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517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包括:前副车架总成、前转向节总成、前下控制臂总成、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前滑柱总成;前副车架总成设置有预留的发动机悬置安装孔和混动悬置安装点,用于兼容燃油车型及混合动力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包括燃油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和混动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燃油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用于燃油车型,混动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燃油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或混动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的杆径与整车侧倾需求相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适应MPV车型的燃油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共平台的需求,同时能够向上向下兼容拓展,开发后续其他车型。开发后续其他车型。开发后续其他车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由于汽车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大厂家都在想尽办法降低开发成本、材料成本,同时还要求汽车达成优秀的驾驶操控、舒适性。由于新能源的冲击,各车型都在寻求新能源或者混动的动力形式,然而燃油车仍有一定市场。目前就需要一套能兼容燃油、混动动力系统的前悬架系统,同时还要满足较高的承载能力、较好的驾乘表现以及平台拓展性。目前的技术普遍存在成本高、重量高或者舒适性差、安全性较差等这样那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包括:
[0005]前副车架总成,所述前副车架总成设置有预留的发动机悬置安装孔和混动悬置安装点,用于兼容燃油车型及混合动力车型;
[0006]前转向节总成,所述前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副车架总成(100),所述前副车架总成(100)设置有预留的发动机悬置安装孔(131)和混动悬置安装点(132),用于兼容燃油车型及混合动力车型;前转向节总成(200),所述前转向节总成(200)的中部与轮毂单元连接;前下控制臂总成(300),所述前下控制臂总成(300)分别与车身、前转向节总成(200)以及前副车架总成(100)连接;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400),所述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400)分别与所述前副车架总成(100)和所述前滑柱总成(500)连接,所述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400)包括燃油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和混动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其中,所述燃油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用于燃油车型,所述混动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用于混合动力车型,所述燃油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和混动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布置走向一致,所述燃油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或混动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的杆径与整车侧倾需求相匹配;前滑柱总成(500),所述前滑柱总成(500)与所述前转向节总成(20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总成(100)包括:防撞梁(110);支撑框架(120),所述防撞梁(110)与所述支撑框架(120)连接;元宝梁副车架(130),所述支撑框架(120)与所述元宝梁副车架(130)连接,所述发动机悬置安装孔(131)和混动悬置安装点(132)设置于所述元宝梁副车架13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装圆形悬置(140),所述压装圆形悬置(140)与所述发动机悬置安装孔(131)连接,所述压装圆形悬置(140)通过悬置连接杆(141)与发动机连接;混动连杆(150),所述混动连杆(150)一端与所述混动悬置安装点(132)连接,另一端与变速箱连接;用于燃油车型时,所述压装圆形悬置(140)通过悬置连接杆(141)与发动机连接;用于混合动力车型时,所述压装圆形悬置(140)通过悬置连接杆(141)与发动机连接,并且所述混动连杆(150)一端与所述混动悬置安装点(132)连接,另一端与变速箱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110)包括支撑板(111)和两个吸能盒(112);所述支撑框架(120)包括左纵梁(121)、右纵梁(122)和横梁(123);所述支撑板(111)与两个所述吸能盒(112)连接,两个所述吸能盒(112)分别与所述左纵梁(121)和右纵梁(122)连接,所述横梁(1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121)和右纵梁(122)连接,所述左纵梁(121)和右纵梁(122)分别与所述元宝梁副车架(13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单元包括轮毂轴承,所述前转向节总成(200)设置有轮毂轴承安装孔(210)和四个球面螺栓孔(220),所述轮毂轴承设置于所述轮毂轴承安装孔(210)内,并通过四个所述球面螺栓孔(220)与所述轮毂轴承进行固定,所述前转向节总成(200)与所述轮毂轴承中间夹设挡尘盘;所述轮毂轴承安装孔(210)的轴线下方设置有下圆柱槽(230),所述前转向节总成
(200)通过所述下圆柱槽(230)与前下控制臂总成(300)连接,所述轮毂轴承安装孔(210)的轴线上方设置有上圆柱槽(240),所述前转向节总成(200)通过所述上圆柱槽(240)与前滑柱总成(500)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控制臂总成(300)包括:控制臂本体(310),所述控制臂本体(310)为A字形结构;所述控制臂本体(310)具有第一边壁(311)、第二边壁(312)和第三边壁(313),所述第一边壁(311)、第二边壁(312)和第三边壁(313)之间两两相接,所述第一边壁(311)、第二边壁(312)和第三边壁(313)向所述控制臂本体(310)内部由厚变薄;球头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丁树伟梁友涛王微徐婷婷贾彦光王德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