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70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包括:底盘;支撑件,支撑件固定于底盘上,用于支撑母端;以及限位板,限位板相对于支撑件固定设置,用于将母端限位于支撑件与限位板之间;以及传送件,传送件用于传送母端,使母端沿着支撑件与限位板的延伸方向位移;以及辊压件,辊压件相对于支撑件转动设置,用于向母端提供压力载荷,使母端位移时受到辊压件的滚压作用;以及推动件,推动件用于推动滚压后的母端,使母端插入公壳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插装设备,在组装端子之前,可以使卷曲状态的母端成为平直状态,且对母端进行梳理,使翘起甚至交叉的引脚处于平直状态,进而提高了组装端子的成品率。成品率。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元器件的组装及校准
,具体为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接线终端也称为接线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电工学中,接线端子种类繁多,其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
[0003]排端子也是接线端子的一种,如图1中的a即为排端子,排端子包括了母端a1与公壳a2,排端子在组装阶段需要将母端a1插入公壳a2中,插入后在公壳a2中保留引脚b,母端a1剩余的部分去除,才能完成排端子的组装。
[0004]而在现实情况中,母端在组装前是卷装的方式进行保存的,因此母端在组装前会是卷曲的状态,且母端上的引脚可能存在翘起甚至交叉的现象,因此现有技术中很难做到完全自动的组装,或自动组装时,排端子的成品率低,浪费较多。
[0005]基于以上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包括:底盘;支撑件,支撑件固定于底盘上,用于支撑母端;以及限位板,限位板相对于支撑件固定设置,用于将母端限位于支撑件与限位板之间;以及传送件,传送件用于传送母端,使母端沿着支撑件与限位板的延伸方向位移;以及辊压件,辊压件相对于支撑件转动设置,用于向母端提供压力载荷,使母端位移时受到辊压件的滚压作用;以及推动件,推动件用于推动滚压后的母端,使母端插入公壳中。
[0008]优选的,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还包括有梳理件,梳理件包括有若干齿刷,限位板上与齿刷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开窗,以使齿刷可伸入母端引脚之间形成的缝隙中,对母端进行梳理。
[0009]优选的,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还包括有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包括有:滚轮,滚轮相较于支撑件转动设置;以及若干定位凸,若干定位凸沿着滚轮的周向方向布置,且定位凸与母端上开设的通孔对应,以使母端位移时,通过通孔对定位凸的干涉作用带动滚轮转动。
[0010]优选的,传送件包括有:定位针,定位针相对于支撑件滑动设置,限位板上与定位针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窗,以使定位针可伸入母端上开设的通孔内,对母端形成干涉作用;以及第一动力源,第一动力源用于向定位针提供动力载荷,使定位针带动母端沿着第二开窗的延伸方向位移。
[0011]优选的,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还包括有切开件,用于切断端子,切开件包括有:刀具,刀具置于支撑件上端,相对于支撑件滑动设置;以及第二动力源,第二动力源用于向刀具提供推动载荷。
[0012]优选的,辊压件包括有:压辊,压辊置于限位板与推动件之间,用于对母端进行滚压;以及第七动力源与传动杆,第七动力源的输出端与传动杆的一端铰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压辊转动连接;以及连杆,连杆的一端相较于底盘铰接,另一端与传动杆的中部铰接。
[0013]优选的,推动件包括有:承接台,承接台滑动设置于底盘上,用于承接来自支撑件上的母端;以及第三动力源,第三动力源用于向承接台提供推动载荷,将承接台上的母端插入公壳内。
[0014]优选的,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还包括有固定件,固定件包括有:压板,压板置于承接台上端,与承接台滑动连接,压板包括有若干齿状压条,齿状压条与母端的引脚对应,用于向引脚提供压力载荷;以及第四动力源,第四动力源用于向压板提供推动载荷,使压板向接近承接台的方向位移。
[0015]优选的,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还包括有第二定位件,用于对引脚进行定位,第二定位件包括有:定位杆,定位杆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用于与承接台上母端的引脚对应,使引脚可插入定位孔中;以及第五动力源,第五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定位杆的一端,用于向定位杆提供转动载荷;以及柱凸与传感器,柱凸相对于定位杆固定设置,传感器相对于第五动力源固定设置,传感器用于感应柱凸的位置。
[0016]优选的,第二定位件还包括有:定位支架,第五动力源设置于定位支架上,定位支架相较于底盘滑动设置;以及第六动力源,第六动力源用于向定位支架提供推动载荷,使定位支架发生平移。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在传送母端的过程中,先通过第一定位件的定位作用,先检验了母端的精确度,为后续的等距切断做了检验工作,为提高端子的成品率做出了贡献;接着通过梳理件的作用,对交叉、翘起的引脚做了梳理,避免了引脚交叠导致的端子成品率降低;在传送的同时还设置了辊压件,即向母端提供压力载荷,使母端位移时受到辊压件的滚压作用,从而将卷装造成的卷曲状母端恢复为平直状态,以便于后续的插装动作;通过上述的三个动作完成对母端的整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端子组装的成品率,并且为全自动组装提供了现实条件。
[0019]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在切断母端执行剪切动作时,先通过第二定位件对母端进行了定位,保证了母端在水平方向上是平直的状态,且在定位的同时模拟了最终的插装动作,避免了母端的切断长度与角度发生误差;且在剪切前还通过固定件对母端进行了固定,防止剪切力导致的母端错位,使最后的插装效果良好,组装成品率高。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排端子的照片;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的立体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限位板、传送件、第一定位件的立体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辊压件的立体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梳理件的立体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切开件的立体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件的立体图;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固定件、推动件的立体图;
[0029]图中:
[0030]底盘1;
[0031]支撑件2;
[0032]限位板3,第二开窗31,第一开窗32;
[0033]传送件4,定位针41,第一动力源42,第一连接架43,第七动力源44,第二连接架45,滑块46,滑轨47;
[0034]辊压件5,压辊51,第七动力源52,传动杆53,连杆54;
[0035]梳理件6,齿刷61,刷板62,第八动力源63,第九动力源64;
[0036]第一定位件7,滚轮71,定位凸72,杆件73,滑动杆74,固定块75;
[0037]切开件8,刀具81,第二动力源82;
[0038]第二定位件9,定位杆91,定位孔911,第五动力源92,柱凸93,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底盘上,用于支撑母端;以及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相对于所述支撑件固定设置,用于将母端限位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限位板之间;以及传送件,所述传送件用于传送母端,使母端沿着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限位板的延伸方向位移;以及辊压件,所述辊压件相对于所述支撑件转动设置,用于向母端提供压力载荷,使母端位移时受到所述辊压件的滚压作用;以及推动件,所述推动件用于推动滚压后的母端,使母端插入公壳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梳理件,所述梳理件包括有若干齿刷,所述限位板上与所述齿刷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开窗,以使所述齿刷可伸入母端引脚之间形成的缝隙中,对母端进行梳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有:滚轮,所述滚轮相较于所述支撑件转动设置;以及若干定位凸,若干所述定位凸沿着所述滚轮的周向方向布置,且所述定位凸与母端上开设的通孔对应,以使母端位移时,通过通孔对所述定位凸的干涉作用带动所述滚轮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件包括有:定位针,所述定位针相对于所述支撑件滑动设置,所述限位板上与所述定位针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窗,以使所述定位针可伸入母端上开设的通孔内,对母端形成干涉作用;以及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一动力源用于向所述定位针提供动力载荷,使所述定位针带动母端沿着所述第二开窗的延伸方向位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切开件,用于切断端子,所述切开件包括有:刀具,所述刀具置于所述支撑件上端,相对于所述支撑件滑动设置;以及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用于向所述刀具提供推动载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元器件端子校准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瑜明振川武凯琴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易至泰精密电子配件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