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合金与玻璃封接封装工艺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553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钛合金与玻璃封接封装工艺及连接器,主要包括清洗、工件的预氧化、工件组装、烧结、后处理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湿氮法进行预氧化处理,引针与钛合金外壳通过湿氮工艺进行预氧化,在高温环境下,金属引针与钛合金壳体会跟水发生氧化反应,表面形成致密氧化层,也增加氧化层与玻璃的粘接性,在烧结升温的过程中停温保留,使玻璃在达到软化时与钛合金氧化层做充分接触,过后快速升温至玻璃的烧结温度,钛合金氧化层会在700℃以上分解,烧结超过一定时间时,会产生较多气泡,通过停温保留将气泡排出,增加玻璃与钛合金的粘接同时增加玻璃与引线的粘接,在深海高腐蚀环境下仍然具有较强的抗水压能力。具有较强的抗水压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合金与玻璃封接封装工艺及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钛合金与玻璃封接封装工艺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钛合金连接器是用于特殊领域的插头,用于信息的传输或导电,连接器用于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使用需求,例如,应用于航空领域需要其轻质化,应用于深水环境需要其具有抗压、防漏水、抗腐蚀的特性,因此钛合金材质的连接器与玻璃封接工艺则是常被应用于深海中高压高腐蚀的环境。
[0003]现有的烧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配置玻璃粉、模具清洁、清洗、镀件、装配模具、烧结、冷却清洗,该烧结工艺存在以下不足:钛合金与玻璃表面的粘接性不足,抗腐蚀性差,产品合格率较低,难以应用在深海环境,烧结过程中,由于玻璃为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在熔融时玻璃与钛合金接触面中的细小的气泡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固化后玻璃的抗压性不稳定,测试时合格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钛合金与玻璃封接封装工艺及连接器。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合金与玻璃封接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清洗:对封接过程需要用到的钛合金坯料、石墨模具、引针、玻璃坯料进行去油清洗,烘干;S2:工件的预氧化:将引针坯料置于湿化后的氮气环境中,在850℃

900℃中保持15

25分钟,引针坯料表面形成致密氧化层,形成引针,将钛合金坯料置于湿化后的氮气与空气的混合环境中,在400℃

700℃中保持15

25分钟,钛合金壳体表面形成致密氧化层,形成钛合金壳体;S3:工件组装:将钛合金壳体、石墨模具、引针、玻璃坯料装配完成,形成装配件;S4:烧结:将装配件置于保护气体环境中,持续升温至590

610℃,保持10

15min,然后继续升温至950℃至980℃,保持25

60min,再然后降温至590

610℃保持10

15min,最后继续降温冷却,形成成品连接器;S5:后处理:去除成品连接器表面的石墨残留,然后,去除成品连接器表面的多余的氧化层,最后对成品连接器进行电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与玻璃封接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保护气体为氮气或氩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与玻璃封接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剑张肖康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康特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