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磁铁齿轮、具有该磁铁齿轮的致动器单元以及使用该致动器单元的连杆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旋转圆盘的外周面配置有磁铁的磁铁齿轮、具有该磁铁齿轮的致动器单元以及使用该致动器单元的连杆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如下磁铁齿轮:在旋转圆盘的外周面以相同的宽度交替地磁化有不同极性的磁极,并以旋转圆盘的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专利文献1)。
[0003]而且,已知有如下磁铁齿轮:在非磁性体的圆锥台状基座的圆锥面上放射状地埋设有永久磁铁(专利文献2)。
[0004]另外,已知有如下磁铁齿轮:在旋转圆盘的外周部,将由放射状曲线(例如渐开线曲线)形状的永久磁铁构成的磁力齿附着设置为与N极、S极交替地排列,通过该磁力齿的磁力的吸引以及相斥来传递转矩(专利文献3)。
[0005]进一步地,已知有如下磁铁齿轮:具备在伞状的旋转圆盘的外周斜面以螺旋状隔开预定的间隔地排列有多个N极的N极磁极列、和沿着上述N极磁极列在上述外周斜面以螺旋状隔开预定的间隔排列有多个S极的S极磁极列(专利文献4)。
[0006]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磁铁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齿轮具备:第一磁极列,其沿着旋转圆盘的外周面的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地交替地排列有第一N极和第一S极;以及第二磁极列,其与所述第一磁极列相邻地沿着所述周向配置,且隔开预定的间隔地交替地排列有第二N极和第二S极,在与所述第一磁极列的相互相邻的第一N极和第一S极之间的中间位置对应的位置处,配置有所述第二磁极列的第二N极中的一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铁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极、所述第一S极、所述第二N极以及所述第二S极具有圆柱形状,并沿着其轴向而埋入于所述外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铁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圆盘具有圆锥台形状,所述第一磁极列和所述第二磁极列排列于所述圆锥台形状的旋转圆盘的外周斜面,所述磁铁齿轮为锥齿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铁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圆盘由铝材料或树脂材料形成。5.一种磁铁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齿轮具备沿着旋转圆盘的外周面的周向排列的多个磁铁单元,各磁铁单元包含通过以增强所述外周面的外侧的磁场强度的方式使磁极的方向最佳化的海尔贝克排列而排列的多个磁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铁齿轮,其特征在于,各磁铁单元具有长方体形状,并粘接于所述外周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铁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圆盘具有圆锥台形状,所述磁铁单元排列于所述圆锥台形状的旋转圆盘的外周斜面,所述磁铁齿轮为锥齿轮。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铁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圆盘由铝材料或树脂材料形成。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铁齿轮,其特征在于,各磁铁单元沿着从与所述旋转圆盘的旋转轴交叉的方向观察而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倾斜的方向配置。10.一种致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单元具备:马达;第一磁铁齿轮,其与所述马达的旋转轴连结;第二磁铁齿轮,其与所述第一磁铁齿轮磁性地卡合;以及行星减速器,其与所述第二磁铁齿轮的旋转轴连结,所述第一磁铁齿轮以及所述第二磁铁齿轮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铁齿轮或权利要求5
所述的磁铁齿轮。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致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具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对在外力转矩作用于所述行星减速器的输出轴时所述马达的旋转轴进行反向旋转的反向旋转量进行测量,所述致动器单元还具备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基于由所述编码器测量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山佳祐,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