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挤出加工耦合酶处理的食用微藻破壁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7506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挤出加工耦合酶处理的食用微藻破壁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破壁方法通过酶处理对食用微藻的细胞壁进行一定程度破坏,并调节食用微藻水分含量至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挤出加工耦合酶处理的食用微藻破壁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藻破壁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挤出加工耦合酶处理的食用微藻破壁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食用微藻包括螺旋藻、蛋白核小球藻、裂殖壶藻、雨生红球藻、球状念珠藻、微拟球藻、裸藻、杜氏盐藻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和色素等活性组分,具有十分良好的抗肿瘤、抗炎、抗衰老和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因此,这些食用微藻的产品加工、活性提取与高附加值制品开发成为新资源食品高值化利用的研究热点。然而,大部分食用微藻的细胞壁较厚且坚硬,在日常食品加工过程中很难被破坏,致使食用微藻在人体内不被消化,继而抑制营养组分在体内的有效释放与吸收,限制食用微藻营养价值的有效发挥;此外,细胞壁的完整性抑制了食用微藻功能组分在提取过程的有效释放,降低功能活性成分的提取率,继而阻碍食用微藻的高值化综合利用。因此,从食用微藻营养功能有效发挥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的双重角度出发,食用微藻的高效破壁成为食用微藻加工领域所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
[0003]目前,食用微藻的破壁方法主要包括均质等机械匀浆法、交替冻融法、超声波破碎法、酶解法和研磨法等;其中,机械匀浆法、交替冻融法、超声波破碎法和酶解法等以大量水资源为反应介质,水资源需要量大、成本高,且大量水分的存在导致微藻在后期干燥过程中能耗极大,不利于食用微藻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磨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低,但其破壁耗时长、效率低、连续化生产程度低,不利于食用微藻的大规模生产。寻求一种水资源依赖程度低、整体能耗低、连续化生产程度高的食用微藻破壁方法成为国内外食用微藻产品及其高附加值制品规模化生产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0004]公开号为CN104480013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雨生红球藻细胞破壁方法,通过把雨生红球藻细胞冷冻,除去细胞壁表面上的绒毛,然后用纳米破碎技术,把冰晶化的雨生红球藻细胞破碎成纳米级颗粒,从而完成细胞破壁;公开号为CN10953638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藻细胞机械破壁方法,采用三次破壁的形式进行逐步破壁,使得藻细胞破壁更加均匀;但这两种方法在使用时均需要较多水资源将微藻配置成溶液来进行,整体过程对水的需求量大,不利于水资源的节约,并且在后期食用微藻产品干燥过程中由于水分含量大,导致所需能耗较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目前食用微藻破壁连续化程度低、整体水资源及能耗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资源需求量低、整体能耗低的食用微藻连续化破壁方法,通过酶法耦合挤出加工连续化破坏食用微藻细胞壁,实现破壁食用微藻的连续化高效生产。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一种基于挤出加工耦合酶处理的食用微藻破壁方法,通过酶处理对食用微藻的细胞壁进行破坏,并调节食用微藻水分含量,耦合挤出加工过程中的物理作用力胁迫破坏食用微藻的细胞壁。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0009]S1、控制水分含量,按照总酶活比例将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葡聚糖酶中的一种或多种配置成酶液;
[0010]S2、将酶液与食用微藻粉末混匀;
[0011]S3、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通过调控挤出套筒温度以控制加工温度,并且调节螺杆转速对食用微藻进行挤出加工,于热风干燥箱干燥后得到破壁的食用微藻。
[0012]进一步的,所述S1中水分含量指食用微藻与酶液混合后的水分含量,水分含量为20%

40%,优选地,水分含量为25%

35%。
[0013]进一步的,所述S1中总酶活比例为100

10000U/g食用微藻,优选地,总酶活为2000

7000U/g食用微藻。
[0014]进一步的,所述S2中食用微藻为蛋白核小球藻、裂殖壶藻、雨生红球藻、球状念珠藻、微拟球藻、裸藻、杜氏盐藻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批准的新资源食品。
[0015]进一步的,所述S3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套筒温度为20

120℃。
[0016]进一步的,所述挤出套筒温度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所述低温区温度为20

60℃,优选地,温度为45

55℃;所述高温区温度为80

120℃,优选地,温度为90

110℃。
[0017]进一步的,所述S3中食用微藻依次经过低温区和高温区的挤出加工处理。
[0018]进一步的,所述S3中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00

500r/min,优选地,螺杆转速为200

400r/min。
[0019]进一步的,所述S3中热风干燥箱的干燥温度为40

60℃,干燥时间为6

12h。
[002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挤出加工耦合酶处理的食用微藻破壁方法的应用,所述破壁方法用于食用微藻片剂开发、功能活性组分提取的食品加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食用微藻破壁方法涉及的加工手段对水资源需求量低,不同于常规破壁方法中需要大量的水将微藻配置成溶液来进行,优化了水资源的利用;同时,食用微藻的低水分含量使用降低了后期食用微藻产品干燥过程的能耗,节约了破壁使用食用微藻的生产成本。
[0022]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食用微藻破壁方法可以实现从投入藻粉到获得破壁食用微藻的连续化生产,由此方法所得的食用微藻破壁率高于90%,破壁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发挥食用微藻的营养价值,实现食用微藻的高值化综合利用。
[0023]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食用微藻破壁方法步骤简便、易于操作、反应条件可控,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食用微藻的破壁加工过程;同时,此方法所采用清洁绿色生产工艺,对环境基本无污染,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并且能够节约破壁使用食用微藻的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
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5]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6]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0027]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8]下述实施例中双螺杆挤出机采用南京杰亚建造的SHJ 20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挤出加工耦合酶处理的食用微藻破壁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1]S1、控制水分含量,按照总酶活比例将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葡聚糖酶配置成酶液;
[0032]S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挤出加工耦合酶处理的食用微藻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酶处理对食用微藻的细胞壁进行破坏,并调节食用微藻水分含量,耦合挤出加工过程中的物理作用力胁迫破坏食用微藻的细胞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挤出加工耦合酶处理的食用微藻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水分含量,按照总酶活比例将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葡聚糖酶中的一种或多种配置成酶液;S2、将酶液与食用微藻粉末混匀;S3、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通过调控挤出套筒温度以控制加工温度,并且调节螺杆转速对食用微藻进行挤出加工,于热风干燥箱干燥后得到破壁的食用微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挤出加工耦合酶处理的食用微藻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水分含量指食用微藻与酶液混合后的水分含量,含量为20%

40%。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挤出加工耦合酶处理的食用微藻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总酶活比例为100

10000U/g食用微藻。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挤出加工耦合酶处理的食用微藻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承灯周有彩陈必链何勇锦郑明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