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和数据传输线路的自动分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366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信和数据传输线路用的一种自动分配装置,该自动分配装置有许多交换机电缆和用户电缆的接线端子,还有一个具有紧线元件的可遥控的接线器件。为使配备有端子板的自动分配装置自动化,将各接线端子配置在沿中心轴径向取向的端子板(4)中,将接线器件(16)可摆动地支撑在中心轴(9)中,并使紧线元件(21)可沿径向从接线器件(16)向外摆出。(*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信和数据传输线路用的一种自动分配装置,该装置有许多交换机电缆和用户电缆的接线端子,还有一个可遥控具有紧线元件的接线器件。上述那种自动分配装置是公知技术,从1992年9月份的“富士通科学技术杂志”第28卷第3期第238至432页上可了解到这种分配装置的情况。现有技术的这种自动分配装置在交换机和用户电缆的各接线端子之间有一个印刷电路板矩阵,该矩阵餐有多个交叉孔、多个小型触针和一个作为接线器件的高度精密的自动仪,以便将各触针放入矩阵孔中,或从矩阵孔中卸除。借助于现有技术的这种自动分配装置可以无需跨接电缆就可进行遥控接线。然而,现有技术的遥控接线器件不能和端子板中配置有接线端子、需要按传统方式连接的跨接电缆的传统分配装置配用,因为遥控接线器件在沿配备有跨接电缆的端子板上运动时会与跨接电缆相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分配装置,借助于遥控接线器件使配备有端子板的分配装置自动化,并无需跨接电缆就可以遥控布线。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列措施达到上述目的的将各接线端子在端子板中从中心轴沿径向辐射的方式配置;将接线器件可摆动地支撑在中心轴上;且使紧线元件可从接线器件径向向外摆出。各用户电缆牢牢地与端子板的接线端子连接,交换机电缆则成捆地从中心轴端部成圆锥形以扇形的形式展开,借助于接线器件的紧线元件与端子板的接线端子连接。紧线元件可简单地在以辐射的形式配置在中心轴周围的各端子板之间摆动,且在摆入的情况下围绕中心轴转动而不致与连接好的交换机电缆相碰。端子板特别制成虚拟球面弓形的割线或弯成圆形的虚拟球面弓形,球面弓形的圆心处在中心轴上。在后一种情况下,呈圆锥形以扇形形式展开的交换机电缆,其长度都相同,因而可借助紧线元件在端子板接线端子处所要求的任何位置进行接线。为此,各端子板都有插头元件,供承接设在交换机电缆端部的插头之用。无需交换机电缆进行临时或永久性安装时,除配置在虚拟球面弓形的一部分且配备有与用户电缆连接用的绝缘取代式触点元件的各端子外,在球面弓形的另一部分还配置有只配备有插头元件的储存板。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有益实施例涉及接线器件和封装着自动分配装置的壳体的实施例,所述壳体制成顶部向下敞开、呈铃形将配置在虚拟球面弓形中的端子板和储存板罩住,铃形顶部底下有一个圆锥形壳体承接着接线器件连同其自由端。这种结构的自动分配装置可借助于墙支撑件或柱子装设在地面上,也可以装设在地底下,顶部呈铃形带外壳的埋地式自动分配装置可以按沉箱原理制成防汛式的。下面参照附图的自动分配装置的最佳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附图说明图1是自动分配装置的纵剖面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截取的剖面图;图3是装端子板和储存板的中间底板的顶视图;图4是经铃形顶部和锥形壳体封装起来的分配装置的视图;图5是图4的分配装置的墙装式装置;图6是图4的分配装置的作为工作状态下的地下装置;图7是图6在安装情况下的分配装置。电信和数据传输线路用的自动分配装置包括壳体1,在图1中呈矩形,在其它实施例中呈锥形;和铃形顶部2;两者都由塑料或铝制成。壳体1中,在铃形顶部2底下中间底部3处配备有许多端子板4和储存板5,其中各端子板4分别配备有交换机电缆4和用户电缆7的多个接线端子。用户电缆7在铃形顶部2底下与形成接线端子的端子板4的绝缘取代式触点元件8相连接。从图2和图3中可以看到配备有例如呈绝缘取代式触点元件8形式的接线端子的端子板4径向呈辐射状配置,或从分配装置的中心轴9呈辐射出去配置。此外,端子板4和储存板5,如图1所示的那样,其起码一边都呈圆弧形,从而配置在虚拟的球面弓形10处,弓形线的圆心位于中心轴9上。端子板4和储存板5也可以分别呈虚拟球面弓形线10的切线或割线配置,各有关端子板4和储存板5顶边的垂直线通过虚拟球面弓形线10的位于中心轴9的中心。端子板4和储存板5都配备有插头元件,供承接附在交换机电缆6端部的插头12之用。从图2和图3中可以看到,配备有绝缘取代式触点元件8供与用户电缆7连接用的端子板4配置在虚拟球面弓形10的一部分上,只配备有插头元件11的储存板5配置在球面弓形10的另一部分上。可以看到,在图3右侧所示的端子板4的密度大于在图3左侧所示的储存板5的密度。重要的是,都呈径向辐射状取向的端子板4和储存板5,它们之间都留有径向间隔空间13、14,其用途下面将进一步说明。图3所示的中间底部3的实施例中,在中间底部的外周边还有许多通孔15,供电缆通过之用。在本实施例中呈锥形的壳体1中配置有接线器件16。接线器件16由支撑在中心轴9上的转轴19构成并由电动机17和皮带传动装置18所驱动。所述转轴支承在中间底部3和支承臂20中,转轴19的自由端可摆动地支承有摆臂22,摆臂22的自由端装有紧线元件21,旋臂23与摆臂22的大致中心处接合,摆臂22的另一端支撑在垂直传动装置26上,垂直传动装置26则装设在转轴19中,由电动机24和皮带传动装置25驱动。垂直传动装置26由主轴27和轴螺母29构成。主轴27可转动地支撑在转轴19中,由电动机24通过皮带传动装置25驱动,轴螺母29可在主轴27上转动,并沿转轴19的垂直槽28中的滑槽滑动,且附在旋臂23的一端。借助主轴27由电动机24通过皮带传动装置25引发的旋转运动,轴螺母29在转轴19的垂直槽28中上下运动,从而使旋臂23动作,进而使摆臂22摆出摆入。于是,可摆动地支撑在摆臂22自由端的紧线元件21就可平行于呈星形彼此交替配置的端子板4和储存板5摆入和摆出并处于它们之间。紧线元件21向内摆时,转轴19可在电动机24的带动下转动,从而依次使紧线元件21摆入端子板4与储存板5之间的另一个间隔空间13、14。上述分配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用户电缆7连接到端子板4可从中间底部3的顶侧接触到的绝缘取代式触点元件8上。交换机电缆6仍是成捆处在转轴19下端底下的电缆支架30上的,解开之后都切成同样的长度,并在它们的自由端装上插头12,所制备好的分配装置这时即使不采用另外的跨接线,也可以从图中未示出的遥控中心遥控接线,及重新配置。为达到此目的,只须操纵电动机17、24和紧线元件21,这些构件按图中未示出的方式与遥控装置连接。为将交换机电缆6与用户电缆7的线路连接起来,紧线元件21抓取特定交换机电缆6的规定与特定用户配用的插头12,于是插头12通过其摆动和旋转运动移动相应用户电缆7的插头元件11,并插入该元件中,这时紧线元件21松开,进行另一个接线操作。按相应的方式重新配置现有的线路,即借助于移到用户电缆7的紧线元件11将用户电缆7的相应插头12从相应的插头元件11中拔出,然后通过紧线元件21的摆动和移动将插头12送到新用户电缆7的插头元件11上。就这样,按同样方式进行自动分配装置的接线和重新配置工作,重新配置时无需跨接线。所有交换机电缆6根据电缆支架30计算出来的同等长度使各交换机电缆6的各插头12可以送到用户电缆的任何插头元件11上。这样,由于所有的交换机电缆6在壳体1中处于较紧的拉紧状态,因而摆臂22连同紧线元件21一起可以自如地移入或摆入端子板4与储存板5之间的间隔空间13、14中。上述自动分配装置不仅适用于铜电缆,而且由于弯曲半径不限而且大,因而也适用于光波导。图4至图7中示出了锥形壳体1和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信和数据传输线路用的一种自动分配装置,该装置有许多交换机电缆和用户电缆的接线端子,还有一个可遥控具有紧线元件的接线器件,其特征在于,各接线端子在端子板(4)中沿径向辐射的方式配置,接线器件(16)可摆动地支撑在中心轴(9)上,且紧线元件(21)可从接线器件(16)径向向外摆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桑德
申请(专利权)人:克罗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