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57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编码机技术领域,公开了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前端的喷头和第一滑块;以及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卡栓,卡栓用于套设在岩心的侧壁上,沿岩心的轴向方向卡栓上布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一滑槽,第一通孔与喷头相对设置,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编码机能够实现沿岩心的轴向方向快速完成编码喷涂作业,且能够保证喷涂过程的均匀性和岩心编码的规范性,进而提高岩心编录工作效率和钻探进度。工作效率和钻探进度。工作效率和钻探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码机
,特别是涉及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

技术介绍

[0002]岩心编录是钻探工程中一项重要工作,对后期地质分析和研究至关重要,岩心编录工作的第一步是对岩心的取心回次和块数进行编号。如编号为:其中整数“135”表示提取岩(矿)心的回次是第 135回次;分母“25”表示本回次取岩(矿)心的总块数是25块;分子“20”表示岩(矿)心为本回次中的第20块。目前国内对岩心编号主要是给岩心涂上白色油漆,待油漆晾干后再用记号笔进行编号。编号工作主要是通过地质人员在施工现场对岩心进行手动编码,不但费时、费力、书写不规范、还无法与钻探进度匹配。
[0003]现今市场上的针对岩心的编码机的产品极少,且无手持式岩心编码机,无法实现快速规范喷涂,致使岩心编录工作影响钻探进度,造成钻探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以实现对岩心的快速编码喷涂作业及提高岩心编码的规范性,进而提高岩心编录工作效率和钻探进度。
[0005]为了能够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包括:
[0006]壳体;
[0007]安装在所述壳体前端的喷头和第一滑块;
[0008]以及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卡栓,所述卡栓用于套设在所述岩心的侧壁上,沿所述岩心的轴向方向所述卡栓上布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通孔与喷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所述缺口进入到所述第一滑槽内,实现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之间滑动连接;
[0010]所述卡栓上设置有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有选择地封闭或开启所述缺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大孔相较于所述阶梯孔的小孔靠近所述壳体设置,所述阶梯孔的小孔与喷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槽设置在所述阶梯孔的大孔底板上;
[0012]所述封堵组件包括:
[0013]设置在所述卡栓内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上;
[0014]沿所述岩心的轴向方向设置的封堵杆,所述封堵杆的一端有选择地封闭或开启所述缺口,靠近所述第二滑槽的所述阶梯孔的大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封堵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通孔设置;
[0015]与所述封堵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
连接;
[0016]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内的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与封堵杆封闭所述缺口。
[0017]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槽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连接。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控制器、存储器、打印驱动电路、墨盒和电源;
[0019]以及嵌设在所述壳体侧壁上的交互装置;
[0020]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存储器、交互装置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经所述打印驱动电路与所述墨盒电性连接,并有选择地驱动所述墨盒经所述喷头实现打印。
[0021]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两侧的两个第一同步轮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侧壁上的第一编码器,所述第一同步轮贯穿所述阶梯孔与所述岩心滑动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第一编码器的码盘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编码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22]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前端安装有光电感应器和滑轮,所述光电感应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光电感应器与阶梯孔的小孔相对设置,两所述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光电感应器的两侧,所述滑轮的侧壁凸出于所述光电感应器的外表面设置,所述滑轮贯穿所述阶梯孔与所述岩心滑动连接。
[0023]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端安装有封盖,所述封盖的下端安装有所述墨盒,所述墨盒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0024]所述壳体的下方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前端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把手内部卡合连接有所述电源,所述电源为充电电池;
[0025]所述壳体的后端安装有充电接口和数据接口,所述充电接口通过导线与所述充电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接口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编码器和第二编码器均为同步式编码器,所述交互装置为液晶显示屏,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的截面均为T形。
[002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8]使用时,将卡栓的内表面套设在岩心的侧壁上,地质人员通过掌控卡栓以保持卡栓与岩心相对静止,通过控制第一滑块沿第一滑槽上滑动的同时,控制喷头在岩心上喷涂编码,通过控制卡栓的厚度,以控制喷头与岩心的侧壁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编码的尺寸大小,从而保证了本专利技术编码机沿岩心的轴向方向快速完成编码喷涂作业,且能够保证喷涂过程的均匀性和岩心编码的规范性,进而提高岩心编录工作效率和钻探进度。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使用时的效果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卡栓的爆炸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卡栓的剖视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去除部分壳体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专利技术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专利技术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另一方向中去除部分壳体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本专利技术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内部组件连接框图。
[0039]附图标记:1、壳体;2、喷头;3、第一滑块;4、卡栓;5、岩心;6、第一通孔;7、第一滑槽;8、缺口;9、第二滑槽;10、封堵杆;11、第二通孔;12、第二滑块;13、复位件;14、第三通孔;15、连杆;16、滑动按钮;17、打印驱动电路;18、墨盒;19、电源;20、交互装置;21、第一同步轮;22、第一编码器;23、第二同步轮;24、第二编码器;25、封盖;26、把手;27、控制按钮;28、充电接口; 29、数据接口;30、光电感应器;31、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安装在所述壳体(1)前端的喷头(2)和第一滑块(3);以及与所述壳体(1)可拆卸连接的卡栓(4),所述卡栓(4)用于套设在所述岩心(5)的侧壁上,沿所述岩心(5)的轴向方向所述卡栓(4)上布设有第一通孔(6)和第一滑槽(7),所述第一通孔(6)与喷头(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槽(7)与第一滑块(3)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7)的一端设置有缺口(8),所述第一滑块(3)通过所述缺口(8)进入到所述第一滑槽(7)内,实现所述第一滑块(3)与第一滑槽(7)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卡栓(4)上设置有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有选择地封闭或开启所述缺口(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6)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大孔相较于所述阶梯孔的小孔靠近所述壳体(1)设置,所述阶梯孔的小孔与喷头(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槽(7)设置在所述阶梯孔的大孔底板上;所述封堵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卡栓(4)内的第二滑槽(9),所述第二滑槽(9)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7)的延伸方向上;沿所述岩心(5)的轴向方向设置的封堵杆(10),所述封堵杆(10)的一端有选择地封闭或开启所述缺口(8),靠近所述第二滑槽(9)的所述阶梯孔的大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1),所述封堵杆(10)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通孔(11)设置;与所述封堵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12),所述第二滑块(12)与所述第二滑槽(9)滑动连接;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9)内的复位件(13),所述复位件(13)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12)与封堵杆(10)封闭所述缺口(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13)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12)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槽(9)远离所述第二通孔(11)的侧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岩心智能编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的控制器、存储器、打印驱动电路(17)、墨盒(18)和电源(19);以及嵌设在所述壳体(1)侧壁上的交互装置(20);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存储器、交互装置(20)和电源(19)电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牟必鑫张秀军李桃周瑞琦龙潇宋金辉喻廷旭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