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目标优化的充电站选址定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2136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面向多目标优化的充电站选址定容方法,获取路网数据并提取路网结构信息,基于路网结构信息分析确定充电站候选点得到候选充电站集合;获取电动汽车的分布位置数据以及充电需求信息,以生成充电需求分布;在充电站建站数量和容量限制基础上,结合充电需求分布图和候选充电站集合生成充电站选址定容方案。综合优化降低充电站建设运维成本和电动汽车用户成本,寻优求解生成最佳的选址定容方案,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充电服务。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降低充电站建设运维成本和电动汽车用户成本,提升充电站利用率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能够有效缓解充电压力,性能更优、稳定性更强对充电站的规划更加合理,对充电站选址定容综合优化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站规划领域,尤其涉及面向多目标优化的充电站选址定容方法


技术介绍

1、面对气候恶化和能源危机,新能源产业能够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作为新能源产业代表之一具有能量转换率高、尾气低、零排放等优点,近年来ev数量呈现稳步上升势态,同时已建成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的光储充电设施网络。当前存在的“有车无桩,有桩无桩”局面,急需提高充电设施利用率。可见充电站作为ev能源动力的重要补给站,对其合理规划将有效满足ev充电需求、提升充电便捷性、解决寻桩难和车桩比高的问题,从而促进ev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

2、近年来,充电站规划研究备受关注,针对动态变化的充电需求,如何选址并在电网承载、充电行为等因素影响下配置充电资源(充电桩)尤为关键。以经济效益作为规划主要目标,能够有效提升了充电设施运营商投资电动汽车行业的回报率,然而未兼顾到用户的利益,作为ev的实际使用者,用户更关心的是ev续航里程和充电便利性。考虑单一参与主体利益的研究,对充电站规划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若在此基础上耦合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面向多目标优化的充电站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目标优化的充电站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于路网结构信息构建路网无向图G=(H,A);其中,H={hi|1<i<k}为k个道路节点的节点集合,A={ai,j|1≤i,j≤k,i≠j}为节点间路径的集合,每条路径边ai,j=(hi,hj)代表道路节点hi和道路节点hj之间的最短行驶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目标优化的充电站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候选充电站集合S={si|1≤i≤n},n为候选充电站数量,si为第i个候选充电站...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多目标优化的充电站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目标优化的充电站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于路网结构信息构建路网无向图g=(h,a);其中,h={hi|1<i<k}为k个道路节点的节点集合,a={ai,j|1≤i,j≤k,i≠j}为节点间路径的集合,每条路径边ai,j=(hi,hj)代表道路节点hi和道路节点hj之间的最短行驶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目标优化的充电站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候选充电站集合s={si|1≤i≤n},n为候选充电站数量,si为第i个候选充电站,且为充电站i位置坐标,pi为第i个候选充电站配置的充电桩数量;为第i个候选充电站内的平均充电等待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多目标优化的充电站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候选充电站符合m/m/c排队模型,计算得到平均充电等待时间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目标优化的充电站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基于电动汽车日行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黄子晴林兵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