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隔音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5299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轻质隔音保温墙板,包括支撑龙骨层、及位于所述龙骨层两侧的轻质耐火层;所述支撑龙骨层由金属板包裹的发泡材料组成;所述发泡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40~55份、聚酯多元醇60~70份、异氰酸酯50~150份、环氧大豆油1~4份、甘油1~3份、磺化蓖麻油2~6份、聚醚改性聚硅氧烷1~5份、阻燃剂5~10份、扩链剂4~7份、稳定剂0.3~0.8份、改性玄武岩纤维20~25份、发泡剂0.8~1.5份、催化剂1~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质轻、结构稳定、防火、隔音保温效果优异的特点。隔音保温效果优异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隔音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轻质隔音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工业生产或建筑等领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各种材料提出了隔音、阻燃、隔热、保暖等要求,目前我国工业生产或建筑等领域,对于一些板材材料,通常采用无机发泡材料、高分子有机发泡材料等达到隔音、隔热等要求,但此些材料大都具有可燃性,对其废弃物回收和处理比较麻烦,通常那些材料尺寸大且重量大,影响其使用性能,所以建筑材料的阻燃性能、环保性能、力学性能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在建筑内墙中普遍使用龙骨石膏板中间填充岩棉的构造,然而这种构造形变较大,使用寿命不高,保温效果与隔音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具有良好防火效果的轻质隔音保温墙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轻质隔音保温墙板,包括支撑龙骨层、及位于所述龙骨层两侧的轻质耐火层;所述支撑龙骨层由金属板包裹的发泡材料组成;所述发泡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40~55份、聚酯多元醇60~70份、异氰酸酯50~150份、环氧大豆油1~4份、甘油1~3份、磺化蓖麻油2~6份、聚醚改性聚硅氧烷1~5份、阻燃剂5~10份、扩链剂4~7份、稳定剂0.3~0.8份、改性玄武岩纤维20~25份、发泡剂0.8~1.5份、催化剂1~1.5份。
[0006]可选的,所述发泡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45份、聚酯多元醇65份、异氰酸酯100份、环氧大豆油2份、甘油2份、磺化蓖麻油4份、聚醚改性聚硅氧烷2份、阻燃剂6份、扩链剂4份、稳定剂0.5份、改性玄武岩纤维20份、发泡剂1份、催化剂1.2份。
[0007]可选的,所述轻质耐火层为硅酸钙板或玻镁板。
[0008]可选的,所述支撑龙骨层的金属板由铝片制成。
[0009]可选的,所述阻燃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氧化铝10份、改性凹凸棒土20份、三聚磷酸铝2份、乙二醇3份、膨胀石墨2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7份、硬脂酸镁0.7份。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的轻质隔音保温墙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1](1)按照图纸尺寸将铝片制成一个盒状结构的金属板,且金属板两端结构可拆卸;
[0012](2)先将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混合,真空脱水,升温至60~70℃搅拌反应,然后加入除异氰酸酯外的其余原料,搅拌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异氰酸酯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投入模具,进行反应,得到长条状的发泡材料;
[0013](3)打开金属板的两端,利用螺钉将轻质耐火层固定到盒状的金属板上下表面,并
用中性硅酮胶密封填充轻质耐火层与金属板表面之间的间隙;
[0014](4)将步骤(2)制得的发泡材料从金属板的端部放入金属板内部,使得发泡材料的上下表面紧贴金属板的内壁;
[0015](5)将步骤(4)之后的金属板盖上端盖并密封,得到轻质隔音保温墙板。
[0016]可选的,步骤(2)中的反应温度为50~85℃,反应时间为90~120mi n。
[0017]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硅酸钙板和玻镁板的密度较小,熔点高,可提高墙板的隔音性能的防火等级。(2)支撑龙骨层的金属板完全将发泡材料包裹,为墙板提供了支撑骨架的同时也保护了发泡材料的结构不会因挤压、吸水等因素改变,延长了使用寿命。(3)采用铝片制造金属板一方面是材料容易获得,另一方面是其密度相对小、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金属韧性,经过简单处理后可制成包裹层可为墙板提供良好骨架支撑。(4)主要成分为改性凹凸棒土的阻燃剂提升了聚氨酯发泡体系中的分散性,在反应时使其分散均匀,不会对聚氨酯的力学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本申请中的阻燃剂的主要原料均为无机材料,而且性能相对稳定,在高温下不会分解,保证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5)发泡材料中加入了改性玄武岩纤维,主要用于提升发泡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对聚氨酯的阻燃性也有一定的提升,在发泡过程中可以与阻燃剂中的成分相互配合,作为聚氨酯发泡材料的骨架,提升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轻质隔音保温墙板,包括支撑龙骨层、及位于龙骨层两侧的轻质耐火层;支撑龙骨层由铝板包裹的发泡材料组成;其中发泡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40份、聚酯多元醇60份、异氰酸酯50份、环氧大豆油1份、甘油1份、磺化蓖麻油3份、聚醚改性聚硅氧烷2份、阻燃剂5份、扩链剂4份、稳定剂0.3份、改性玄武岩纤维20份、发泡剂0.8份、催化剂1份。
[0021]其中,稳定剂为聚硅氧烷

氧化烯烃嵌段共聚物;扩链剂为丙二醇及丁二醇体积比为1:1的混合醇;发泡剂为水;催化剂为三乙基二胺。
[0022]上述阻燃剂由以下原料按常规方法制成:氧化铝10份、改性凹凸棒土20份、三聚磷酸铝2份、乙二醇3份、膨胀石墨2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7份、硬脂酸镁0.7份。
[0023]其中,改性凹凸棒土由以下步骤制得:(1)将凹凸棒土粉碎后使用硝酸溶液浸泡处理30mi n,浸泡过程中使用超声波震荡处理,过滤,使用清水洗涤,然后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处理30mi n,浸泡过程中使用超声波震荡处理,然后使用清水洗涤至中性,在300℃下烘干;(2)将步骤(1)处理好的凹凸棒土使用水、硅烷偶联剂、丁二醇按重量比12:0.6:2的比例制成的溶液浸泡处理60mi n,浸泡过程中搅拌,使凹凸棒土与溶液充分接触,然后升温至60℃,保持压力为0.5MPa下活化处理45mi n,烘干,得到改性凹凸棒土。
[0024]上述的轻质隔音保温墙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5](1)将3mm后铝片制成一个尺寸为1600*500*150mm的盒状结构的金属板,且金属板两端结构可拆卸;
[0026](2)按比例称取各重量份原料后,先将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混合,真空脱水,升温至60℃搅拌反应,然后加入除异氰酸酯外的其余原料,搅拌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异氰酸酯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投入模具,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65
±
5℃,反应时间为90mi n后得到长条状的发泡材料;
[0027](3)打开金属板的两端,利用螺钉将由2.0mm厚的硅酸钙板固定到盒状的金属板上下表面,并用中性硅酮胶密封填充轻质耐火层与金属板表面之间的间隙;
[0028](4)将步骤(2)制得的发泡材料从金属板的端部放入金属板内部,使得发泡材料的上下表面紧贴金属板的内壁;其中,发泡材料的宽度比金属板的宽度稍窄,由常规门窗发泡剂填充固定即可;
[0029](5)将步骤(4)之后的金属板盖上端盖并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隔音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龙骨层、及位于所述龙骨层两侧的轻质耐火层;所述支撑龙骨层由金属板包裹的发泡材料组成;所述发泡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40~55份、聚酯多元醇60~70份、异氰酸酯50~150份、环氧大豆油1~4份、甘油1~3份、磺化蓖麻油2~6份、聚醚改性聚硅氧烷1~5份、阻燃剂5~10份、扩链剂4~7份、稳定剂0.3~0.8份、改性玄武岩纤维20~25份、发泡剂0.8~1.5份、催化剂1~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隔音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45份、聚酯多元醇65份、异氰酸酯100份、环氧大豆油2份、甘油2份、磺化蓖麻油4份、聚醚改性聚硅氧烷2份、阻燃剂6份、扩链剂4份、稳定剂0.5份、改性玄武岩纤维20份、发泡剂1份、催化剂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隔音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耐火层为硅酸钙板或玻镁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隔音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龙骨层的金属板由铝片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质隔音保温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鸿展朱楚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恺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