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修复冷却塔混凝土裂缝的多组分材料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481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修复冷却塔混凝土裂缝的多组分材料及微细裂缝的修复方法,所述多组分材料包括:液体材料A、B、D和粉体材料C;若按重量计,各材料的组成分别如下:液体材料A含有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修复冷却塔混凝土裂缝的多组分材料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修复冷却塔混凝土裂缝的多组分材料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作为建筑物、高铁的轨道板、大坝、机场等等常用的弹塑性材料,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收缩和温度变形等。所以混凝土符合弹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一些特质。由于其自身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的作用,会产生一些细小的裂缝。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应该及时进行填补,否则在外界环境作用下,裂缝会随着时间地推移逐渐变大,在雨水、震动等环境影响下,裂缝很容易扩大、延长,极易出现渗漏或钢筋锈蚀等情况,影响冷却塔混凝土的安全使用寿命。
[0003]混凝土裂缝按照裂缝宽度可分为0.4mm以下的超细裂缝和0.4m

4mm的微细裂缝。对于超细裂缝而言,目前主要是采用有机树脂乳液类材料进行填补修复,常见的有环氧树脂乳液、聚脲树脂乳液、聚氨酯乳液、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乳液等。这类乳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可渗透进狭小的混凝土裂纹中,其主要是通过发挥材料的成膜性和粘结性达到修复功能。
[0004]然而,这些有机树脂乳液类材料仅适用于修复非常细小的裂缝,若用于修复缝宽为0.4mm

4mm的微细裂缝,则往往由于强度和环境耐受度不够而导致其修复有效时间短、效果不理想。此外,常见的丙烯酸乳液等材料修补裂缝后,还会形成不透气的膜,抑制了混凝土内部的有害水汽的向外扩散,时间长(室外)容易分层、开裂,耐久性差。对于宽度大于0.4mm的裂缝,目前主要是通过注浆法修复。但是注浆法对这类微细裂缝的修复效果也较差,原因在于,一方面无机粉体粒径较大,不易渗透到超细裂缝中对有害毛细孔缝进行有效封堵,且和混凝土基材的粘结力较差,如此情形下所做修复不具有牢固的根基,仅浮于表面,无机粉体与微细裂缝的结合不牢固,容易遭受水汽等环境中的酸碱盐侵蚀而再次脱落。另一方面,单纯的无机粉体材料注浆后固化形成刚性结构,其抗拉伸性和热稳定性较差,容易因环境温度的变化等而再次裂开出现裂缝。
[0005]本申请人此前提出名称为《一种用于修复高强混凝土微细裂缝的双组分材料》(授权公告号CN112321324B)的专利申请,该方案主要是先用液体组分A润湿裂缝,然后向微细裂缝中涂覆粉体组分B,之后再向微细裂缝中喷洒液体组分A,最后再进行养护。此种方法具有高机械强度和柔韧性、耐受性、抗拉伸性和热稳定性,且不易因环境温度的变化等而再次出现裂缝的优点。但是,其需要涂覆粉体组分至裂缝处的方式,对施工时的环境条件要求较高,比如在风力大于4级时不能准确地保证粉体组分的覆涂量和在裂缝处的留存量,进而无法保证良好的修复效果,存在一定的施工局限性。此外,喷洒/喷涂粉体时,由于粉体极轻,其填充到微细裂缝的量和紧实度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修复效果。
[0006]为此,需要开发一种应用范围更广,同样可以有效修复冷却塔混凝土中0.4mm

4mm宽度裂缝的材料和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修复冷却塔混凝土裂缝的多组分材料及施工方法,在修复施工时,将材料包中的各组分按要求进行调配和施工,可有效修复混凝土中宽度0.4mm

4mm的裂缝,解决了现有这类裂缝修复方法中在有风的环境中不便施工的技术问题。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11]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修复冷却塔混凝土裂缝的多组分材料,其包括:液体材料A、B、D和粉体材料C;若按重量计,各材料的组成分别如下:
[0012]液体材料A含有50

70份水、3

10份助剂和20

40份水溶性硅酸盐;
[0013]液体材料B含有60

80份水、3

10份助剂和10

30份强碱;
[0014]粉体材料C含有50

70份超细水泥、20

40份细砂、0.1

0.6份碱金属氧化物、5

8份丙烯酸树脂粉末、1

5份胶粉和0.5

3份助剂;
[0015]液体材料D含有43

45份乙烯

醋酸乙烯聚合物乳液、1

2份聚乙烯醇和54

56份水。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液体材料A中的助剂为渗透剂、分散剂、防腐剂及pH调节剂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水溶性硅酸盐为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液体材料B中,所述强碱为氢氧化钙;所述助剂为渗透剂、分散剂、防腐剂及pH调节剂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粉体材料C中,所述超细水泥为PO42.5或PI42.5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在450

/Kg以上。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粉体材料C中,细砂粒径为80

630μm之间,所述细砂为重质碳酸钙、石英粉、纳米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用于提高修复部位的刚性强度;所述碱金属氧化物为为氧化钙、氧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优选为氧化镁;碱金属氧化物主要起膨胀作用以填补缝隙。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粉体材料C中,所述胶粉是以聚乙烯醇作为保护胶体的乙烯/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EVA)、醋酸乙烯/叔碳酸乙烯共聚物、丙稀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粉体材料C中,所述助剂包含聚羧酸减水剂、速凝剂和增强强度的纤维素。
[002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修复冷却塔混凝土微细裂缝的施工方法,使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所述多组分材料进行修复施工,施工步骤如下:
[0023]S1、按照体积比1:3

5将液体材料A和B混合(优选是1:4体积比混合),搅拌至形成凝胶;
[0024]S2、将S1中的凝胶加到蓄压喷雾器,然后使用蓄压喷雾器将凝胶注入待修复的微细裂缝中,用刮板刮净所述微细裂缝处溢出的凝胶;
[0025]S3、第一次注入凝胶后,观察20

50分钟,若该微细裂缝内的凝胶减少、出现部分虚空,再使用蓄压喷雾器二次补充注入凝胶;
[0026]S4、将液体材料A、液体材料B、粉体材料C和液体材料D按照9

12mL:9

12mL:28

35g:2.5

3.5g的比例混合,搅拌直至得到分散均匀的水泥浆体;
[0027]S5、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修复冷却塔混凝土裂缝的多组分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液体材料A、B、D和粉体材料C;若按重量计,各材料的组成分别如下:液体材料A含有50

70份水、3

10份助剂和20

40份水溶性硅酸盐;液体材料B含有60

80份水、3

10份助剂和10

30份强碱;粉体材料C含有50

70份超细水泥、20

40份细砂、0.1

0.6份碱金属氧化物、5

8份丙烯酸树脂粉末、1

5份胶粉和0.5

3份助剂;液体材料D含有43

45份乙烯

醋酸乙烯聚合物乳液、1

2份聚乙烯醇和54

56份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材料,其特征在于,液体材料A中的助剂为渗透剂、分散剂、防腐剂及pH调节剂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水溶性硅酸盐为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材料,其特征在于,液体材料B中,所述强碱为氢氧化钙;所述助剂为渗透剂、分散剂、防腐剂及pH调节剂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材料,其特征在于,粉体材料C中,所述超细水泥为PO42.5或PI42.5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在450

/Kg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材料,其特征在于,粉体材料C中,细砂粒径为80

630μm之间,所述细砂为重质碳酸钙、石英粉、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肇春李念震高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易晟元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