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囊抛光机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464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囊抛光机散热装置,包括横置的抛光筒、弧形水室;所述抛光筒外周中部套设与其同心设置的弧形水室,弧形水室与抛光筒之间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导热板固定连接,弧形水室两端的底板均置于抛光筒下方;每个所述底板均为两边高中间低的V形,每个底板的中间均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两侧均设有与相邻的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支座;所述弧形水室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与其通过螺纹紧固的进水封口盖;所述出水口上设有与其通过螺纹紧固的出水封口盖;所述抛光筒的底部设有若干透气孔,透气孔下方设有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置于两所述底板之间,且与相邻的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囊抛光机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胶囊抛光机散热装置,属于胶囊抛光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许多将胶囊作为保护外壳用于包裹的粉末或颗粒状药品的药物,以便吞服。当胶囊制作、填充完成后,常用胶囊抛光机对其进行抛光,去除胶囊表面的粉尘。
[0003]公告号为CN20940824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胶囊抛光机的散热装置,包括支架、抛光机主体和吸尘器,抛光机主体的侧壁开设有矩形通孔,且矩形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片,抛光机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和弧形冷却块,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该技术通过扇叶、弧形冷却块以及水箱之间的配合进行散热,但由于散热装置设置于抛光机主体一侧,其起到的散热效果仅对局部产生作用,散热区域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胶囊抛光机散热装置,能对抛光筒进行大面积均匀散热的散热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胶囊抛光机散热装置,包括横置的抛光筒、弧形水室;所述抛光筒外周中部套设与其同心设置的弧形水室,弧形水室与抛光筒之间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导热板固定连接,弧形水室两端的底板均置于抛光筒下方;每个所述底板均为两边高中间低的V形,每个底板的中间均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两侧均设有与相邻的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支座;所述弧形水室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与其通过螺纹紧固的进水封口盖;所述出水口上设有与其通过螺纹紧固的出水封口盖;所述抛光筒的底部设有若干透气孔,透气孔下方设有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置于两所述底板之间,且与相邻的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导热板沿所述抛光筒的外表面圆周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导热板均与所述抛光筒垂直且固定连接,其自由端均与所述弧形水室靠近抛光筒的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导热板的长度均与所述弧形水室的长度相同。
[0008]进一步的,所述吸尘装置包括与所述抛光筒同心设置的弧形的过滤板、连接板Ⅱ;所述透气孔下方设有过滤板,过滤板的两侧固定连接在相邻的所述导热板的上部;所述过滤板远离所述抛光筒的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Ⅰ,连接板Ⅰ的远离过滤板的面上固定连接有一排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的下方设有连接板Ⅱ;所述连接板Ⅱ的两侧固定连接在相邻所述导热板的下部,连接板Ⅱ的中部开设有若干排气孔。
[0009]进一步的,置于所述抛光筒两侧的所述支座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设垂直贯通的散热口,散热口置于所述连接板Ⅱ下方;所述散热口两侧还设有用
于容纳所述出水口的通孔,通孔均与散热口相通;所述支撑板下方四角均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部通过连接板Ⅲ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Ⅲ上设有收集箱。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抛光筒内设有可转动的转轴,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抛光筒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周设有用于抛光胶囊的螺旋毛刷;所述抛光筒的一端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料口、另一端下方固定连接有出料口,出料口穿过所述支撑板延伸至所述收集箱上方。
[0011]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在抛光筒外周设置能够大范围覆盖抛光筒的弧形水室,通过若干导热板将抛光筒与弧形水室连接,当抛光机运作产生热量时,利用若干导热板与弧形水室的配合快速将热量导出;弧形水室的顶端设有进水口,两底板由两侧向中部倾斜,并在底板中部设置出水口,能够快速将弧形水室中的水进行更换,保持弧形水室的降温作用并防止积水,同时保证抛光机的整体均匀散热的效果。
[0013]2、抛光筒下方设置的吸尘装置,能通过排风机将从透气孔中落下的粉尘吸附到过滤板上,同时带动了抛光筒内空气的流通,亦可起到散热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图。
[0015]图2为图1的A

A处剖视图。
[0016]图3为弧形水室的侧视图。
[0017]图4为支撑板的俯视图。
[0018]图5为进水封口盖的正视剖面图。
[0019]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0]1、抛光筒;11、透气孔;12、转轴;13、电机;14、螺旋毛刷;15、进料口;16、出料口;2、弧形水室;21、底板;22、出水口;221、出水封口盖;23、支座;24、进水口;241、进水封口盖;3、导热板;4、吸尘装置;41、过滤板;42、排风机;43、连接板Ⅰ;44、连接板Ⅱ;441、排气孔;5、支撑板;51、散热口;52、通孔;6、支撑腿;7、连接板Ⅲ;71、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2]参见图1

5,一种胶囊抛光机散热装置,包括横置的抛光筒1、弧形水室2;所述抛光筒1外周中部套设与其同心设置的弧形水室2,弧形水室2与抛光筒1之间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导热板3固定连接,弧形水室2两端的底板21均置于抛光筒1下方;每个所述底板21均为两边高中间低的V形,每个底板21的中间均设有出水口22;所述出水口22的两侧均设有与相邻的所述底板21固定连接的支座23;所述弧形水室2的顶部设有进水口24;所述进水口24上设有与其通过螺纹紧固的进水封口盖241;所述出水口22上设有与其通过螺纹紧固的出水封口盖221;所述抛光筒1的底部设有若干透气孔11,透气孔11下方设有吸尘装置4;所述吸尘装置4置于两所述底板21之间,且与相邻的所述导热板3固定连接。
[0023]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导热板3沿所述抛光筒1的外表面圆周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导热板3均与所述抛光筒1垂直且固定连接,其自由端均与所述弧形水室2靠近抛光筒1的面固
定连接;每个所述导热板3的长度均与所述弧形水室2的长度相同。
[0024]进一步的,所述吸尘装置4包括与所述抛光筒1同心设置的弧形的过滤板41、连接板Ⅱ44;所述透气孔11下方设有过滤板41,过滤板41的两侧固定连接在相邻的所述导热板3的上部;所述过滤板41远离所述抛光筒1的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Ⅰ43,连接板Ⅰ43的远离过滤板41的面上固定连接有一排排风机42;所述排风机42的下方设有连接板Ⅱ44;所述连接板Ⅱ44的两侧固定连接在相邻所述导热板3的下部,连接板Ⅱ44的中部开设有若干排气孔441。
[0025]进一步的,置于所述抛光筒1两侧的所述支座23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5上;所述支撑板5的中部开设垂直贯通的散热口51,散热口51置于所述连接板Ⅱ44下方;所述散热口51两侧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出水口22的通孔52,通孔52均与散热口51相通;所述支撑板5下方四角均设有支撑腿6;所述支撑腿6的下部通过连接板Ⅲ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Ⅲ7上设有收集箱71。
[0026]进一步的,所述抛光筒1内设有可转动的转轴12,转轴12的另一端穿过抛光筒1与电机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抛光机散热装置,包括横置的抛光筒(1)、弧形水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筒(1)外周中部套设与其同心设置的弧形水室(2),弧形水室(2)与抛光筒(1)之间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导热板(3)固定连接,弧形水室(2)两端的底板(21)均置于抛光筒(1)下方;每个所述底板(21)均为两边高中间低的V形,每个底板(21)的中间均设有出水口(22);所述出水口(22)的两侧均设有与相邻的所述底板(21)固定连接的支座(23);所述弧形水室(2)的顶部设有进水口(24);所述进水口(24)上设有与其通过螺纹紧固的进水封口盖(241);所述出水口(22)上设有与其通过螺纹紧固的出水封口盖(221);所述抛光筒(1)的底部设有若干透气孔(11),透气孔(11)下方设有吸尘装置(4);所述吸尘装置(4)置于两所述底板(21)之间,且与相邻的所述导热板(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抛光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导热板(3)沿所述抛光筒(1)的外表面圆周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导热板(3)均与所述抛光筒(1)垂直且固定连接,其自由端均与所述弧形水室(2)靠近抛光筒(1)的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导热板(3)的长度均与所述弧形水室(2)的长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抛光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装置(4)包括与所述抛光筒(1)同心设置的弧形的过滤板(41)、连接板Ⅱ(44);所述透气孔(11)下方设有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武华曹庆阳张姗姗邓良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法莫优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