路,使得在切换不同的气路输氧时,排氮效率不会受到影响。
[0014]所述气路板上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气路开闭的第一电磁阀和用于控制第二气路开闭的第二电磁阀。具体的,所述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包括电磁阀体和电磁阀座,所述第一电磁阀体的三个阀口分别连通进气口a、出气口b和排氮口d,所述第二电磁阀体的三个阀口分别连通进气口a、出气口c和排氮口d,所述电磁阀体与阀座螺纹连接并通过丝扣紧固。所述电磁阀的电磁阀座插接于气路板上板的通孔内,所述电磁阀座与气路板上板通过螺丝固定。所述气路板上的通孔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气路板上板和电磁阀座之间。所述电磁阀座与气路板上板之间的接触处设置有硅胶密封件进行密封。
[0015]工作原理:在使用时,使用者将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接通进气口a,出气口b和出气口c分别连通一个制氧机分子筛塔,当第一电磁阀打开且第二电磁阀关闭时,压缩机出来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一电磁阀进入出气口b,排氮口d排出与出口c相连通的制氧机分子筛塔排出的氮气,当第二电磁阀打开且第一电磁阀关闭时,压缩机出来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二电磁阀进入出气口c,排氮口d排出与出口b相连通的制氧机分子筛塔排出的氮气,使用者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打开或关闭,实现压缩机气体进入不同的制氧机分子筛塔,进而便于实现快速排氮的效果。
[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它未具体描述的部分,属于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氧机双塔气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所述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拼接形成完整气路板,所述气路板上板和气路板下板上分别开设有四个通孔及两个弧形槽,所述气路板上板上的通孔与气路板下板上的通孔一一对应形成进气口a、出气口b、出气口c和排氮孔d,所述气路板上板上的弧形槽与气路板下板上的弧形槽一一对应形成两个气道,其中一个气道的两端对应连通进气口a和出气口b形成第一输氧气路,另一个气道的两端对应连通进气口a和出气口c形成第二输氧气路,两条输氧气路之间相互独立,所述气路板上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输氧气路开闭的第一电磁阀和用于控制第二输氧气路开闭的第二电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机双塔气路切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敬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